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个馆,连清华美院的学生都来上课
00:34
在开封市鼓楼区中山路上,坐落着一座饱经风霜的牌楼,一抬头,刻有“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的牌匾映入眼帘,拾阶而上,馥郁的历史气息从门缝中飘散出来,在雕版工作室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正俯首案上,手握刻刀,细细雕琢着桌上的梨木,鬓角些许的白发仿佛诉说着老艺人的坚守,他便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同时也是这座博物馆的创始人。
而在任鹤林对面,一群来自清华美院的学生正在开展为期五天的版画实践课,他们或在案前对作品仔细琢磨,或三两结对讨论版画历史……
一边是40多年坚守至今的“守艺人”,一边是代表新时代的年轻学子,这两者的对比看似并不和谐,但拥有千年历史的开封木版画正在两者之间传承和创新下去。
4月11日,记者来到了该博物馆,与任鹤林一同去展开木版年画的历史画卷,看一看它的“前世今生”。
“一辈子专心做一件事 才能做精”
秦叔宝·尉迟恭、和合二仙、五子登科……走进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300多平米的展览厅中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画藏品,陈列两旁的史料向游客们绘声绘色描述着木版年画的悠悠岁月,展台上排列整齐的制作工具和精美雕版将令人震撼的古老手艺娓娓道来。
再往里走,是雕版工作室,中间的工作台上,摆满了颜料、刻刀、木板等工作用具,一个数层的木架占满了整面墙,专门用于存放码垛好的复刻雕版,据悉,除去重复的题材,目前馆内已有年画印版1000余块、300余幅。
这个博物馆是任鹤林于2007年自费筹建创办的,免费对外开放,只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画、喜欢民间艺术。
任鹤林与木版年画的缘分由来已久。1970年,任鹤林从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大学期间他主修美术版画专业。毕业后受老师刘铁华的影响,任鹤林一直致力于开封木版年画的发掘整理工作。为开封木版年画的重新振兴,他四处奔波。
为了搜集木版年画的资料,任鹤林曾“三顾”上海鲁迅纪念馆,想看看鲁迅收藏的木版年画。他回忆道:“1985年,我去上海鲁迅纪念馆想看看木版年画,工作人员说这是国家文物,馆里的工作人员也不能随便看。后来我知道鲁迅先生的木版年画是版画艺术家刘岘先生所赠,多亏了刘岘先生的亲笔信,我第三次去到上海鲁迅纪念馆,终于能够亲眼看看木版年画,拍下了26幅珍贵的木版年画。”
正是源于这份热爱,任鹤林后来专门组织了一批技法娴熟的手艺人,将这26幅年画重新整理、复刻,供以套印、传播。如今,这份饱含心血的《鲁迅藏开封木版年画长卷》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知名文化产品”并由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
历经40多年,任鹤林走遍全国各地,搜寻到300件珍贵年画史料(复印件)及1000余件年画作品,为开封木版年画的收集和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前不久刚刚从洛阳搜集到不少珍贵雕版,现在已经收入馆中,正在准备还原复刻。”
此外,任鹤林不仅注重在国内木版年画艺术的传播,还远赴德、英、意、法等国家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木版年画专题展演,让木版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海外有很多我们传统的年画珍品,我去了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从海外收集了一批我们河南的木版年画,这几年基本都复刻完成,2023年我打算办一个展览,把这些从海外收藏的年画作品展示给大家,让更多人了解年画的魅力。”
一把刻刀、一块木板、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刻下了任鹤林对开封木版年画多年坚守。任鹤林说:“人这一辈子只有专心干一件事,才能把这件事干精干好。我这一辈子就活给木版年画,专心干这一件事。”
时至今日,任鹤林仍旧坚持每天绘图、刻板。“每天不刻几刀,心里就不得劲。”
为了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在任鹤林的带领下,记者开始上手感受木版画的拓印过程:润墨、铺纸、按压......墨香萦绕间,木版年画的轮廓逐渐清晰,一张年画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借文创传播焕发新机
在传承开封木版年画技艺的同时,如何使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从而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也成为摆在任鹤林眼前的问题。
近几年来,除了发掘、保护和研究木版年画外,他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将朱仙镇木版年画发扬传承下去。在博物馆中,记者看到,到处摆放着手机壳、靠枕、靠垫、笔记本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创产品,其上木版年画图案尤为吸睛,“原来的木版年画只张贴于大门,窗户,墙面上,但是现在它的应用场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就是基于木版年画手工艺作品的文创,通过结合当下年轻人的需求,把年画元素用现代技术融合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更好的传播出去。”任鹤林说。
