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我的舰!听退役老兵讲述他们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青春故事

  开篇语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艇到巨舰,从近海到远海,从海蓝到天蓝。74载风雨兼程,74载逐浪扬帆,74载不懈奋斗。

  如今,人民海军正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阔步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逐梦万里海天。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无数水兵心中,舰艇就是第二个家。那些接力奋斗的青春岁月,大海知道,舰艇也知道。老舰退役,老兵退役,但情怀永不会变。在海军成立74周年来临之际,青岛市退役军人局与青岛早报联合推出“我的家乡我的舰”特别报道,听退役老兵讲述他们用忠诚与热血铸就的青春故事,展示他们的神圣使命和一生荣光背后的家国情怀。

  劈波斩浪370天 大洋深处扬国威

  退役军人周阳讲述在亚丁湾护航的故事 这段经历已成人生中最宝贵财富

  从小受到军人父亲的耳濡目染,周阳和姐姐在内心萌发将来当兵的志向,姐妹俩先后报名参军。2013年,周阳被遴选参加亚丁湾护航任务。

  

  周阳在护航舰船上。

  “12年的军旅生涯中,亚丁湾护航任务成为其中最浓重的一笔,也是我最难忘怀的,我会永远铭记在心,这段乘风破浪的经历已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退役军人周阳告诉早报记者。

  “女汉子”比武夺得满分

  “小时候,父亲就经常给我们讲他当兵的故事,加上家里有很多关于军事的书籍,让我们姐妹俩从小就有了军人情结,高中毕业后,姐姐报名参军,成为一名海军战士,2007年高中毕业后,我也报名参军,家里有姊妹俩都参军,这在我们老家并不多见。”周阳说。

  成为海军某部的话务员后,周阳牢记父母的嘱托,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她刻苦训练话务业务技能,迅速成长为业务高手。在24小时执勤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多次执勤检查中,各项指标都是100%。她还发挥文艺特长,成为部队里的文艺骨干。

  2012年,在总部组织的话务纠察网上考核中,“女汉子”周阳不负众望,高歌猛进,最终以满分的成绩夺得第一名,她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2013年,太湖舰到部队遴选有文艺特长的女兵,周阳脱颖而出,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跟随太湖舰,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第十五、十六批护航任务。“在出行前,我向父母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在电话那端,父母都很高兴,他们也嘱咐我护航任务非常重要,一定要为国争光。”

  克服晕船坚守工作岗位

  大洋波涛汹涌,战舰在急浪中穿行,任务海区环境复杂,编队各舰全程戒备,汹涌的大洋给官兵提供了历练意志的疆场。

  到达印度洋时,编队遭遇风浪考验,受印度洋季风影响,编队航经海区风力达到7级,浪高在4米以上。大风浪条件下训练组织难度大,舰艇大幅度摇摆对舰员们身心和装备操作提出了挑战。第一次远赴国外执行护航任务的周阳一边忍受着海浪的摇摆,一边做好与指挥舰的通信联系。“我遭遇了第一次晕船,吐得昏天黑地,为了保持体力,我吐完了坚持吃饭,就这样吐了两天,也没有睡好觉,第三天,我不再晕船了。”周阳笑着说,神圣的使命感和中国海军的自豪感,让她战胜了身体不适,坚守岗位完成任务。

  在舰船上,周阳充分发挥文艺特长,积极为舰员服务,活跃护航生活。周阳坚持广播新闻日更新和电视新闻月更新,任务期间共录制《太湖之声》广播189期,制作《太湖电视》12期。每次出访靠港都在信号平台分区列队和升降旗,每次补给都靠上值班,没有出过差错,准确传达指令,累计参加信号值班1500个小时,收发报文800余条。

  周阳先后编排了《国庆晚会》《春节联欢会》等10多个专题节目,出访期间参与《中安华人联欢会》《中尼友好联欢会》等文艺演出21场,展示了中国海军女水兵自信、友好的风采,受到现场中外军地领导的夸奖。

  中文喊话温暖来往商船

  周阳说,在执行第十五批护航任务时,护航编队顺利完成首次独立护航任务,也是中国海军执行的第622批护航任务,被护的3艘商船分别为中国“中海昌运”轮、土耳其“皇家海洋”轮和巴拿马“荣耀狮子”轮,编队采取伴随护航的方式,由亚丁湾东部海域的A点向西部海域的B点航行。

  为了确保被护船舶的安全,护航编队科学调整兵力,优化指挥流程,加强瞭望和警戒值更,不断完善提高编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兵力运用效率。经过30多个小时的不间断航行,编队顺利抵达解护点。3艘被护商船纷纷向首次执行独立护航任务的第十五批护航编队鸣笛致敬,“中海昌运”轮船长还向编队发出感谢电:“‘中海昌运’全体人员向海军护航编队致以崇高敬意!”

