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慰祖讲述:北京中轴线上独特的文化风景

  编者的话:

  日前,以“传承中轴文脉 传播古都文化”为主题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2022颁奖暨2023启动仪式举办。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汇聚了中华文明之精华,它规模宏大、规划格局均衡对称、城市景观井然有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及其沿线不仅分布众多文化遗产,还是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保护中轴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本期讲坛邀请宋慰祖先生讲述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发展。

  

  主讲人简介:

  宋慰祖,民盟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历史文化委员会主任,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北京礼物”旅游商品专家委员会主任,2008奥运吉祥物评议委员,2022冬奥会火炬评委。

  今年1月,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北京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具体范围边界,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管理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

  

  北京北中轴线

  针对各遗产构成要素类型多样、形态各异、空间多点的特点,《规划》以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为核心,合理划定保护区划,明确遗产区及缓冲区的边界,确保遗产价值特征能够得到完整保护并持续强化。《规划》明确,遗产区包含承载遗产价值的全部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主要依据历史城墙或者围墙边界、道路中心线、河道外侧堤脚线等界划,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缓冲区包含位于遗产区周边且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主要依据道路中心线、河道外侧堤脚线界划,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这样描述北京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

  北京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现存的中轴线始于元代,成型于明清,发展于近现代。它以紫禁城为核心向南北延伸,北至钟鼓楼,南至永定门,贯穿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全长7.8公里,集中了钟鼓楼、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正阳门、天坛、先农坛、永定门等建筑的历史文化元素,是中国独有的世界城市建筑体系的集中表达和历史呈现。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巅峰之作,对研究古代建都史和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

  就“壮美秩序”而言,北京中轴线“不只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这就是规划中所述的“遗产区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基础上,又划出了“包含遗产区周围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发展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的缓冲区”——不只是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的建筑线,更是一条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城市文脉、一条历史文化带,对展示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还是中华文明与现代城市文化对接的纽带和桥梁,对促进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亦是世界“人类遗产”的智慧结晶之一。同时,北京中轴线是首都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是贯穿北京旧城与新城历史发展脉络的魂魄。

  北京城非遗彰显中轴线“壮美秩序”。为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这条线上的遗产点硬件,也要关注中轴线两侧的相关文化遗产;不仅要关注文物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记忆,还要特别注意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城由中轴线而产生的“壮美秩序”,其中一个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内城主“政”、外城主“产”的格局,并且分布有序。

  当你步出正阳门,走向南中轴,会体验到与内城文化的巨大差异,这里的文化更接地气,生活、生产气息浓郁。前门外大街店铺林立,老字号众多:全聚德、都一处、便宜坊、瑞蚨祥、步瀛斋、盛锡福、六必居、同仁堂、张一元、广和楼、大观楼……南中轴线以西的天桥,集中了戏曲、杂技、相声等文化演艺行业;南中轴线以东,则是景泰蓝、牙雕、玉雕、京绣、金漆、绢人等传统手工艺的聚集地,形成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圈。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注重中轴线京城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轴线申遗的重要环节。据统计,北京已有京剧、昆曲、太极拳等1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还有景泰蓝制作技艺等1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曲剧等30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全市共有92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2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而且,这些非遗项目大多聚集于中轴线周边,是中轴线申遗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文化交往的重要载体。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赠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的礼品《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赠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配偶的礼品《繁花》手包套装、《和美》纯银丝巾果盘,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璀璨的魅力,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赠送的《和平尊》也是北京景泰蓝、花丝镶嵌非遗工艺创新设计作品,这些国礼不仅见证了北京景泰蓝的独特魅力,还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了典范。

  

  《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

  在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的缓冲区中,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和试子会馆,这些都是北京中轴线上独有的文化内容。

  中轴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脉,它串起的一颗颗历史文化明珠,形象生动地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曹雪芹《红楼梦》便是其中之一。曹雪芹生活在这条中轴线旁的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在此写下了闻名世界的不朽名著《红楼梦》,他也因此被列为世界百名文化名人。中轴线两旁的诸多地点和建筑,都与曹雪芹的生活、与他撰写《红楼梦》有关。

  1982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张书才在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雍正七年(1729年)的《刑部为知照曹頫获罪抄没缘由业经转行事致内务府移会》,上面记载着继任江南织造隋赫德上奏处理曹頫案的结案报告,其中有“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经过专家多方考证,并以乾隆《京城全图》佐证,广渠门大街207号院就是“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曹雪芹一家孤寡回到北京后,即居住于此,有学者认为这里也是他写《红楼梦》的地方。

  中轴线附近,西城区新文化街上还有两处王府,是曹雪芹来到北京后长期光顾的地方。一处是今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勤郡王府(平郡王府),当时任平郡王的福彭是曹雪芹的表哥,其母曹佳氏是曹雪芹的嫡亲姑母。曹雪芹在这里读私塾,协助表哥理政,并经他推荐出任内务府侍卫。另一处是在克勤郡王府以东100多米的地方一座被称为“斗公府”的贝勒府,是第四代克勤郡王亲兄弟诺尼贝勒的王府,历史上克勤郡王府被称为“西府”,而“旧公府”被称为“东府”。后来,曹雪芹辞去了内廷侍卫职务,来到位于今天西城区小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任职。在右翼宗学工作7年,曹雪芹结识了好友敦诚、敦敏,他们写过不少关于曹雪芹的诗,这里也是曹雪芹开始酝酿撰写《红楼梦》的地方。

