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学新“调整”!六周岁入学即将取消?学生家长表示反对!

  在2021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网络流行语叫做“鸡娃”。鸡娃这个词初看令人费解,但只需要结合当下“中国式家长们”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来看,就很好理解了。

  “鸡娃”的意思,就是家长在除了正常的学校课程外,还不停地给孩子安排各种兴趣班与学习活动,给孩子打鸡血,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有所成就。

  甚至他们还像对待商品那样,将自己的小孩头头是道地分门别类。青蛙,就是别无长处的普通小孩。牛蛙,就是成绩优异的孩子。

  

  光这样还不够,操心的家长们根据“牛蛙”又延申出了别的代替词,去形容在学习某些方面有着特殊长处的孩子。

  比如奥数特别厉害的孩子,就叫做奥牛;英语十分精通的孩子,就叫做英牛;如果是这两项齐头并进的孩子,也有专门的词汇属于TA哦,叫做英奥混血牛。

  但奇怪的是,这样热衷于给孩子实行打鸡血教育,希望他们未来能够成为人中龙凤的家长,往往自己也只是处在中产阶级。

  

  在这种越来越卷的教育焦虑氛围下的2023年,有一个全新的政策诞生了。

  国家教育部正式宣布:2023年开始,将会全面取消固定的六周岁上学制度。年龄的划分界限也将从8月31日调整为12月31日。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只要在当年年满6虚岁的小孩,都可以选择入学,而不再是固定的六周岁才能上学了。

  

  这个政策一经发布,立马就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轩然大波。可以说在家长们中间,那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那么,为什么有学生家长极力反对呢?支持的家长是为了更好地“鸡娃”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背后,是否是家长将自身的“失败”转化为了对孩子的期待?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从我国特殊的教育模式开始讲起。

  

  想必大部分的90后与00后,小时候都会常常从家长口中听到类似的话:“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将来还指望着你当大老板给我们养老呢!”“学历就像身份证一样重要,你不学习未来哪个企业会要你?”

  家长所说的这些话,虽然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带去甜蜜的负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部分还是具有正确性的,只是忠言逆耳。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只是我国功利性教育初现苗头的开始。而功利性教育的问题,则出在了应试教育上。

  

  应试教育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再根据学生大体情况的最为薄弱部分进行调整。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学期有期末考,所以学习进度进行到一半时也要加上半期考。半期考还不够,每个月都得有月考,月考还是不行,每个单元甚至都还有单元小测。

  某些极个别学校的本末倒置,让越来越多的考试,与老师口中的严重后果,最后成为了学生畏惧考试畏惧考砸了找家长签字的心理枷锁,与家长焦虑的真正原因。

  

  我们到底是为了教育在考试,还是为了考试而教育?这始终都是学生与家长讨论的热点话题。

  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许多家长就认为孩子该课目十分薄弱,就去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报了兴趣班的孩子为了不做更多的作业与拥有更充足的玩乐时间,干脆在下次考砸之后,就自己模仿家长签名或者是修改成绩隐瞒、哄骗家长。

  

  这是一个失败教育的闭环。孩子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成绩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一直倒退。家长以为报了兴趣班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没想到面对的是更多操不完的心与失不完的望。

  制度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应试教育虽然从施行至今有无数孩子与家长对其抱怨连天,认为它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一切都以分数为重。

  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是最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教育方式。试卷上的分数虽然冰冷,但它十分公平。优胜劣汰,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最为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味地去抹黑教育方式与抱怨大环境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认识到,能做出改变的只有自己。

  时至今日中国式教育还有无数的孩子深受其害。而国家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与教学进度,已经开始实行措施,那就是取消六周岁上学制度!