  周阳说,在执行第十六批护航任务时,编队首次与欧盟护航舰艇编队进行反海盗联合演练,特别是临时受命紧急派遣盐城舰赶赴地中海,出色地完成了执行联合国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船只护航任务。

  “当时,我们的护航编队指挥舰盐城舰离叙利亚拉塔吉亚港非常近,用肉眼就能清晰地看到城市中的一道道浓烟和残垣断壁。当时当地的恐怖组织正在城内活动,编队冒着被袭击的风险,靠近港口,迎接商船出港。”周阳介绍,为保证整个编队和港口的安全,编队的防化兵们穿上防化服,登上满载化学武器的商船,在护航全程进行生化检测,对安全隐患立即处置。编队最紧张的时候,全编队枕戈待旦,8天内完成了4批次化武海运,解决了触发安全警报的各类紧急事件20次,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也是中国首次为化学武器销毁提供运输支持。

  “在亚丁湾海域为中外商船护航是我们编队最主要的任务。一开始,我只要发现不明船只,就会紧张。随着航行的进展,我明白了我国海军强大,让海盗们退避三舍。”周阳说。

  周阳告诉早报记者,护航期间,她在对讲机里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是中国海军,我正在此区域护航,如需要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祝你航行愉快。”

  周阳讲了一个细节: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长时间密集护航,让阿拉伯朋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朋友和欧美商船上的船东、船长和普通船员,都能听得懂这句中文。这句中文喊话,也成为中国海军对亚丁湾往来商船最暖心的问候。

  护航一年为中国海军骄傲

  “整整一年时间,我都是在舰船上度过的,我们的海军节,我们的建军节,我们的国庆节,还有我的25岁生日,远离我们的祖国,虽然有思乡之苦,但是看到我们护航编队每天都在守护着航线的平安,用实际行动向祖国致敬,我们都觉得这是人生中的荣耀时光。”周阳说。

  

  周阳在船上用特殊方式给家人拜年。

  在370天的航程里,周阳所在的护航编队圆满完成86批313艘中外船舶护航、7批次叙化武海运护航,并顺利完成了对非洲8国8港的友好访问任务。既护我国民、扬我国威,又展示了中国海军开放、友好的形象。

  亚丁湾不仅有美丽的晨曦晚霞,还有颠簸的波峰浪谷,更有护送商船的光荣使命。“我曾是中国海军的一员,每当我想起在舰上的日日夜夜,我都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祖国万里海疆由我们捍卫,这是每一名官兵流淌在血液中的忠诚基因。74载的风雨淬炼,从默默守护到扬威海外,中国海军有底气有能力昂首向前。在这光辉的新时代,让我们一起呐喊:厉害了,我的海军!”周阳说。(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翱翔海天33载 两次寻回数据舱

  我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特级飞行员吕蕴兴讲述家国情

  吕蕴兴是中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特级飞行员,翱翔海天33载,握过5种机型的驾驶杆,安全飞行2700多个小时;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海军优秀指挥员”;先后驾机完成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导弹实验打捞数据舱以及随海军舰艇编队出访俄罗斯、美洲四国等重大任务20多次,为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军休干部吕蕴兴。

  “我们中国军人好样的!我虽然退休了,但仍将永葆军人本色,若有战,召必回!”近日,早报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军休干部吕蕴兴,77岁的吕蕴兴老人这样豪迈地说。

  百人选飞他成功入选

  吕蕴兴是河北省晋州市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兄妹六人中,他排行老大。“当时父亲在公社上班,每天都特别忙碌。母亲除了照顾我们兄妹,还要照顾爷爷奶奶,也是特别辛苦。”吕蕴兴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父母从来都不抱怨,对待生活和工作充满了激情。作为家中的长子,他也是处处做表率,学习上特别用功,家里的农活抢着干。

  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性格自信洒脱,上初中的时候吕蕴兴已经是班里的学生干部,而且连续多次拿到助学金,尽管如此他还是差点辍学。“看到父母为了家庭日夜操劳,心中特别不忍,如果能够留在家里干些农活,替他们分担一些,对于家庭来说会减轻很多负担。”回想起当年,吕蕴兴说。他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的请求,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特别重视,立刻找到他进行了谈话和开导。

