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教研】聚焦核心素养 促进专业成长——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

  原标题:【烛光教研】聚焦核心素养 促进专业成长——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备展”主题教研活动

  为落实义务教育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课程目标,以主题活动助推核心素养培养实施,推进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育人方式改革,西宁市城中区有幸承办了由西宁市教育科学院举办了主题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备展”主题教研活动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展示活动。

  明确方向,构思准备

  接到此次活动任务,城中区柴雨孜思政课研究工作室的成员老师组成集备团队,结合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目标,研读、分析相关“教—学—评”一体化涉及的教材内容及结构;依照工作室成员归纳的“教—学—评”一体化应遵循的一般理念和设计实操的一般流程,初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案,提出初备过程中遇到的教材疑难点和方案设计瓶颈问题。工作室成员共同研析,从“教—学—评”一体化和“核心素养导向”角度提出解困见解和对策,共同解决疑难、明晰路径。

  精雕细琢,研磨课堂

  集体备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工作室成员在西宁市水井巷小学进行多次备课研讨活动。西宁市教育科学院李雅瑾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对房老师的针对授课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进行重构和设计。李雅瑾老师提出此次授课要紧紧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进一步优化对学生的评价语,评价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推动课堂螺旋式、阶梯式上升。马耀红副校长指出要给予学生支架,帮助学生更好的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称心如意的商品;郑小乐老师指出立足课堂,学生走向社会时要能够理性消费,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变则通,通则久”,在老师们的集思广益中,房老师的这堂课内容更加系统,梯度更加明晰。

  课堂展示,反馈矫善

  2023年4月10日,在水井巷小学小剧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示范研讨课展示活动拉开帷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来自五区两县各个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由授课教师房晓丽老师陈述、解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实施教案说课。房老师通过解读教材、单元教材分析,解读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

  第二环节,房老师进行《买东西的学问》示范课展示。房老师以招募“小小采购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我会看包装”“我会购物”“我会选购物场所”“避免购物小麻烦”四个关卡竞聘上岗资格,在房老师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中,学生知道了买东西的简单常识,学会挑选商品,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课上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和谐融洽,学生情绪饱满、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畅所欲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实指导中,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悄悄地在学生心中生了根,学生在不知不觉学生增长了智慧与才干。

  立足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结束后,房晓丽老师针对此次授课进行教学反思,表示此次新模式下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郑小乐老师作为集体备课的教师代表发言,针对本次活动中团队的集体备课经历和取舍决断做了阐释,分享团队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柴雨孜老师指出:此次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拨开云雾见月明”的初试,是传统授课模式向现代化设计范式转化的过程,是将选择权教给学生的一次契机,是今后不断提升教师素养的深思。

  活动最后李雅瑾老师对大家提出新的期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应用、落实要不断探索有效路促进核心素养的优化和发展,这是漫长而坚定的过程,老师们要坚信“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教研中思维碰撞的火花也是提高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此次活动的开展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今后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老师们将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深耕教学,使自己成为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教师。

  - END -

  供图稿: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