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竞赛第一天:一场高强度历时10小时的“全”业务拉练

  

  4月17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正式拉开帷幕。图为工作人员为参赛选手分发未检业务笔试试卷。

  

  96位参赛选手需要在10小时内完成未检业务笔试。

  

  笔试现场,参赛选手准备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笔试现场,参赛选手全神贯注、争分夺秒。

  

  笔试现场,参赛选手全神贯注、争分夺秒。

  

  为应对连续10小时的笔试,除参考资料外参赛选手还准备了风油精、眼药水、咖啡等应试装备。

  

  笔试赛程过半,参赛选手边用餐边答题。

  

  未检业务笔试进入下午时段,参赛选手凭借毅力继续坚持。

  

  距离笔试结束还有最后10分钟,参赛选手进入冲刺阶段。

  

  经过10小时“拼搏”,未检业务笔试准时结束,参赛选手按序交卷。

  4月17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竞赛的第一天,96位参赛选手就迎来了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笔试。

  这是一场历时10个小时的业务拉练。从早上8点至下午6点,参赛选手们需要对提供的所有案卷材料进行开卷审查,并在电脑上按照办案规范和试题要求完成答题。

  考场内外都发生了哪些故事?选手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受?记者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早上7点,走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江苏分院的小路上,会听到一阵阵行李箱滚轮摩擦地面发出的窸窣响声,加之赶赴考场的参赛选手们匆忙的脚步声,仿佛正在演奏一曲激昂有力的乐章。

  为什么会带着行李箱参加考试?因为按照竞赛要求,这一场未检业务笔试,选手们需要自备电脑,同时可以自备参考资料。所以,每一个行李箱,都承载着选手们对比赛的重视与期待。

  “本届竞赛更加突出实务特点,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对参赛选手的司法理念、理论功底、业务素养和办案水平等能力进行综合考察。”竞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检业务笔试主要是考察选手们办理未检案件、推进融合履职的实际能力,考试题目也与日常办案紧密相关。

  早上8点,考试正式开始。环顾考场,每一位选手的桌上,都放着大部头的参考书。他们时而翻动着参考书,时而低头在草稿纸上快速记录着,又时而敲击键盘写下考试答案。

  当考试时间过半,考场内的选手们逐渐露出疲态。有人摘下眼镜,不断地揉动双眼;有人拿起桌上的零食充饥,保持体力;有人撸起了袖子,舒缓着心中的压力。

  考场内是安静的,没有丁点儿说话的声音。可它又是急躁的,快速的翻页声混合着哒哒的打字声,营造出一种莫名紧张的氛围感。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5点多。当距离考试结束时间只剩下15分钟时,选手们仍在紧张地作答着。虽然考试时间长达10小时,但他们依然拼尽每一分每一秒,只为取得更好的结果。

  此时,放眼望去,每位选手桌上的参考书都是凌乱地摆放着,早已没有刚开考时的整齐。仿佛这不仅是一个大赛的考场,更像是检验他们职业素养的战场,他们必须奋战到底。

  “我感觉今天的考题非常有示范引领作用”“今天的题量很大,但很多内容都是办案一线会遇到的情况”“考题和检察实践结合得非常紧,今天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考试结束,多位走出考场的选手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参赛感受。

  已是下午6点多,披着夕阳,选手们走在去往食堂的路上。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们还要为下一场竞赛做准备。下一场竞赛又将有哪些精彩瞬间?我们共同期待。

  (视频:田昊 张颖轲 图片:钟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