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书中日月长
靳仔囡
书中日月长。读书可以养才气、去迂气,养朝气、去暮气,养雅气、去俗气,养静气、去燥气。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内心便可充实起来。
近日,全国妇联、中宣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书香飘万家”全国家庭亲子阅读行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激励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新时代,我们要引导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培树阅读习惯,把读书当成做学问,多研究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书。
常问为什么读书。清楚为什么读书,读书方能有意义。读书活动并非人们物质生活里的奢侈品,而是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里的需求和期待。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阐述过读书治学的三重境界,他认为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书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的高远志向和执着追求,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先明确初心,而后才能提升阅读兴趣,培树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行为,不断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新需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常思怎样读书。懂得怎样读书,掌握良好读书方法,才能让读书更高效。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总结过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对今人培养读书兴趣不无裨益。譬如,列宁在读书时总结出“快速读书法”,即以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来提高读书速度和效率,让读书既快又好;毛泽东在读书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他读过的书中,随处可见他作的批注和各种标记;张闻天曾写过一首小诗:“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现实中,不少人写材料“无米下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阅历少,另一方面就在于平时不研究怎样读书。“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青少年正处于学习黄金期,当像吃饭一样读书。
常悟读什么书。明白读什么书,知晓哪些书应反复读、哪些书可读、哪些书又不必去读,至关重要。生有涯而学无涯,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但书籍海洋是浩瀚无边的。要用有限人生去读无限书籍,须先在自己书单上下足精选之功。不仅列出“必读”和“反复读”书目,同时,还要“反向”列出“不必读”书目。所谓“不必读”书目,就是大可不必花费时间去看、耗费资金去买的书,省下这些精力和财力,集中学习“反复读”的篇目。通常,从读什么书上,便可窥见一个人的自学能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