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王依群:5年修志心得

  

  修志五年,从不知到热爱,从无情到不了情,惊叹史志的魔力和魅力。这五年,是二轮修志收官或攻坚期,更是党和国家加强史志宣传教育、高度重视史志事业的发展期。在这种大背景下,我见证了上海史志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这五年让我感受到史志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尝到了辛酸和苦辣。人们看到的是评审会上一致通过的顺利,看到的是举办活动那闪亮的场景,看到的是二轮志书218部、3.2亿文字的辉煌成绩......这背后有些什么?有修志人10多年的执着与追求所付出的青春和汗水,还有辛苦积累的20亿、30亿或更多文字资料......

  

  史志突出特征是权威性。

  有人问史与志是什么关系?这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史志是地方史与地方志的总称,连同年鉴纳入了地方志机构的职能范围。史志特别是志,它是由政府组织的,史实记载更为全面、系统,称官书、信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不论是以文化的广义、狭义理解,还是按哲学定义,史志是一种文化现象。史志文化,人们提的并不多,但它无时不在,无时不见,它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提出打造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那史志文化与它们是什么关系呢?按照史志的内涵和特性,史志文化是原生态文化或称母体文化。如果说江南文化是底色、海派文化是特色、红色文化是亮色,那史志文化就是本色;如果说江南文化是高地、海派文化是高原、红色文化是高峰,那史志文化就是高山。修志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它将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史志建设还缺把火。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史志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力度加大,史志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其他行业比较,软、硬件皆不足,差距还是不小的。全国各省地方志机构设置不统一,干部培养和使用缺乏交流通道,方志馆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就上海来说,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同样存在。2016年上海通志馆年购买志书经费仅20万元,而兄弟省市基本上在百万以上。此外,地方志部门是“冷门”机构的看法依然存在。修志一般是隔代而修,而急功近利就容易把地方志摆到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这些情况与问题,无疑会影响志书质量,影响史志乃至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史志事业发展还需要加加温,要让它真正热起来!

  

  融合这条道值得探索。

  现在地方志机构职能不只是过去的编修了,还包括地方史、年鉴。地方志已形成“十业并举”(志、鉴、史、会、馆、所、库、用、网、刊)工作格局。史志要有作为、有发展,还是要创新。在现阶段,史志事业创新发展要强化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志书开发利用上要有新成效。编一部志书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编修好后放在书架上,翻阅的人不会太多,中小学生看的会更少。有人说,志书即史书,放在书架上成了死书。因此,必须进行志书二次开发,让志书从书架上走下来。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这些年也做了不少有益尝试,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比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明志、寻根问道、铸魂践道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志书开发要注重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深度,是在保留史志的权威、可信基础上,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可读性,要有大家、名家坐镇,建立评估机制,否则就会“走样”;广度,是指志书开发不应只是史志机构的事,要动员各承编单位、各行业、全社会都来参与。二轮修志覆盖所有行业,若都进行志书开发,相当于全社会都在讲上海改革开放故事,那是一种什么样宣传效应?!

  二是在史志融合上要有新思路。时代在前进,史志不能只盯在自己的脚下谈发展创新,视野要开阔。要加强与各行业及一些相关社会团体、组织的合作。比如,史志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读本,或成为在影视屏幕上能见、在广播电台里能听、在展厅墙上能看、在戏剧舞台上能演的文学艺术作品,这种与文学艺术融合形式当然会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融合是发展趋势,现在很多行业、学科之间都在争相融合,如文化与产业、文化与科技,科技与金融、科技与产业等,融合促进了事业呈几何倍数发展。史志涉猎领域广、专业全,有融合的条件与空间。要让史志融入各行各业,使史志文化成为全民享用的文化大餐。

  (作者为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

  供稿:市社联学会处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