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暑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我整理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总有一些家长问我,一年级的孩子如何培养学习数学,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在前几年还真没法回答,因为我就没接触过几个一年级的孩子,最近一年,我把一年级的暑假课程设置了一下,算是有点儿经验谈这个问题了。

  一年级的孩子学习数学,或者说通过做题的方式学习数学,我总觉得有点儿早,所以,我并不去接触/指导一年级的孩子,而是建议家长自己去带。但是,对于马上进入二年级的孩子,我觉得是可以适度的引导的,而且,在这个阶段,也有助于我们去发现资质不错的孩子,并给予特别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自己设置了一升二暑假的10次课程,在下文中,我会详细的介绍一下这10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设置逻辑。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一年级的暑假课程,还是要采取趣味引导的方式,一上来就是计算,就是应用题,孩子都吓跑了,

  数形结合

  是一个好思路,引导孩子主动动手解决问题是一个好办法。

  在这样的思路框架下,我设置的一年级暑假课程,以数独开篇,以渡河问题结尾,重点从图形的角度让孩子更加数学数字,整个10次课,

  熟悉数字4节,数字计算3节,图形认识2节,应用题1节

  。

  熟悉数字部分,用了

  数独游戏

  的方式,实际上,数独有好多好多种玩法,一般常见的是六宫数独或者九宫数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先从四宫/六宫数独开始,引入数独的概念,让他们知道数独填写的规则。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只要是×宫格并以一定形式填写数字,都可以算作是数独,因此,延伸出很多变形数独问题。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比如说上图就显示的是一个变形数独问题,在空格中填入数字1~4,使得每个数字在每行、每列中只出现一次,并且所填写的数字要满足大于号、小于号的条件。

  这种题看起来最初没有任何一个数字填写在恰当的位置,但通过大小关系,

  特别是连续大小关系

  ,是可以比较迅速的填出最大的4和最小的1的。

  迷宫连线则是又一种数独游戏,依然是将适当的数字填写在×宫格里。连线游戏的规则是:

  (1)每一行最右面的数字代表路线在该行经过的方格数,每一列最上面的数字代表路线在该列经过的方格数;

  (2)用水平或者竖直的线,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把必须经过的格子连接起来;

  (3)除起点和终点外,所有方格最多只能经过(一进一出)一次。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请你按照提示找出正确的路线,从起点走到终点。

  这种题很多孩子一开始会一筹莫展,但是当你把规则细节讲通之后,这类题他们会做的非常快,所谓解题技巧,无非是找最大数或者最小数,通过最值确定×宫格的整体框架,再往下填就简单多了。

  基于迷宫游戏这类形式,实际上还开发出了很多别有生趣的类型题,比如说方格趣题。请根据数字提示完成下列逻辑拼图。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类题同样是从最大值和最小值出发,迅速将方格中的基本情形做出一个框架,然后再根据这些填写信息依次填写出方格中的数字信息就可以了。

  火柴棍问题则是另一类大家耳熟能详的题目了,有一些火柴棍问题会出的非常烧脑,我就在网上看过几个博主一直发各种火柴棍问题,其中大部分我都做不出来。

  当然,在一年级练习火柴棍问题,目的不是考倒孩子,而是通过火柴棍的摆放,去熟悉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培养孩子计算的兴趣,所以,我整理的第一节火柴棍问题里面是不涉及乘除法的,只是加减法,而且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还有一类火柴棍问题是关于图形的,通过移动/移走火柴棍,使图形变成另外一种图形,这个就考察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了,我觉得这种能力就是要在小学低年级去培养。

  移动1根火柴棍,使算式成立。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数字计算可不仅仅通过火柴棍问题,数字找规律就是一类很有趣的题目。

  1,2,4,7,11,____,22,29,____,46。

  像这种题,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就可以做了,这实际上是提前数学等差数列/复杂的等差数列,让孩子主动去发现数列中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规律。

  找规律填数字问题我没有统计过,我印象中在整个小学阶段我大概要讲3~4次课,都是集中在一、二、三年级,因为我觉得,这种题很考察孩子的归纳推理能力,同时也很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

  因为找规律填数字问题,不仅仅考察加减法,还有乘除法,甚至还有平方,分组,隔项等等,有些题用变态来形容都不为过。

  在低年级训练孩子做做找规律填数字,特别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下这种题,还是很有趣味的。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一年级的孩子应该能看懂钟表了,无论是课本知识,还是生活常识,一年级的孩子都要培养学会使用钟表,因此,我在暑假课程里添加了一节认识时间,就是让小朋友认识钟表,认识时间,也会做简单的时间计算。

  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我考虑的是,一方面要和校内同步,在这个知识点上不能失分,另一方面,通过时钟、时间问题,做一些计算,特别是了解、掌握60进制的加减法运算。

  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光要熟悉数字,练习计算,还要认识图形,认识图形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长方形,当然,做一笔画问题也是不错的熟悉图形的方法。

  严格意义上说,我并不是很喜欢讲一笔画问题,因为我其实无法将一笔画的原理很通透地讲解给一年级的孩子,只能通过“穿针引线”的比喻去解释,虽然孩子们也能够听懂为什么,但这毕竟不是严谨的数学证明,当然,如果要用严谨的数学证明,我估计高中生甚至很多大学生也看不懂图论方面的内容,所以,也不需要过分纠结这个问题。

  当然,给一年级的孩子讲一笔画是有意义的,除了观察图形外,也会培养一下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部分一笔画问题不是简单的数奇点或者偶点的个数,而是要重新组织素材去构建新的解题思路,这个过程很重要。

  像这道题:A是邮局,投送信件的道路如下图所示,图上的数表示各街道的长(单位:千米)。从邮局出发,走遍所有街道再回到邮局,至少要走多少千米?

  就不是简单的去数奇点或者偶点,而是要根据题意思考什么叫最短距离,而这个最短距离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认识立方体则是另一篇学习空间物体,锻炼几何思维的课程。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以骰子为例,通过观察骰子各个面上的数字,思考对面、侧面上的数字,体会立体图形的拼接和展开。

  此外,立体图形的认识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逻辑问题,比如说如果有相对面数字和,相贴面数字和等规则,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思考解决问题。

  动手解题是学习数学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我发现很多数学不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表现,就是“束手无措”,把两只手放下,也不动笔,也不画图,这样下来根本不可能解决难题,而且,时间长了养成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对于需要深度思考的题目就会渐渐的无能为力。

  在一年级,应该鼓励孩子积极的动手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主动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我专门设计了一堂动手课,也就是渡河问题,孩子可以用橡皮或者其他小物品作为题目中的对象,通过动手摆弄它们,研究它们在河岸两边的不同情形,推测出正确的渡河方法。

  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狗、一只猫和一筐小鱼过桥,猎人的小竹筐里只能带一种动物过河,可是猎人不在时,狗欺负猫,猫吃小鱼,请问猎人至少几次才能把它们安全带过河呢?(来回各算一次)

  现实中,可以让孩子用不同的物品代替狗、猫、鱼,然后通过不断的调整,最终发现解题的突破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孩子主动思考,主动求解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暑假学习的一个课程体系,其实,这个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家长完全可以自己根据孩子的情况设计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计划,并不一定要照搬照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