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教授“弃医从农”,在美国种花旗参10年,坚持公益提升华人形象

  他是赫赫有名的华人博士,却弃医从农,在美国当起了农场主。他在16岁考入山东医学院,25岁在美国进行科研。

  

  却在44岁时已经小有名气的科研生活,开始体验生活,在46岁甚至成为农场主。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的农场主生活顺利吗?

  汇聚名人轶事,品鉴百味人生,本期子牙童趣世界人物传奇带你了解一下这位农场主,姜铭涛的故事。

  1963年,姜铭涛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村家庭里,父亲是知识分子,常年在外工作,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民,字都不认识几个。

  

  但就是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将姜铭涛兄弟姐妹四个人拉扯长大。姜铭涛从小就懂事,像个小大人一样帮母亲干活,他干起活来又快又好,得到了不少夸奖。

  与此同时,姜铭涛的成绩也十分优秀。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姜铭涛便因为成绩便选上了为了高考组建的重点班。

  当时,姜铭涛的成绩在班里并不出众,在农村里长大的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听到不少同学可以用英语流利的进行对话,姜铭涛羡慕极了。

  

  他自知基础不好,为了高考,姜铭涛开始拼命学习,成绩逐渐提升,在最后甚至稳定在班里前两名。

  谁知在高考前,姜铭涛出了岔子。高考是在夏天,那时候的蚊虫很多,晚上容易扰人清梦。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姜铭涛的老师见他家里没有蚊帐,担心他会因为蚊虫的打扰睡不好觉影响高考,便好心叫姜铭涛到自己家里睡。

  

  饱受蚊虫困扰的姜铭涛到老师家睡后,遇到了另一个困难,他无法适应新换的睡觉环境,一整夜都没睡着,第二天在考场上,昏昏沉沉的姜铭涛考出了一个很差的成绩。

  成绩出来后,分数不上不下的姜铭涛失去了读重点本科的机会,只能在老师的建议下来到本省的一所本科读医学。

  姜铭涛并不喜欢医学,他想要去读功课,但父母都很赞同学医这个想法,他们认为学医出来就有了铁饭碗,稳妥。姜铭涛最后还是拗不过父母,进入山东医学院学医。

  

  因为姜铭涛的记性好,他在学医路上比同学轻松了不少,高中打下的英语底子让他进入了英语医学班,再加上姜铭涛勤奋好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从大学毕业后,姜铭涛留在了本校报考研究生。那会国家正涌起出国热潮,姜铭涛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出去看看,在老师的鼓励下,姜铭涛参加了托福考试,去了加拿大。

  但国外的生活并没有姜铭涛想的那么美好,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他的情绪变得低沉落寞,还差点患上了抑郁症。

  

  好在一年后,姜铭涛的妻子也来到加拿大,成为他在异国他乡的唯一同伴。

  从加拿大的大学博士毕业后,姜铭涛又去了美国,在威斯康星州大学做博士后,因为表现优秀,他成为了学校的助理教授,还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一项甚至被称为里程碑发现。

  但姜铭涛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即使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表现很优秀,但他对医学并没有兴趣,做研究占用了他人生中一大半的时间。

  

  即使在家,也要坐在电脑桌前进行工作。长此以往,姜铭涛得了季节性抑郁症,身心的健康都出现了问题。

  这时,姜铭涛的妻子建议他辞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的妻子现在已经成为了主治医生,工资足够养活一家人,已经不需要姜铭涛再这么拼命地工作了。

  姜铭涛听从了妻子的建议,辞职后,他走出了实验室,决定开始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他创办过球迷俱乐部,做过销售,写过文章。

  

  直到2009年,姜铭涛一家搬到了马拉松郡,他发现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为农场主种植花旗参。

  花旗参是马拉松郡的特产,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是花旗参的种植户,对新的种植户十分排斥,姜铭涛从科研人员转行到种植花旗参,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姜铭涛遇到了一位名叫大卫的人,大卫帮了他不少,让他的种植梦得以实现。姜铭涛的朋友们都无法理解他,轻松又赚钱的工作不要,跑去种植花旗参。

  

  不少人都觉得他是没事找事,但姜铭涛从不在意这些看法,在他看来,喜欢比一切都要重要,更何况,妻子很支持他,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

  做了十几年的科研,忽然开始下地,对姜铭涛来说,每一步都是巨大的考验,他的体力已经比不上同龄的农民,更何况,关于种植的一切,他都要从头开始。

  这个过程中,姜铭涛不知道流下了多少汗水,花旗参播下后需要搭建太阳棚来保证生长,搭建太阳棚的材料都十分沉重。

  

  五十多斤一根的木桩,重达一吨的钢丝,全都是他亲自扛到田里进行搭建。那段时间,姜铭涛的身体十分疲惫,每天起早贪黑,回家倒头就睡。

  但姜铭涛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心情非常愉悦,那段时间,连他的抑郁症也好了起来。姜铭涛种植花旗参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到种植业,许多东西都需要问朋友。

  他的第一块地是朋友推荐给他的,美国农业部的网站显示那块地非常适合种植花旗参,见状,他立马将手中的参苗种了下去。

  

  谁知这块地根本没什么营养,参苗长势极差,不死心的姜铭涛继续在这块地种植花旗参,几年下来,仅仅收获了三分之一的参,损失惨重。

  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后,姜铭涛意识到脑子里种植知识的贫瘠,他开始每天泡在田里,观察参苗的成长,风吹日晒之下,他整个人都黑了不少。

  这一次,姜铭涛的花旗参长势喜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姜铭涛成功打造出了自己的花旗参品牌,和国内不少药材铺都有合作。

  

  姜铭涛在赚到钱后,做了不少公益,他每年都会送出不少花旗参的种子,来帮助那些连种子都买不起的穷人。

  2022年10月,姜铭涛获得了“中美人民友谊贡献奖”,在姜铭涛看来,公益不是作秀,而是一件随心的行为,他认为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华人在海外的形象,是一举两得。

  从当初的姜博士到现在参博士,姜铭涛放弃了自己做了半生的医学,回归自然,成为一名面朝黄土的农民,在种植花旗参这条道路上又走出了新的高度。

  

  正是因为喜欢,姜铭涛才排除万难,弃医从农,在农业上再次取得成功。他希望自己在七十岁退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去研究花旗参在临床上的应用。

  大家认为姜铭涛选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留下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