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话肿瘤|青大附院肿瘤医院院长邱文生:癌症防治需尽“早”,多学科诊治很重要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毛梓权

  许多肿瘤的患者在初次诊断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后期治疗起来难度大,生存期限少。基于此,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诊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早为患者实现肿瘤临床治愈,还可以为患者节省很多费用,减少肿瘤为患者带来的创伤。另外,多学科联合诊治对患者精准治疗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期“大咖话肿瘤”专栏,对话青大附院肿瘤医院院长邱文生,他提倡癌症防治需尽“早”,开设多学科诊治疗效更好。

  

  早诊早治消化道肿瘤最有效

  消化道肿瘤主要根据发病部位进行划分,通常包括食管癌、胃癌、阑尾腺癌、结直肠癌,以及其他癌症等。几十载的临床中,青大附院肿瘤医院院长邱文生教授对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颇为研究。他认为,消化道肿瘤可防可控可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消化道早癌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其患者预后较好。“早诊早治是治疗消化道肿瘤最有效的途径,可将肿瘤五年生存率从过去的20%以下提高到90%以上,降低了癌症治疗费用,免受手术及放化疗的痛苦。”邱文生告诉记者。

  近年来,消化内镜在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领域中取得了很大进步。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癌通过内镜检查,得以早发现和早治疗。邱文生教授介绍,以胃癌为例,全世界每年发病90万人左右,其中42%的患者在中国,这42%的患者中,2/3的患者为中晚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前期我国的民众对胃肠镜的检查重视不够,很多患者未及时接受胃肠镜的常规检查,因此消化道肿瘤一经发现,很多患者就已处于中晚期。但是,近些年,随着患者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患者通过胃肠镜发现早期癌变,并通过胃肠镜下的黏膜下剥离以及微创治疗获得了治愈。“消化内镜在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也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好的临床获益。”邱文生说道。

  多学科联合诊治更加精准

  在青大附院,邱文生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治疗方式,例如姑息治疗、癌痛治疗、心理治疗等等。以前,姑息治疗主要针对晚期的肿瘤患者,目的是减轻病人痛苦。而现在他们将姑息治疗理念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在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运用姑息治疗的方法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耐受性,从而使患者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肿瘤。他所在的科室是国家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通过创建活动,青大附院的肿瘤规范化治疗水准得到了极大提升,病人接受规范、有效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痛苦得到了减轻,达到无痛、规范、合理治疗的目的。

  在肿瘤的诊治中,多学科联合诊治尤为重要。MDT小组通常由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介入科、麻醉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专家组成,通过专家会诊讨论为肿瘤患者提出优选治疗方案,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使病人获得最佳治疗。

  “多学科联合诊疗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疾病诊断;多学科专家共同为患者制定最佳私人订制方案,专家能够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尽可能解决各方面的疑问,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邱文生教授介绍。

  除此之外,邱文生强调肿瘤治疗必须在规范化治疗下做到个体化治疗。有一位70岁左右的病情复杂的纵膈癌患者前来找邱文生咨询,邱文生向患者详细解释制定治疗方案是怎样考虑的,针对他的病情如何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为什么手术不是目前的最佳选择等等。一位患者等待的时间可能半小时起,就是这样的机制下,邱文生详细一人一案,个体化治疗,在临床上患者的获益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