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关涉育人“含金量”
作者:董捷(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支撑点,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也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而论文,是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
论文抽检结果折射高校育人成效
开展本科论文抽检,在考察学术伦理规范和基本学术素养的基础上,还要重点考察人才的创新性和科研能力,从而督促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把好毕业出口质量关。同时,对于为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观念、端正学术科研态度、遵守学术伦理规范、净化学术环境风气也具有重大意义。杜绝学术失信行为,既是对毕业论文的底线要求,亦是学生道德品质的直接体现,更是反映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窗口之一。学生在日常进行学术和科研训练时,特别是在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理应遵循学术内在价值要求,恪守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
结合现实来看,狠抓毕业论文质量很有必要。毕业论文是学生本科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其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学生无论是毕业后投身就业岗位还是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清晰的逻辑表达、规范的学术训练均不可或缺。随着国家一流本科和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等改革措施出台,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以质量为导向的要求更加鲜明,毕业论文抽检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进行论文抽检,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既是监督检验,也是鞭策激励。对于教师队伍来说,既是鼓励其潜心教学、强化指导责任的必要举措,也是“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践行要求。对于高校来说,不仅是推动形成优良学风、净化学术生态的重要契机,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育人质量。当然,社会对学术不端行为也要时刻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共同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繁荣学术研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学术不端的土壤。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环,也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但事实上,论文抽检只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诚信品德及学术伦理规范,更应注重全时、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广大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统领,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严把招考入口关、培养管理过程关、毕业出口关,凝聚育人合力,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全面推进新时代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强化思想建设引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应突出人才培养导向,结合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德为先、铸魂育人。打造思政教育“金课”体系,用新用活用好各类红色资源,大力推动沉浸式课堂建设,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增加实践学分比重,组织开展田野调查和实践课题研究,激励青年学生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互融合,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压实教师育人责任。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因此,要加强导师培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建立导师学术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抽检机制,进一步破除“五唯”痼疾,以教师评价改革作为切入口,注重凭教书育人实绩、能力和贡献评价教师,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同步进行,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强化抽检结果运用。论文抽检结果要与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专业认证等挂钩,倒逼学校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通过抽检监督结果促教、促学、促改、促管,督促高校聚焦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围绕课程改革、科研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探索“互联网+”“智能+”教学,开设更多研究性、创新性课程,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探索与成果引入人才培养环节,积极为学生科研创新搭建平台,支持拔尖创新人才早进课题组与实验室。
加强学术伦理规范。高校要创建高质量校园文化,形成学术道德育人长效机制。开展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举办学术训练专题讲座,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具备条件的院校应开设伦理通识选修课等。实行导师组合制,鼓励师生组成学术共同体,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竞赛展演等过程中,不断培养具有强烈学术道德自律、恪守学术伦理规范的学术新生力量。
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各高校应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将主流意识形态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融合,依托网络思政中心等平台,提升正面舆论引领效能,凝聚起青年学生的思想共识。坚持立德与立智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1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