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机制让武夷山燕子窠腾空而起

  

  在燕子峰燕子窠留影

  春雨霏霏,山色空濛。4月14日,笔者慕名参访了南平市武夷山燕子窠,燕子窠比当地的乡镇,村落还要出名的闽北新地标,她是近二三年才走进公众的视野。

  燕子窠是因为在武夷山九十九峰之一的燕子峰,山下的千亩茶园,像燕子的巢 。因此,当地人把这个茶园燕子巢,约定俗成地称为燕子窠。

  燕子窠借助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之力,燕子窠声名鹊起,名闻遐迩。尤其,2018年是燕子窠走红的年份,燕子窠来了廖红教授科技团队,她们是南平机制下的通达一线的支农科技主力军,把植物固氮的根瘤菌导入燕子窠茶园,充分利用油茶和豆科植物,油茶绿肥,种豆固氮,25个太阳能杀虫灯分布在茶园的不同地方。

  茶园告别了试用化学肥料,杀虫告别了农药,燕子窠的茶园也带上了绿色经济的新头衔,叫做生态茶园,燕子窠的茶成为生态茶,燕子窠茶身价翻了几十倍几百倍。

  燕子峰下的燕子窠茶,燕子窠茶园,插上科技的翅膀,名声大震,身价倍增。

  

  通往燕子窠千亩茶园的小径

  去年,我收看一档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南平市前市长、福建省人民政府前副省长李川先生主讲的“南平机制”,他以一个亲身创建推动者的身份,讲述“南平机制”的形成发展及推广践行的成功经验。

  看完南平机制的系统介绍,为南平机制科特派叫好点赞。2009年,我创作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稻路》,讲述了一个50年扎根闽北基层农技一线的杂交水稻制种育种、全国唯一在乡镇工作退休的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刘文炳,他是一个典型的科特派,当年2月,在福建会堂举办了《中国稻路》首发式,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李川同志给首发式发来贺信。由此,我认识了“南平机制”的主要创建者和对“南平机制”的最初认知。

  

  李川副省长给《中国稻路》首发式的贺信

  燕子窠千亩茶园里,有廖红团队最具现实生产力、查询利用最好的论文,一条蜿蜒在茶园里的赤色石板铺就的小径,吸引一批一批的游人,在茶叶的叶片如绿色翡翠的春天里,燕子窠留下了我们的脚印。

  在燕子峰下,我看到了一只巨型石燕在茶园上空腾空而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