科学教育“点亮”莞邑校园
文、图/邓窕玲
“宇宙有多大?”“地球和月亮的相对大小是什么样?”……东莞首期探秘活动之“天文探秘”课程从回应孩子们的好奇开始。3月29日下午,东莞市中小学“每月一主题科学探秘活动”启动仪式及首期探秘活动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举行。首期探秘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于斌主讲,以天文探秘为主题,带给师生一堂精彩纷呈的科学探秘精品样本课。
东莞有着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不少学校被评为“创客培育学校”“科普特色学校”。今年3月16日东莞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启动以来,石碣、大岭山等多个镇街也启动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每月一主题科学探秘活动”正式开启,多所中小学校相继开展校园科创活动。科学教育正在“点亮”莞邑校园,为学生种下科学的种子。
校园内刮起“科技风”
无人机及航模飞行表演、机器人格斗竞技体验、VR科技沉浸式体验……4月11日,东莞市大岭山新风中学举办首届科技节,各种科技体验轮番上演,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学校还将开展学生编程竞赛、小小工程师——组装汽车模型比赛、“小模型大世界”模型制作比赛等,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科技风”还在其他学校内相继刮起,例如,东莞中学初中部第十九届科技节于今年2月至4月期间举办,开展科技创新大赛、鸡蛋撞地球、挑战摩擦力、机器人表演、急救技能培训等42项活动。东莞厚街中学在近期举办了第三届科技节,开展20项活动,涵盖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这些科普活动,为学生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
除了科技节,不少学校开设有科学课堂或“430科普课程”,以及举办“院士校园行”活动等。据统计,近年来,东莞组织开展各类专题科普活动226项,活动场次超过1500余场。全市普通高中普遍开设科技节活动,全市82.9%的中小学开设了科普课程;连续四年组织开展“院士校园行”活动近50场次,参与学生达155万人次。
厚街镇教育管理中心科学教研员钟虎表示,科学教育会让一个孩子在思考和完成一件事时更加严谨、更具智慧、更合逻辑,也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积极探索未来。良好的科学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让孩子更具创造力、想象力、计算思维、逻辑思维等,还能让孩子在变化中成长,身处现在看未来,不断接收前沿信息;设想未来看现在,不断去积累和沉淀,完善自己独立的思想。
特色课程不断涌现
东莞厚街镇竹溪小学的老师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挖掘学科与科学之间的连接点,譬如科学与音乐对唱、科学与美术牵手、科学与体育奔跑、科学与语文相遇、科学与数学交流、科学与英语拥抱等,从科学推普、科学思维、动手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学科融合。该校还通过校本选修课和课后托管服务课程,开设了Scratch人机互动创意编程、STEAM科学实验、科学探索社等10门创客类选修课、社团和素养托管课程近50个教学班,进一步为孩子普及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厚街镇科学教育可谓‘一校一特色’,特色项目亮点不断涌现。例如,厚街竹溪中学的天文教育,厚街中心小学的科创教育,竹溪小学的融合科学的多学科项目化教育,桥头小学的编程教育等。”钟虎表示,镇内现有公办、民办学校27所,其中中国STEM教育领航学校1所,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1所,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2所,东莞市创客教育学校6所,东莞市科技活动先进学校4所。镇内学校均配置科学实验室,且配齐配足实验装备;还有部分学校配置了科学探究室、创客室、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室、AR教室、天文探究站。
全市来看,近年来,东莞涌现出一批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其中,东莞市沙田实验中学是全市首个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第七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等多个学校被评为东莞市创客培育学校。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31所学校被评为东莞市科普特色学校。
“每月一主题”探秘科学前沿
在东莞市中小学“每月一主题科学探秘活动”启动仪式及首期探秘活动上,于斌博士解读了“天文探秘”样本精品课《纵观宇宙 益智明心》的设计思路。课程充分利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的天文航天展馆资源,融合数学、建筑、设计、艺术、科技等元素,配备VR、AR等设备,满足学生天文探秘活动中的科普学习、智能互动、动手实践等需求。
该校校长万飞表示,科学教育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从文化、课程、师资、机制、评价等方面对科学教育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和系统性设计,目前正在整校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接下来将不断总结经验,在全市科学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创新型青少年。
“‘每月一主题科学探秘活动’是《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朱柏霖表示,该活动按照“困秘、解秘、探秘、知秘、用秘、展秘”六个环节设计,以自然科学、新兴科技和创新制造三个维度为主线,每年共推出10期主题活动,带领中小学生揭开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的神秘面纱。活动致力于全市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不同镇街、不同学校的孩子,平等享受一样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首期探秘活动结束后,全市范围的天文探秘全面开展。
“点亮”更多学生的科学梦
4月11日,东莞市大岭山镇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启动仪式暨“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举行,现场解读了“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颁发新风中学科普副校长聘书。当天,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廷芥教授进行了《我所熟知的“两弹一星”功勋和英雄》的科普讲座。在这之前,石碣、东城、塘厦、石排等镇街已启动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接下来,其他镇街也将陆续启动,科学教育的春风将吹进整个莞邑校园。
钟虎表示,要打造特色的科学教育,除了继续擦亮各校的科学特色品牌之外,还要加强科学教师的专业培训,让科学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极大发挥作用,挖掘更多特色亮点。其次,扎实开展科学课程教学,认真策划科学活动开展,让学生较为系统学习科学理论和较为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此外,密切联系本土高新科学企业,打通校企合作渠道,借助企业科学研究培育出镇街科学特色项目。镇街统筹,共享科学资源,组织科学特色比赛活动,以赛育人,通过科学比赛提升科学特色教育。
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监事长郭坤鹏表示,科学教育必须要像劳动教育一样,将科学的必修课先落地,包括专职教师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升级改造等。新课标强调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科学应巧妙融合到语数外等各学科教育中,这是提升科学教育的很好途径。“就像做菜一样的,科学教育是调味料,若不放或放多,语数外等‘主菜’就不好吃,所以要注意把握度。只要学校觉得重要且想搞,科学教育就能够搞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