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独立厅革命简史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独立厅

  福州仓山区梅坞路57号聚龙尚书苑小区门口,在高大林木的环抱中,有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独立厅。

  它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外墙由青砖砌就,北、东、南三立面粉饰白灰,浅黄色花岗岩勒脚。西立面装饰7条等距通天壁柱,大门不居中,设在左边第三、第四壁柱之间。大门框由花岗岩制成,设双开木板门,门框上方悬挂“独立厅”匾额。

  室内为中式合院式布局,共两进,通道居中,左右房间中轴对称。后墙不开窗,墙上布景与天井中设置的水池、假山、绿植等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楼上外廊用木框玻璃窗封闭,内部空间宽敞明亮。西式木桁架结构,四面坡组合式屋顶,覆小青瓦屋面。整座建筑仅在檐下点缀红砖带,显得方正简洁、质朴无华。

  独立厅建于20世纪初,是福州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运动的根据地和指挥中心。1902年春,为了把分散的反清革命组织统一起来,福建地区4个会党经商榷,公推福州人邹燕庭、林斯琛为正副龙头,创办共和山堂,地址设在仓前山下渡十锦祠。为防范清政府镇压,共和山堂以“藤山文明社”的名义对外开展活动,重视吸纳学生和工商界人士。在林觉民、刘作霖等人介绍下,福州高等学堂、英华书院、师范学校等校进步学生数十人入堂。工商界人士更为踊跃,有120余人加入队伍。因共和山堂在民众中揭露清政府祸国殃民的种种罪状,抨击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引起清地方政府的恐慌,准备抓捕文明社人员。

  为保存革命力量,共和山堂只能转变行动方式。1905年,共和山堂联络仓前山士绅陈能光、郑季明,在梅坞(现址)一同创办桥南公益社,由郑季明任社长。社内分设体育会、去毒社、救火会、阅报社等部门,借发展体育、查禁鸦片、严惩毒贩、传布新闻、义务救火等地方公益事业掩护革命活动,同时伸张民气,反衬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其影响下,福州各地相继出现类似的公益社,并联合成立“社会办事处”,设址桥南公益社内,归桥南公益社统一领导。

  共和山堂又在仓前山古榕书院创立核心领导机构——汉族独立会,规定入会者需先参加共和山堂锻炼,通过考验方能入会。1906年8月,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在桥南公益社成立,郑祖荫为会长,林斯琛任总干事,将汉族独立会会员并入,形成革命中坚力量,并设“丙午俱乐部”机构做掩饰。1911年初,福建支会创办《建言报》,以小说的体裁、隐讳的笔法,通过报道省内外时事新闻、志士事迹、评论文章,侧面传播民主革命纲领和目标。同年4月,应孙中山召唤,福建支会革命党人在桥南公益社秘密策划、宣誓后,同赴广州起义(即名垂青史的黄花岗起义),此役有23名闽籍革命志士英勇牺牲。

  为响应武昌首义,福建支会一方面通过《建言报》鼓吹革命形势,另一方面详细研究、制定福州武装起义计划,并在起义前夕成功策反清新军统制孙道仁、协统许崇智加入同盟会。清将军朴寿也在紧张训练“杀汉队”,企图负隅顽抗。为先发制人,福建支会决定提前举义。1911年11月8日,福建支会革命党人于桥南公益社誓师后,率领体育会会员、南台商团团员、学界、民团等300多人,集结于今花巷基督教堂所处位置的房屋(原为晚清琉球册封使赵新王府)。次日拂晓,协助起义军进攻驻扎于山上的清军,经一天激烈战斗,福州光复,成为全国最先光复的城市之一。

  受福建省政务院之邀,1912年4月20日晨,孙中山与宋庆龄莅临福州,首站安排在桥南公益社与福建支会成员畅谈。孙中山十分关心闽籍黄花岗烈士家属,详询境况并寄语向他们表示真挚慰问,还为桥南公益社题写“独立厅”,并与福建同仁们合影留念。福建支会将“独立厅”制成匾额悬挂于大堂正中,从此便以独立厅命名。

  当年,参与桥南公益社的革命党人多为穷苦百姓,筹措经费不易,故独立厅建设极为简陋。彼时烟台山遍布西式风格建筑,在这一风尚影响下,独立厅外观形制、建筑材质、建筑技术等学习、采用西方建造语言和手法。内部空间则为中式传统布局,营造国人熟悉的环境氛围。

  1983年,独立厅以“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旧址”名义,被列为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1年按原样修复完成,作为辛亥革命史料展展馆和仓山区文化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