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讲课听不懂,还有救吗
数学,一门让不少人既爱又恨的学科。喜欢学数学的人,大多是比较感兴趣的,数学成绩不错。这门课程也是让自己跻进班级或年级靠前的一张入场券。因为在所有学科里,它始终是分值最高的学科之一,而且从小学到高中,你无论如何都要学数学,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但数学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是痛苦又让人恨的。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十句有八句都是听不懂的同学。用“被数学虐千百遍”来形容也不为过。小学阶段一般来说很少出现这种情形,因为小学数学学得比较简单一些。但并不能因为简单就觉得无所谓。它是初中数学垫脚石,小学阶段也是培育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有些孩子到初中了,代数学得一塌糊涂。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上课没听懂,对,但这只是表象。就好比有人发烧了,体温比正常体温要高。但引起这种现象的情况有很多。如果体温过高,先不管怎么样,先降体温,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医生是不是要帮患者找出具体病因?然后对症下药,病人才能彻底恢复。学习其实是一样的道理,计算不好,原因很多种,要看具体的情况,是运算规则不清楚,还是太马虎大意的毛病,老是看错数?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只有找到具体原因了,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才是我们要做的,得去追根溯源。和治病一样,请问治标还是治本?对于一些数学已经不及格,在50分左右徘徊的孩子来说,数学还有救吗?首先明确一点,有救,但也要讲究方法。
首先你都已经不及格了,你就不能跟着学校的节奏走。你都已经50分了,甚至比这还低,其实你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老师讲课十句有八、九句你都是听不懂的。作业你查查搜搜抄抄,写了两三个小时,其实真的进你脑子的可能就两三分钟。讲的夸张一点,你越是强行让自己跟上,不符合你目前自己能力的知识,你就越容易似懂非懂,最后自己还给学崩溃了。数学学习是搭房子,前面的知识点如果你没有学会,后面的知识点高度比登天还难。举两个简单的例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你不及格,那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肯定学不好;有理数的运算没学好,实数部分学起来一定会头大:一次函数你不及格,二次函数你再怎么认真听,大概率也是要凉凉的。可能有同学听到这就着急了,难道就这样了吗?没有机会追赶上来吗?有,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所以一旦你不及格,找到你不及格的起点,看看你究竟是从哪里开始落下来的?然后从这一个单元开始完成三个步骤。哪三个呢?看教材教辅、做单元卷、整理错题。我们重点说一下整理错题。有人又要说了,我都不及格了,我的错题非常非常多,可能错的比对的还多。如果我每一道题都抄在错题本上,我今天可能就不用睡觉了。同学,你要是这种观点,你就搞错了。我让你整理的不是你现在跟着老师的节奏做错的那些题。或许不少同学又会惊讶,啊?不跟着老师的节奏,那怎么行?这和旷课或者上课不听有区别吗?我想说的是,大家一定要认识自己的现状,认清目前自己的真实水平。因为都已经不及格了,你现在知识点都不懂,你当然错题多啊,甚至你做每一道题,都会成错题。我让你整理的是,你按照我说的第一步,回去看完教材教辅之后,再做单元卷的错题。你相信我,只要你好好回去从起点看书,再做试卷,你的错题不会很多的。如果你真的在某个单元错了一大堆,你就更要好好整理这个单元。说不定这个单元就是阻碍你数学学习的核心单元。只要你能把这个单元拿下,后面可能就顺风顺水了。对不及格又想要逆袭的同学,我提一个基础的要求,你务必把每个单元做到80%以上的正确率,这才算是吃下的一个单元。接下来你可以去下一个单元。如果你没达到这个正确率,但是一味求快,就去下个单元,很可能最后又是一次新的不及格的恶性循环,不要贪快。逆袭肯定需要时间。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数学这门课程不及格,就相当于生病了,你越是想贪图快速变健康,快速翻身的方法,就越有可能病急乱投医。反而在各种不适用的药方下把自己折腾得更难受。
如果你今天刚好不及格,现在你回去找到你分数下降的开端,然后从那个单元开始好好一个一个过,遇到不会的单元就及时向老师同学求助,把自己做错的题在错题本上好好整理巩固。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有钱请家教的,你也不要让家教补同步课程。还是那句话,孩子能力不够,他听不懂,你钱都打水漂了。你让家教老师先给你家孩子做个测试,有经验的老师,大多都能准确地找出孩子在哪个年级哪个单元落下的。即使孩子现在读初二了,如果他五六年级的分数计算都还没过关,那么他要补的知识点就应该回到,他应该回去的地方,在那里努力听课,一步一步补上来,踏踏实实的走回去了,才能自信满满的穿越回来。打个比方,数学跟不上的孩子,就好比脚受伤严重的人,你说是让两个人拖着他走,就跟古装电视剧中公堂上拖犯人一样,在地上留下长长的拖痕好?还是让他尽快恢复,大家稍作掺扶,让他双脚着地,走路好?显然前面一种情况,其他人也累,伤者承受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