  《红楼梦》中,有一些章节提到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地名。比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这里的“兴隆街”就在前门大街旁,是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从花市大街到正阳门外大街,汇聚了颜料会馆、便宜坊、天兴居、都一处、全聚德等老字号。胡同的对面就是北京古老的商业街——大栅栏,在那里有瑞蚨祥、步瀛斋、同仁堂、张一元和大观楼影院。可以说这条街是京城中,中轴线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三次提到曹雪芹,他指出,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可见,行走于北京中轴线旁,体验这里人们的生活,为曹雪芹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用手中的笔,阐释京城人的生活百态。

  在京城中,曹雪芹上接王公大臣,了解皇宫和官府的风风雨雨;同时,他也下连平民艺人,《红楼梦》中对平民百姓的描写便可证明。比如,他居住的崇文门外蒜市口十七间半,位于南中轴线旁,老崇文区是北京传统手工艺的集聚之地,可谓“百工百技”,传说曹雪芹曾著有《废艺斋集稿》一书,记载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其中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有风筝的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曹氏风筝已是今天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曹氏风筝的扎燕形象都是主要的奥运特许商品设计原型,这也是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经典之作。

  

  中轴线上的书店内北京特色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文化创作的历史体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也就是活态化传承,亦即创意思想的传承,创造理念的传承,创新思维的传承和创作方法的传承。保护了人也就保存了技艺,人可以一代活态化地教育指导下一代,将非遗的精髓传下去,让人类文明的火种永不熄灭。为了保护好传承人,就要营造传承保护非遗的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第三十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这就为传承人构建了生活无忧、创作自由、资源保障、工作舒适、资金充裕、地位崇高的环境,让传承人能够安心静气地研究和继承前人的手艺。更重要的是要研究规制,传播非遗的基础知识,鼓励开展非遗理论、历史等研究。同时还要保持非遗的原真性,让创作的每一件非遗作品均成为可收藏、能传世的文化精品,将传承人的创造性思维、创作的方法传给后人发扬光大。

  二是传承人既要注重技艺的归纳和总结,还要加强理论研究,注重从制作者向传承者转换。要做好著书立说的工作,建立完善的传承制度和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与职业院校专业教育的联系,形成科学化、专业化、高水平、高技术的传承和人才培养系统,补充传统的师父带徒弟、靠天分培养传承人的模式以及家族式、封闭式的技艺继承方式,以更广泛的方式选取人才、培养非遗的传承人。总结过去的成功传承经验,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高智商的传承人,是未来培养人才的方向。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广泛使用录影、录音、录像等技术,记录、存留传承人的技艺和经验,实现工艺美术技艺的永久存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永驻世间。

  三是构建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的非遗人才培养新机制。在数字经济时代,非遗与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趋势,贯通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体系,也应成为非遗人才培养的新渠道。2015年以来北京设计学会积极探索,会同北京市丰台区职教集团、北京联合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国首个“3+4”贯通教育的“非遗与设计”专业,培养有理论、会技能、懂设计、能创新的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由学生创作的京绣作品《江山千里绣》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展专业教育,在设计学院、艺术院校增加非遗课程,让学生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学习非遗,进而用现代设计思维和文学理论与非遗文化、规制相结合,形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新机制。在中小学开展非遗与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打牢思想文化基础,培育文化的传承者、创作者和实践者。激励专科院校建设非遗与设计结合的相关专业,培养实操人员,筑牢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人才根基。

  四是对传承人的认定要专业化、规范化。传承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家,是学术思想家,而不仅是制作的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义不是工艺美术、中医药的制作作品,也不是戏剧、艺术的表演,而是背后的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设计创作。所以,健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与技能评审的大师区分开来,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传承实。

  五是政府要给予传承人创作、制作和经营的政策、空间以及经费保证,让传承人潜心于非遗的创作方法、技艺的传承与创作。建立非遗类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平台,以收藏、展示大师和传承人的作品,供人们体验非遗的制作过程、表演和工艺、技术。比如,2022年开馆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为收藏展示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六是传承发展、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产业。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科技与文化融合、传统与时尚连接、艺术与实用结合,支持产业发展,创造时代的文化消费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与传统技艺、材料和科学原理,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弘扬民族文化,紧抓社会需求,跨界集成创新,设计可用、易用、能用的新产品,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其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即制造创新、形式创新、材料创新、应用创新,运用设计方法,集成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知识与工艺,让传统非遗打上时尚的烙印,创造满足今天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同时,将“三个融合”(科技与文化融合、传统与时尚融合、艺术与实用融合)与“三个结合”(即与智能制造数字产业相结合、与新材料新工艺相结合、与现代消费趋势相结合)相互贯通,让人民体验民族艺术的文化魅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文化引领、科技支撑、需求导向、设计方法”的数字经济下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潮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日益凸显,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动能。中国作为延续时间最长、历史文脉不断的世界文明古国,非物质化遗产丰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上为世界作出表率。

  原文刊登于2023年4月17日《 人民政协报 》第 11 版讲坛

  作者:宋慰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