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已将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各类规划
近年来气候变化形势明显加剧,这给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如何协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
4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就如何协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时表示,环境部已联合其他部门就协同治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将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纳入各类规划、战略和计划,相继出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等纲领性文件,指导国家中长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王志斌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全球突出的两大环境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
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两者的协同应对,建立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将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纳入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和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加强引导。
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近年来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湿地与河湖保护修复、水土保持、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持续加强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监测、研究和评估,为协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另外,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国际合作,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通过“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加大全球环境基金捐资力度,持续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
王志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协同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协同增效研究与评估,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凝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