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人生丨军旅作家董夏青青:讲好新时代卫国戍边官兵的奋斗强军故事

  董夏青青,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创作室创作员、《陆军文艺》编辑部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携笔从戎,前往新疆边防部队工作。在新疆期间,她先后深入60多个边防连队进行采访,创作出多部优秀的军旅题材作品,并且在《人民文学》《当代》《解放军文艺》《小说选刊》等杂志上发表。其中,《在阿吾斯奇》《科恰里特山下》等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紫金之星”奖、百花文学奖、解放军长征文艺奖等多项文学大奖。

  

  董夏青青(图片来源网络)

  春日的午后,记者在陆军政治工作部的一间办公室里,见到了军旅作家董夏青青。气质温婉、体形清瘦的她,是一位“80后”,在北京出生,在长沙长大。大学毕业后,她携笔从戎奔赴遥远的新疆边防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年。采访中,谈起当年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董夏青青坦诚地说,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边关的环境吸引了自己。当时她觉得,到冰天雪地的边防去工作,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历练。

  董夏青青: 那个时候,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边防官兵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戴着防寒面罩进行训练,那些画面让我感觉非常震撼。我觉得,边防是完全超出了我认知的地方。我当时就想,等我大学毕业后,是否可以去这样一个地方工作,去体验生活,去锻炼历练。

  为了心中梦想

  选择扎根边防创作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同为军人的父亲当时却并不赞同女儿的选择。他心疼女儿,担心边疆的气候条件和工作生活过于艰苦,他怕董夏青青吃不下那份苦,希望女儿能从事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那个时候,为了成就心中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作家梦,董夏青青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

  董夏青青:当时我爸妈送我去新疆的时候,连擀面杖都给我打包运过去了。因为他们觉得,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可能都适应不了新疆的生活。可是,到新疆以后,我并没有那么强烈的高原反应。

  在新疆,我刚开始要从事文学创作时,我总想着应该写什么样的人,应该写出怎么样的英雄故事。那时候,我觉得,怎么也得是枪林弹雨的环境和顶天立地的军人形象。但是当我真正接触到边防官兵以后,我却发现和想象的不一样。我第一次下部队,是去了位于西北边陲温泉县的卡昝河边防连。和官兵们接触后,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是重复的、枯燥的、艰辛的。说出来,甚至不会让人觉得有多么崇高、多么伟大,但这段采访经历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改变了很多。

  第一次深入高原部队采访,让董夏青青对边疆的辽阔与艰苦有了直观的认识。此后,她开始思考自己创作的定位,并去往更多的边防连队进行蹲点采访,和戍边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执勤。时间久了,董夏青青发现,她和官兵之间的关系,逐渐从采访、被采访的关系,变成了相互陪伴、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工作之余,她和战士们喝喝茶、聊聊天,年轻的心越走越近。

  董夏青青:战士们结束训练之后,我就走到他们中间,说“喝杯茶,聊会儿”,然后就和他们聊天。这时候,作为一名女孩子,我的优势就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很愿意和我聊一些心里话。我记得有一名战士曾经和我开玩笑说,“像我们聊天能聊到凌晨2点多,如果是和一个大老爷们儿在这儿聊,而且聊这么多心里话,人们肯定会觉得自己‘有病’。”

  他们说,我就像他们的姐姐、妹妹一样,大家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当时我们聊天的内容,基本上是他们最近的闹心事,或者是感觉很快乐的事。我和战士们在一起能开心地聊很久。我记得刚到创作室工作的时候,老师们对我说,“我们年纪大了,现在搞创作有些吃力了,但是你还年轻,这个接力棒就交到你的手上了,你要跑好下一棒,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当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作为一名军旅作家的责任和使命,我要聚焦新时代的卫国戍边官兵,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记录边防故事

  展现军人以身许国的豪情

  2021年,董夏青青创作的《在阿吾斯奇》获评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22年,该作品又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在鲁迅文学奖的颁奖现场,董夏青青手捧奖杯,倾情分享了创作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深深感动了现场每一个人。时隔半年,回忆起颁奖现场的细节和自己的心路历程,董夏青青动情地说,走上领奖台的不仅仅是她,背后还有太多以青春和热血守卫祖国的戍边官兵。

  董夏青青: 上台之前,我一直很紧张,但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代表那些牺牲的官兵们,包括现在仍然坚守在边防一线的战友们,一起上台领奖,一定要表现好。我表现好了,大家就会知道,其实戍边官兵可以选择其他职业,也可以选择其他生活方式,我们之所以选择戍边,是因为我们认为值得!

