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志愿填报是神器还是大坑?!志愿填报如何避雷?权威解答!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多省分数线出炉,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试——志愿填报。教育部要求相关互联网平台统一权威标识,以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获取正规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

  这个关键时期,各电商平台、直播平台也开始出现所谓的志愿规划师、AI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卡卖家等。某款志愿卡销售人员称,只要输入分数,就可自动生成志愿表,自动推荐能上的大学和专业,直接给出录取概率。一键生成的填报方案是否可信?

  商家标榜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

  智能推荐报考院校

  目前市面上高考志愿规划服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托所谓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志愿填报软件,售价一般在数百元;另一种是线下一对一咨询,价格在一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比去年增加115万。近年来,各类填报高考志愿的服务项目开始出现,一些公司标榜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按照指定分数查找院校、名次,模拟高考志愿填报,智能推荐报考院校。

  对于AI填写志愿,考生群体观点不一,有人对填写结果持怀疑态度,也有人表示在模拟填报志愿环节会参考此类工具计算结果。

  在某志愿填报网站,我们以山西应届考生身份输入预估考试成绩之后,系统自动给出了全省估算排名,以及部分学校的录取概率,但如果想查看更多,就需要购买价格为398元的志愿填报卡。

  该志愿填报平台销售人员:志愿填报卡(可以)查一些大学专业的信息,都是非常全的,包括一些报考数据。如果你对专业现在不确定,也可以去做测评,会给你推荐一些相关的专业方向。在高考出分这个阶段,你也可以输入选课成绩,做模拟填报,会给你推出“稳保”的学校。

  不过所谓的概率其实是依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给出,分为“冲、稳、保”三类,而不同AI志愿填报软件给出的概率也有差异,这让一些考生更为迷惑。

  教育专家:AI不是填报志愿的神器

  只能作为参考的工具

  除了AI志愿填报软件外,还有商家打出了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的旗号,其官网显示,负责答疑的老师头衔繁多,分为金牌和资深等多个档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高考志愿填报的市场由需求产生,但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是否准确却要打上问号。考生和家长选择AI志愿填报需保持理性,比如软件根据大数据推测出某专业的录取分线很低,就可能会出现很多考生报考这个专业,反而会把分数抬高。此类软件的计算结果只可参考,不可迷信。

  储朝晖建议:“其实AI就是一个信息工具,可能有一部分学生需要,但它不是必要的。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综合来看,永远不要把AI当成决定自己报考志愿的神器,而只能把它当成一个参考的工具。”

  高考成绩公布后,这些陷阱小心:

  虚假宣传拥有所谓“内部信息”,能够“精准定位院校”等等

  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给考生和家长进行辅导

  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但实际上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

  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如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等

  志愿填报有哪些咨询渠道?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这些年,各个高校包括社会公益组织也包括社会公益人士,在帮助学生填报志愿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供给渠道:第一类是各个高校的招生办公室;第二类各个地方媒体、电视台举办的招生咨询会;第三类就是社会志愿服务的人士;还有就是志愿填报的机构,但是存在着良莠不齐。

  如何看待报考志愿里的热门和冷门?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社会的工作有冷门的工作和热门的工作,但是大学里的专业没有冷门热门之分的。可能当前属于热门的一个专业,4年以后热度就下降了。如果完全根据大学里专业的热度走的话,将始终处在一个摇摆的状态。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所经历的职业的变化是有周期的,我们应该以一种稳定的、不变的对专业的期许来应对外界的变化。

  高考成绩公布,希望考生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不被辜负,也希望大家在填报志愿时,能够避开陷阱,作出平和理性的选择。另外,高考只不过是对学业生涯的一个阶段性判定,人生是否优秀和幸福,是靠自己的持续努力决定的,而不是一场考试所能决定的。希望所有考生都能享受这个美好的假期,然后继续前行。

  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闪电新闻

  本文编辑:闫艺菡

  审校:侯峰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