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村医有“身份” 村民有“医靠”

  万年县自2020年实行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管理以来,通过“统一人员管理、统一准入退出、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信息平台”的七个统一管理,充分调动了卫生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改善了村级医疗服务环境,提升了服务水平,保障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畅通。

  一、升级改造,完善基层就医环境

  村级卫生室是设在基层群众家门口的医疗机构。万年县于2021年投资700多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和设备购置,2022年投入近700万元新建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30余家,现已建成公有产权村卫生室106家。

  来到万年县梓埠镇桂湖村卫生室,健康服务一体化村卫生室牌子映入眼帘,村卫生室内的治疗室、输液室、药房等功能服务室一应俱全,各类常见药物种类齐全,基本医疗设备摆放整齐,身穿白大褂的村医刘业平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村民检查身体。刘业平说:“以前为村民治疗都是在家里,生活区域和医疗区域混在一起,后来县里投入资金把这里重新装修了一下,设施都配的比较齐,相比我之前的就业环境是大不大改善了。”

  村卫生室服务环境和质量的提升,也切实给村民就诊带去了方便。村民戴莲凤告诉记者:“以前,村卫生室的条件有限,不能刷医保,也没有基本药物。很多病看不了,我们生病了还得到大医院看,非常不方便。如今常见的小病都不用出村,刘医生就能给我们治疗,使我们看病更加省钱、省心。”村民张爱香在一旁附和道:“刘医生也很负责任,不管谁都有他的电话号码,随叫随到。在我们这个小村庄,有真心对我们的医生和这么好的诊疗环境,我们心里感觉很踏实。”

  二、身份留人,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村医稳,农村医疗才能稳。万年县启动乡村医生“县管乡聘村用”管理模式后,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将村医从“个体户”变成“单位人”,解决村医养老等问题。梓埠镇共和村村医李圣凯签订聘用合同后,成了梓埠镇中心卫生院职工,从此薪酬待遇有了保障。

  梓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伍说:“‘县管乡聘村用’后,村医的身份从个体转变为镇卫生院聘用职工,和其他医务人员一样,有基本工资和绩效收入,医院还为他们购买了社会保险。”村医李圣凯告诉记者:“转变身份,从长远看,退休养老有保障,我们也安心一点。从眼前看,卫生院会切实帮我们解决遇到的问题,还能就近跟随卫生院医生学习,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万年县卫健委每年批举办全县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班,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强化理论培训和临床见习培训。

  待遇上有保障,干事更有动力。李圣凯经常走村串户,对村里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情况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73岁的村民蔡莲香患有高血压,李圣凯经常到老人家给她检查身体,他说:“慢性病患者不能离药的,所以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看看。如果遇到急诊患者,可以为患者转送上级医院争取时间。

  三、信息透明,共享村民健康档案

  基层医疗,不仅是看病开药,还要为常住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对慢病患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有了健康档案云平台,工作化繁为简的同时,医生可以充分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判断常见慢性病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万年县石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辖区包括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服务人口数超过22000人,其中建档人口数19000余人。在该院公卫科办公室,记者看到辖区内人群健康纸质档案用红、蓝、黄等颜色文件夹归类整齐,卫生院支部书记、院长黄忠生向记者介绍:“这些是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我们每年会为他们进行一次大型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超、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查等等,档案包括是否做过手术过敏史、家庭病史、血压等信息。实行一体化管理后,这些都已经录入电脑形成电子档案,信息共享。”

  同时,村医在提供诊疗服务时,将健康档案管理、慢病随访、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治疗服务整合开展,形成一套“乡村联、医防合”的服务模式,令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最好的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罗湖村村民陈重发告诉记者:“以前到大医院看病,不但路途奔波,而且每次都要跟不同的医生说明自己的病情和病史,非常不便。有了电子档案真方便,信息一目了然。”

  一体化管理改革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让广大基层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健康服务。万年县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李贤红表示,下一步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在基础建设、人员编制、人才培养、待遇保障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实现县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来源:上饶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