  “父母也不同意我辍学,再苦再累也要克服困难,于是我又返回了学校继续学习,初中毕业时恰好赶上了部队招收飞行员,经过层层选拔我被选中。”吕蕴兴老人介绍,当年有上百人参加选拔,经过三轮选拔,最终只有他一个人合格,学校特别重视,临走那天还为他举办了欢送会,全校师生夹道欢送,此情此景他终生难忘。

  拉练一年锻炼钢铁意志

  1964年,吕蕴兴进入位于辽宁锦西的第一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成为一名海军航空兵。一年以后,吕蕴兴又进入陆军学习。

  “我们当时属于海军航空兵,去陆军完全是为了锻炼意志力,在陆军的经历让我受益终身。”吕蕴兴说,在陆军除了日常的训练,他们还经常参加800里急行军、强行军等,战士们背着很重的行军背包,走在荒山野林中,“东北的11月份河流已经有冰碴子了,我们蹚河而过,两条腿都硬了,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继续前行……”

  1967年,吕蕴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浙江宁波。我国引进“超黄蜂”舰载直升机后,他成为全国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

  

  吕蕴兴是中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特级飞行员。

  他分别于1980年和1988年两次执行了南太平洋打捞火箭数据舱的任务。1980年5月,海军和国防科委、国家海洋局、交通部共同组织由导弹驱逐舰、补给船、调查船和拖船共18艘舰船组成的代号为“580”的特混编队,载着5000多名官兵和科研技术人员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浩浩荡荡驶出领海跨越赤道,向南太平洋驶去。

  在这支特混编队的舰船上,静静地载着海军航空兵4架“超黄蜂”舰载直升机。这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首次携带舰载直升机远航太平洋。这4架舰载直升机担负的任务是打捞火箭数据舱、航测和遥测火箭飞向落点。数据舱记录着火箭运行中的各种数据,在火箭溅落前与箭体分离落海。舰载直升机必须及时赶到现场把它捞上来,如果捞不到,运载火箭的运行情况就会失去评价依据,18艘舰船的万里之行就会失去意义。当时,吕蕴兴作为打捞数据舱的舰载直升机机组人员,有幸参加了此次任务。

  1980年5月15日,编队到达南太平洋预定工作海域。此时,外国侦察机、侦察船,以及携带直升机的舰船也相继云集于此,其舰载直升机虎视眈眈,等待着火箭数据舱溅落时捷足先登。

  

  1980年,执行南太平洋打捞火箭数据舱的任务。二排左一为吕蕴兴。

  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在航行中,吕蕴兴和飞行员们由于受不了长时间的风浪颠簸,大家晕船呕吐,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状况频出。为了完成任务,编队首长要求大家强吃硬咽保持体力。

  5月18日,北京时间10时整,我国远程运载火箭从祖国大西北某地腾空而起,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飞去,距预定海域8000千米时,我国“远望号”雷达发现目标。4架舰载直升机奉命起飞提前进入警戒区。10时30分,火箭数据舱溅落。“我和机组人员发现,航路前方出现一片浓积云和雷雨区,穿云飞行产生的静电会导致机毁人亡,绕行和等待将贻误战机。”吕蕴兴回忆,当时机长郭文才、空中机械师王世荣和他通力配合,毅然下降飞行高度,从云下冒雨直飞数据舱上方30米悬停,从吊放潜水员到将数据舱打捞上来仅用了5分20秒。

  苦等多时的外国飞机没有讨到便宜,只好打了一桶被数据舱染色的海水飞回他们的军舰。当舰载直升机顺利安全地降落在甲板上后,机组飞行员抬下数据舱,全体参试人员欢呼跳跃,舰船汽笛长鸣,响彻云霄。

  随后,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一条消息:“中国第一代舰载直升机已能在大洋上安全起降,腾飞海空。”这是海军舰载直升机部队首次在南太平洋执行国家级重大任务。那一天,吕蕴兴终生难忘。

  二次受命成功打捞数据舱

  1988年9月,我国首次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火箭飞行试验。吕蕴兴二次受命率领直升机分队随海军编队赴南太平洋执行核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末区打捞数据舱任务。这是继1980年5月我国陆上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成功后又一项填补空白的试验任务。

