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否应该跳出流派限制?

  

  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

  曾经作为来访者在挺多地方做过心理咨询。不少咨询师都会把自己归到某一“流派”中去,比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

  我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到,不同的流派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并且有各自适用的范围,针对不同领域有其独特的疗效。

  所以应该是根据来访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去进行心理治疗最为妥当。

  然而我遇到过好几个某一个特定学派的原旨主义心理咨询师,生搬硬套模型让人很痛苦。

  我的答案是这样。

  心理咨询师成长大致是有三个阶段。

  好奇新鲜阶段,觉得很多疗法很新奇,没有鉴别能力,经常把个人感觉、心理知识/团体疗法当作心理咨询临床技能;流派学习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会深入一点,但发现临床咨询访客不一定适合该疗法;整合阶段,开始跳出来,从不同的流派疗法根本思路和哲学观来调整自己的咨询架构。

  心理咨询工作分“前台语言”和“后台语言”。前台语言是和访客咨询的工作语言,真正整合水平高的咨询师,访客咨询过程是基本分别不出流派差异的(除了特殊的流派特征),访客听到的都是自己最能理解、接受和自己同频的“大白话”。

  后台语言则是心理咨询师的思路,如何根据访客的描述去层层展开、或者探索领悟、或支持跟随等等,逐渐咨询师由生硬地按照思路到自然流动。

  心理咨询师的心境很重要,一个咨询师咨询工作的状态由外显状态和内隐状态组成。内隐状态的在场、调谐会给予心理咨询更广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越足,越能给予访客安全感、信任感,从而更有效地展开咨询。外显状态则是我们经常说的言语交流和非言语微表情等展示。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内隐状态更为关键。这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有关。

  当我在咨询中内心越沉静、自如、无欲无求时,我发现访客的变化最大,这种“无为而有为”的情况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屡见不鲜。

  流派是对人心理结构的描述,往往有发展学模型(人的精神发展从小到大的过程);病理学模型(人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困境)的解释学。流派同时也是创始人自己哲学观和生活经历的荟萃。流派分理论、临床技能两个维度,前者是了解背景,后者是实战实修。

  对于心理学者来说,一般侧重理论;对于临床心理咨询师,则绝大部分精力时间需要放在后者上。

  心理咨询师需要注重技能训练,心理学的绝大部分技能都是可以用在自身上,且自身受益的。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是情绪情感、念头想法、价值观的集合体,自己都是自己的移动教科书,且具有丰富的个人体验,也是运用技能的最佳开始。

  遗憾的是,目前绝大部分知识都是教学“心理学爱好者的”,不少人鼓吹流派的好处,忽略临床的多元和对技能的多种要求。

  学习心理咨询师技能需要问三个问题,授课老师是否亲自实证过教学的技能,他自己是否经常使用;是否他经过临床验证检验且有效,有效群体是什么;是否是主流学派核心技能,而不是“自创极小众的疗法”。

  访客则基本不必考虑咨询师的流派差异,大部分被直接看出流派差异的咨询师基本是出于不入门阶段,访客甚至连基本的对话同频、表达流动性都是被阻断的。好的咨询师会根据访客的特点、主述目标调整咨询节奏、运用适合访客的咨询思路来工作。

  访客可以随时和咨询师交流咨询师的思路和如何展开咨询。

  无论哪一个学派,无论是多么主流多么有名,往往都是咨询师自己个人的情感投注和理想化寄托,真正临床咨询,不应该用其预设任何一位访客的问题。

  在尝试中共同前行、在试错中不断调整,保持敬畏之心,并怀有“空白心态”,就只如当初见一样工作每一位访客,这是专业资深心理咨询师的心境状态。

  我是 田凯,心理咨询14年,热衷于将最实用的心理学技能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个人提升。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我会持续将最实用的心理学经验分享给大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