  祖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是一代代戍边官兵的血脉所在、信念所在。《在阿吾斯奇》虽然是一篇小说,却取材于真人真事,融合了董夏青青采访过的数十位戍边官兵的事迹。这部小说的一开始,就写到了“牺牲”。同样,在董夏青青的作品《科恰里特山下》《冻土观测段》里,也都有着感人肺腑的“牺牲”故事。在采访中,董夏青青眼含热泪给记者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

  董夏青青:我在边防亲眼见过军人的牺牲,因为高原的地形和天气都是瞬息万变的。我在一次采访时,曾经认识一位排长,他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可是就在我离开后不久,他在执行一次侦察任务中不慎坠崖,壮烈牺牲。

  在另一个连队采访时,我听过一个很感人的故事。那个连队的指导员和我说,他的爱人来部队后,和另外一位军嫂一起,提了两桶水到烈士陵园擦墓碑。擦完墓碑后,她们买了一束鲜花带回连队,分别送给她的丈夫。指导员的妻子说,“这是我送给你的花,之所以要送给你花,是因为我不希望第一次送给你花,就放到你的墓碑前。”

  在和平年代,军人同样要付出很多。我觉得,这种付出有情感上的,也有身体上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无价的,但是我们当代中国军人,就是这样心甘情愿地在每天付出。我想,我一定要把这些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

  在董夏青青的小说《冻土观测段》里,主人公许元屹和他的战友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怀揣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以身许国的信念,坚守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地方执行任务。许元屹牺牲后,他的母亲失去爱子痛彻心扉,却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只是用朴实的话语反复询问,自己的儿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表现得勇不勇敢,儿子到底是不是英雄。董夏青青说,在主人公许元屹的身上,就有着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的影子。

  董夏青青: 陈祥榕的母亲来到部队以后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就想问一下,我的儿子当时表现得勇敢不勇敢?他是不是英雄?”当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陈祥榕的母亲也是英雄,不然的话,她怎么会把孩子培养成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战士。我感觉,我只有和官兵深入地聊过以后,才能把很多故事、很多细节,更好地呈现在小说里。

  在新疆采访、创作的十年间,董夏青青接触到了很多质朴热诚的边防官兵,这些边防官兵给了她太多的感动与触动。同时,她惊讶于新疆地区辽阔天地间刮过的大风,竟能给人的身体与心灵带来如此痛快、透彻的涤荡。作为军旅作家,她希望能以更大的能量去挖掘更多感人的故事,让那些在万山之巅、荒芜之地站立的新时代英雄们,真正鲜活起来,从字里行间进入到每位读者的心田。

  董夏青青: 很多人也问我,为什么不写城市里的故事,我说:“那些已经有很多人在写了,但是写边防军人不一样,作家们很难到边防去采风,所以我能完成这样的工作,感觉很骄傲,也很珍惜军人的身份。”

  遇到困难挫折

  学习官兵以苦为乐的精神

  采访军旅作家董夏青青那天,北京的风很大,空气中有很多沙尘。在这样的天气里,听着董夏青青生动的讲述,让记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看到寒风肆虐、大雪纷飞的高原上,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边防军人围坐在一起,风餐露宿、以苦为乐的情形。讲起和戍边官兵相处的点滴细节,董夏青青眼神明亮。她说,边疆地区虽然条件艰苦,但战友们坚韧、乐观的精神时刻感染、激励着她,给她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董夏青青: 他们在那个地方,那么艰苦,那么困难,有一万个理由可以哭出来,但他们没有哭,反而能够让自己笑出来,我觉得,他们的这种乐观精神特别能打动我。所以我和他们在一起,感觉特别高兴。他们的这种精神,让我觉得特别了不起。

  在新疆工作的十年,被董夏青青称为奠定写作基石的十年,确立个人写作风格的十年,是自己在精神层面快速成长的十年。采访中,回想起那段时光,董夏青青感慨地说,那十年里,自己学会了珍惜和满足,寻找到了使命感和快乐,但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刚到新疆时的她,身材标准,但没过多久就瘦了10公斤。尤其是西北边陲,到处是戈壁荒山,去往基层部队的路程很漫长,经常一上车就要在路上颠簸一天。沿途没有厕所,作为女孩子很不方便,就只好不喝水,因此还患上了膀胱炎,吃了好久的药,症状才有所好转。

  董夏青青: 喝中药的时候,感觉确实很苦,父母也很心疼。但是我觉得,人这一生,有所得,就肯定会有所失。我觉得,只要我还能跑,就要继续跑,这样才值得。

  

  2018年,董夏青青参加全军小说笔会并发言(资料图片,源自中国军网)

  翻开董夏青青的小说,不难发现,她的不少作品都使用第一人称,会出现一个女记者到部队采访的形象。董夏青青说,作品中的那个“我”就是她自己,她很希望用这样的文字告诉读者,“我”其实就在小说现场,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形象都是“我”接触过的,是“我”了解过的,从而通过这份“真实感”获得读者的信任。同时,她也想通过自己的出场,来和作品中的人物之间有一些很深层次的交流。她做到了,倾注真情写出来的作品直抵人心,感动了无数读者,但随之而来的,她全身心的投入也会让自己深深地陷在故事情节和人物情绪里无法自拔。

  董夏青青: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用第一人称写小说会感觉很舒展,用第三人称写会有些生硬?我想,这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要过于感性。有的时候,我用第三人称写作,就能跳出故事情节,心情能够轻松平静一些。

  记者:用第一人称会把自己带进去吗?