  9月15日这天,核潜艇准时从某海域水下发射火箭,飞向预定海域,吕蕴兴驾机直飞火箭溅落区。“在我机打捞火箭数据舱前后,两架外国飞机一直与我机周旋,干扰我机工作。外机可能也猜出了我火箭数据舱的溅落点,由于外机速度快,当我机发现火箭数据舱时,其中一架在50—100米高度围着火箭数据舱盘旋,另一架在火箭数据舱上空200米高度飞来飞去。”在这紧急时刻,身为机长的吕蕴兴驾机毫不犹豫地直奔火箭数据舱落点。“外机见我机来势迅猛,两架飞机双双爬高,躲到我机外侧窥视。”吕蕴兴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在驾驶员政佃祥、领航员关锡华等配合下,从潜水员出机舱门入水抓住数据舱起吊,到吊放潜水员进机舱门,仅用时3分18秒就完成了任务。

  当吕蕴兴驾机返航时,外机不甘心离开,一直跟随左右,双方飞机近得几乎都能看清对方飞行员的面孔。吕蕴兴立即向指挥员报告了情况,指挥员风趣地说:“他们在为你们护航。”

  外机直到吕蕴兴驾机平稳降落母舰才悻悻离去。“公海大家都可去,但火箭数据舱是我们中国的,我们的东西,我们肯定要自己捞回来。即使有冲突,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底气十足!”吕蕴兴老人说。

  两次运载火箭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不仅拥有核武器,也有了运载它的远程火箭,打破了超级大国的垄断地位,壮我国威和军威。在之后的军旅岁月中,吕蕴兴还随海军舰艇编队执行出访俄罗斯、美洲四国等重大任务20多次,见证了我国国防事业和海军航空兵建设的快速发展。

  退休后,吕蕴兴加入了军休服务中心老干部宣讲团,经常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宣传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作为老一辈舰载机人,吕蕴兴老人说,他希望青年一代舰载机部队官兵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飞大洋、争第一、填空白上再创佳绩!(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 游潇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乘风破浪1万海里 南极建设长城站

  曾任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舰船长的于德庆 用亲身经历讲述“南极精神”

  今年86岁的于德庆老人,是市军休中心的一名军休干部,也是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舰的老船长。年轻时,于德庆与战友一起奔赴南极,护航科考船、建设长城站。退休后,于德庆依然保持军人本色,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常态开展红色宣讲,通过亲身经历讲述“南极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军休干部于德庆讲述“南极精神”。

  远赴南极开启新征程

  198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做出批复:由海军和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联合组成南极考察编队,于年底前赴南极考察,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海军在全海军范围内挑选能担此重任的军舰,最后选中了舰龄较新、性能较好、舰员素质较高的北海舰队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舰。

  

  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舰。

  “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后,我和船员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赤道以北的资料都能准备充足,但赤道以南的资料却很难找。当时南极对于科考编队来说,还属于未知领域,从航程上来看,一趟就一万多海里,是海军部队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于德庆老人说。

  根据路线规划,考察编队要跨越98个纬度、185个经度,横渡太平洋,进入大西洋。虽然危险重重,但这是海军的职责,编队必须圆满完成任务。整个编队共591人,包括南极洲和南大洋两个考察队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近百人,海军官兵308人,以及全国各大媒体随船采访记者数十人。上船前,上级部门对船上的官兵们组织了严格的训练,包括体能训练、专业技术训练等,于德庆还专门接受了远洋培训。

  1984年11月8日,J121号远洋打捞救生舰从青岛出发,随后与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在上海会合,做前往南极科考建站的最后准备。

  11月20日,两船组成编队,从上海外高桥码头出发驶离祖国。“这项任务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出发时,我们心里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于德庆说,即便如此,也要义无反顾地出发。

  排除万难成功抵达目的地

  海上天气变化无常,航行遇到危险在所难免,在狂风巨浪中,“J121”船和“向阳红10号”两艘万吨巨轮,就像小舢板一样随着波峰浪谷旋转颠簸。

  在北半球科考编队经历了台风肆虐,进入南半球,咆哮的西风带狂风卷起巨浪,船体剧烈摇晃颠簸,船头时而冲天,时而入地,饭吃不成,觉更睡不成,成为队员们一生难忘的回忆。

  于德庆老人介绍,尽管出发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预想了多种危机和解决方案,但是令他和战友们始料未及的是,危机会来得如此突然——11月25日,刚刚进入太平洋的“J121”船主机舱里传出一声异响,经过紧急排查,发现是右主机第一缸活塞冷却管支架断了,连接支架的一根水拉管也被折成两截,而此时,距离第一个目的地阿根廷乌斯怀亚港,还有很远的航程。机电长徐兆富果断提议封闭右主机第一缸,用其余8个缸继续航行。事实证明,方法切实可行,徐兆富后来还因此荣获了一等功。