  这条政策一出,学生家长也开始正式自动划分成了两方不同的阵营,各执一词地展开了一轮没有硝烟的战争。

  

  政策一出,某些热衷于“鸡娃”的家长马上就从刚坐热的凳子上跳了起来——坐不住了。好像孩子早一些时候入学,就能让他们看到更为广阔的未来。

  有一些观众朋友们或许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自己出生在下半年,所以家长在上户口的时候故意给自己报大一岁,就为了自己可以早一些上学,赶超同龄人,赢在起跑线上。

  此种做法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他孩子已经年满六周岁,自己的孩子只有五周岁,早些上学不仅有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并且身份证上的年龄还是六周岁,未来毕业也还是和实际年龄大的人进行竞争。

  

  但除了喜欢赶鸭子上架的家长以外,也有普通家长对取消六周岁上学的政策表示了自己的鼎力支持。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更早地入学,就意味着可以更快地进入校园。提早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也将代表着可以更好地跟上课程进度。

  同时,与同学老师们相处时间的增长,自己的小孩也将会更快懂得要如何与人相处。说不定对成绩的提高和自我的认知上都会有相对应的帮助,至少可以减缓一些自己辅导作业时的压力。

  

  不管是热衷“鸡娃”的家长,还是普通家长,他们支持孩子更快入学的初衷肯定都是美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更快适应校园环境后,取得漂亮的成绩。

  但表示反对的家长,却站了出来用言语将他们的美梦打碎了。

  他们的看法和担忧,正好恰恰与表示支持的家长相反。反对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还未到正式上学的时候。如果过早轻率地选择入学,心理与智力上的不成熟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小的打击。

  

  存在即合理,这类家长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大部分的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之前,向往的肯定不是课本与书桌,而是崭新的玩具与世界的蓝天。

  他们不关心社会的未来是要如何发展,他们最关心的是今天爸爸妈妈有没有带自己出去玩。毕竟小孩的眼睛很小,他们是天真浪漫的。只会看到让自己快乐的东西与疼爱自己的人。

  因此家长的引导,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反对的家长就认为,学校的老师需要面对的不是只有自己这一个孩子,而是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他们不一定能够照顾到每个孩子的需求。

  

  两方家长各自都有各自的看法,与支持或反对的原因。但大家都是普通人,看待问题的时候难免只考虑到了自身家庭的情况而非国情。

  他们不知道的是,国家看似冰冷无情的政策,其实是为了维系教育系统正常运转与教师产能平衡的无奈之举。

  在当今的社会上,每个人都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不同的压力。随着社会老龄化严重,年轻人面对的压力已经不再拘泥于工作了,而是养老问题。

  

  90、00后这一代人,都是计划生育的结果。根据全国抽样调查结果统计,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占比可以高达惊人的40%。

  但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主力军,肯定还是年轻人。出生的人口变少了,那么全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就随之严重了。

  据国家社会局的普查结果显示,在2021年的时候我国老龄化进程已经明显加剧,69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18.7%。

  

  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其实很简单。这就意味着当代的独生子女养老问题更为明显。大部分独生子女在组成家庭之后,如果对方也是独生子女,那就将意味着他们两个人要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问题。

  而养老压力与工作压力增大,导致很多家庭根本无心也无力再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当中增添一名小孩。

  职场又很卷,国企对待女性婚育的政策是十分友好的,但私企不同。只要女性在职场中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回去孕育新的生命,那就将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与工作和社会脱轨。

  

  一旦脱节,当女性再想试图融入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本属于自己的岗位已经被新人替代了。因此也导致了很多职场女性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活换取工作的稳定。

  这一系列,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社会少子化严重,学校不得不面临着越来越少的新生入学情况。

  但学校已经开在了那边,教室、教师、设备与日常维护无时无刻不再消耗着国家的教育资金。

  

  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只能选择放开三胎政策与改变现在的教育政策去小心翼翼地维系着教育系统的平衡,解决在岗教师过多的问题。

  而那些反对的家长其实也不必担心。虽然已经不再限制六周岁入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必须在六虚岁时入学。如果感觉自己的孩子还需要由自己辅导一段时间,等到六周岁时入学也未尝不可。

  每个孩子都有更适合TA本身的教育方式,这还需要家长在陪伴的过程当中去慢慢地进行摸索与学习。

  

  无论是“鸡娃”教育还是中国式教育,都存在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都是家长自身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并没有人问过小孩是否愿意。

  他们在爱子心切的同时也忘记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于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让TA产生厌学、惧学的情绪。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固然是一个美好的梦,但强压之下教育出来孩子,并不会比普通的孩子更为优异与特殊。

  

  美梦破碎之后,只剩下了五个字:泯然众人矣。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