与此同时,博物馆还与各方企业进行跨界合作,丰富木版年画的应用场景,实现文创产品外延最大化。任鹤林介绍,整体其实是“木版画+”的概念。譬如“木版画+品牌授权”,就是通过木版年画的制作,结合现代设计,为一些当下流行的时尚品牌进行定制,把商业元素和传统元素有机融合,让用户在体验传统木刻版画的同时,对品牌文化产生亲切感,从而扩大品牌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除企业外,博物馆还积极与多所学校建立联系,将自己的博物馆作为艺术实践基地,搭建出“木版画+教育”的应用场景,“木版年画是传统美学的一个载体,制作过程就是延续与传承,通过推出服务于青少年的教育产品,如包含梨木、刻刀、颜料等在内的材料包,让学生们以刀代笔、以木作画,体验传统手工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作品创新。”任鹤林说。
经过多年不懈探索,任鹤林找到了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的答案:以传统民间艺术融合现代生活,让开封木版年画技艺重新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方能重焕心机,生生不息。
让木版画在市场中“活”起来
采访之余,记者也在雕版工作室内发现了一群忙碌的身影,询问得知,原来是正在专注创作的清华美院学生们:有的蹲在角落拿着吹风机吹干刚刚拓印完成的年画,有的三两成群围着一幅年画交流创作,甚至还有几位学生过于专注,手上沾满墨水而不自知……
这批学生的老师是清华美院绘画系主任文中言,据他介绍,此次是专门带领学生来开封年画博物馆开展实践考察课,“鲁迅先生提倡原创木版年画,做真正的传统工艺,而现在学生缺乏传统版刻艺术的实践,只有来到现场亲自动手体验,才能更好的激发创作灵感,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传统艺术在如今的市场中,应该如何与时俱进。”
这次实践课果然让学生们收获满满。在实践过程中,版画系博士生孙天龙对木版画在市场中的应用深入思考、提出新颖观点,“虽然现代机器印刷比传统印刷更现代化,但人对美的追求是敏感的,单纯机器印刷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美感的追求,这两者不应剥离开,以传统版刻技术雕刻母版,再加以现代科技实现AI换脸来贴合实事,是否可以让传统版画在市场中‘活’起来?就像木版年画中的门神从神荼、郁垒到秦琼、尉迟恭,早在唐朝,版画就在贴合实事。”
传统艺术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不止像孙天龙这样的学生在思考木版画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任鹤林与清华美院也相互借力,携手探索木版画等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道路。
文中言介绍,清华美院早在两年前已经开展不少与木版画相关的美育课程,这些课程只对非美院的学生开放,就是为了培养非专业学生的美学素养。“从学校到社会,只有让普通人美学素养提高了,非遗文化才能走出温室,走向大众。”
不止学校方面,近期开封举办的“清明上河图全国公益文创大赛”为不少非遗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文中言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支持类似比赛的举办,让非遗拥有更多展示和曝光机会。
此外,文中言还留意到,宝马车中一款高端车型,就选用苏绣来装点内饰,将非遗文化与品牌元素有机融合,“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往后企业应由浅入深,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方向。”
最后,文中言指出,能否挖掘新时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点是重中之重。“不能生硬的告诉年轻人要喜欢传统艺术,而是让其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兴趣。举个例子,如今不少学生在考试前会换上文曲星形象的手机壳,或者使用具有国潮元素的表情包,木版画后续就可以在表情包、卡通玩偶等多个方向发展周边文创,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和了解。”
在木版年画的创新上,任鹤林与文中言的观点不谋而合。任鹤林说:“传统艺术不能‘孤高’,让自己束之高阁,以木版画为例,其诞生之初就是商品,具备商品的属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发掘与保护上,要把商品的可流通性体现出来,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消费,让它们重新为大众而服务。”
谈及木版画的未来发展规划,任鹤林表示,将会持续开拓“木版画+”的概念,由非遗传承人提供文化支持,高校提供相关美学概念,企业设计师提供具体应用方向,三方通力合作,让木版画走向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使用它,只有这样,才能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