  右主机危机虽然解决,随后的航程依然险象环生。南太平洋西风带以狂风巨浪著称,终年刮着九级以上大风,驶过该区域时,“J121”船船体剧烈晃动,炊事班甚至连饭都做不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海军战士,有的也忍不住呕吐。

  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完成短暂休整补给后,编队又来到被称为“航海家坟墓”的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合恩角与南极半岛之间,是进入南极的最后一关。受南极风暴影响,这里终年狂风不断、水深浪高。数十年来,曾有多个国家赴南极探险的船只在此处被风浪吞没,以至于人们将其称为“阴阳关”和“航海家坟墓”。在这片海域的滔天巨浪中,重约13000吨、长约170米的“J121”船犹如一片树叶般被轻巧抛向空中,最危险时船体几乎与海面成90°。最终,凭借着精湛的航海技术,“J121”船全体官兵劈波斩浪,顺利闯过难关。

  进入南极后气温骤降,海面上各种形状的冰山随着海浪摇摆、旋转。“J121”船和“向阳红10号”都没有破冰能力,编队只能降低航速,船首和驾驶室两侧加派瞭望,导航雷达和声呐开始全时工作。

  船身周围270°全是冰山,任何的疏忽导致的后果都不堪设想。“我们增派了瞭望,小心翼翼行驶,终于胜利抵达了目的地——南极洲乔治王岛海域。”于德庆老人说,当时“J121”船和“向阳红10号”分别抛锚驻泊在乔治王岛民防湾内相距不远的唐萨穆埃尔湾和阿德雷湾。

  并肩奋战建成长城站

  科考人员选定好位置后,一刻也不敢耽搁,大家各司其职,打桩基、固定钢架、搬运沙袋、构建码头……南极的气候十分恶劣,雪花像刀子一样打到脸上,战士们衣服都湿了,嘴唇冻得发紫,但依然连续奋战,仅用5天就建成了一个根基牢固,可以满足随船小艇停靠、装卸物资要求的码头。

  卸载物资,仍然波折不断。“J121”船停泊的位置有270°被冰山包围,仅余90°供船体进出。风浪来袭时,“J121”船要退出该区域,到海上躲避。于德庆老人回忆,有一次他和战友感受到冰山的异动,立即将船驶出停泊区域。刚刚离开,冰山崩塌后如惊雷般的巨响就传来。

  

  科考编队队员建设长城站。

  1985年1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站工程全面展开,“J121”船广大官兵承担了大部分建设任务。快速凝固的特种水泥需用热水搅拌,为使水不致变凉,官兵们一手提一只桶来回飞跑。水泥搅拌机不够用,就改为人力搅拌。部分参加过军地两用人才集训的老战士有木工、钳工、电工等方面的技术,在施工中大显身手。

  海军官兵与科考队员并肩奋战63天,两栋共计360平方米的科考用房、4栋辅助用房、4个通信铁塔、1座气象观测站和储油罐等工程相继完工。1985年2月20日,恰逢祖国春节,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从此,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洲的上空,看到此情此景,考察队员、海军官兵早已泪流满面。海军官兵和科考队员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勇于争先的“南极精神”。

  当年《海军杂志》刊登了赴南极考察海军立功受奖单位和个人,“J121”船获集体一等功,于德庆获个人二等功。

  让“南极精神”代代相传

  “39年前,我和广大官兵历经了千难万险,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严格的磨炼,但是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欣慰和欢乐。”于德庆老人说,“J121”船是他这一辈子的牵挂,参与了长城站的建设,则是他一生的荣光。

  一日从军,终身是兵。一朝穿戎装,终生献国防。于德庆用中国军人的勇气和胆气,劈波斩浪,破冰前行,谱写了一曲征服南极的壮丽凯歌,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的一项空白。2005年,于德庆退休后来到青岛市军休四分中心。

  “我当兵这么多年,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退休之后的于德庆老人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5点吃晚饭。无论春夏秋冬,于德庆老人每天都坚持用冷水洗脸刷牙。

  于德庆老人还受邀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常态开展红色宣讲,讲述亲身经历,宣扬红色基因,让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激励更多年轻人。(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 游潇 图片均由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岳文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