  董夏青青: 没错,如果用第一人称,我就会觉得自己难以承受这些沉重的感情和人生故事,我是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我这个人比较感性,创作的时候,经常一边写、一边哭。而哭分为很多种,一种是因为官兵的故事本身就很沉重,很感动我。我写小说《冻土观测段》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要哭,但我没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一种哭,是因为本领焦虑,我担心我写不好他们的故事,我应该拿出更好的文字,才能配得上他们金子般的心灵。

  岗位调整不改初心

  让英雄在纸页上鲜活起来

  2018年,伴随着改革强军战略全面推向深入,现役干部转改文职人员工作正式开启。董夏青青在深思熟虑之后,郑重递交了转改文职人员的申请书。随后,她被调回北京工作,担任《陆军文艺》编辑部主编。虽然人回到了北京,但董夏青青的心始终牵挂着边防的战友们,她开始通过约稿的方式,继续品读他们的文字,感受他们的力量。

  董夏青青:前段时间,我们《陆军文艺》杂志发了陆军第947医院军医路俊霞写的一篇散文《边关虽冷血尤热》,我们的编辑读后都非常感动。路医生说,她去边防哨所巡诊的时候,有一个战士给她端来果盘,她就笑着问战士:“你怎么还要把水果给我切了之后再端过来?”那个战士有点儿不好意思,他说:“不是的,我们是把水果烂的部分切掉了,只保留了最好的部分给您吃。”因为边防一线补给物资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在路上和保存的时候,还会有磕碰、挤压,战士们就想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接待客人。路医生听后很感动,她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要戴上白手套呢?”结果那个战士就更不好意思了,他说:“因为我的手上有冻疮,不好看。你要吃东西,还要喝水,我怕你看到之后会觉得不舒服。”后来,路医生让他把手套摘掉,帮他抹上了药。

  我也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有的战友甚至会把袖子撸起来,给我看他们胳膊上的伤疤,他们感觉很骄傲。所以我当时就在想,很多人说“80后”“90后”不能吃苦,我觉得不是这样,他们不仅能吃苦,而且他们知道吃苦的意义何在,那就是守护身后的万家灯火。

  

  董夏青青在黑龙江兴凯湖(图片源自网络)

  到《陆军文艺》编辑部工作后,让董夏青青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矢志戍边又热爱文学的官兵,他们从祖国的大江南北发来散文和诗歌,语句质朴无华却直击人心。其中让董夏青青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她在某巡逻艇大队采访时认识的班长。从这位班长身上,董夏青青更加真切地感知了家与国在戍边军人心中的意义。

  董夏青青:这位班长和我讲,他当年其实考上了高中,但是他把录取通知书撕了。因为他的父母是农民,他觉得家里承担不起学费。而他父亲却觉得他没能考上高中非常失望,揍了他一顿。但他咬着牙,坚持没把考上的事说出来,自己选择了参军。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他现在已经当了16年兵。他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有能力照顾好父母,也让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有了不错的生活。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参军入伍带给他的收获。他回忆说,有一年休假回家时,他发现一向节俭的妈妈在给邻居分发香烟,还和大家说,“我儿子出息了。”

  我觉得,这个班长的故事很有代表性。我在新疆边防工作时,听到很多官兵讲过,自己之所以当兵都是“为了我所爱的家人”,才来这里保家卫国。有国才有家,就是这份爱支撑着许多官兵在艰苦的边防保家卫国。

  作为一名军旅作家,董夏青青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无限贴近官兵的心灵,通过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怀、他们的经历,去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军人形象。面对新征程新使命,董夏青青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更多、更深入地走进高原与海防,以最饱满的热情创作出更好的文学作品,让那些默默无闻却有着灿烂伟大生命轨迹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那些平凡的英雄们在纸页上鲜活起来,用文学的力量去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董夏青青: 我希望帮官兵们留下青春的记忆、军旅的记忆。我所从事的文艺工作,虽然不能直接体现为战斗力,但是能够在提升官兵士气、振奋官兵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军旅作家,我们应该记录下那些强军征程中的感人故事,记录下中国军人奋斗的身影,以此去感召更多的人投身强军事业。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山森淼 王诗卉蓉 播音:朱江 徐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