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 河南搞了个大新闻!

  

  文/檀扒爷

  澎湃新闻消息,4月17日,南阳淅川县荆紫关镇召开“镇级市”创建誓师大会,要通过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让这个小镇子“进化”成一个城市。

    而荆紫关镇只是南阳11个试点镇子之一。

  这是什么操作?河南有1000多个镇子,难道它打算都给变成市?

  不难看出,河南正在下一盘大棋。

    “镇级市”是啥东西?

  县级市大家都知道,地级市下辖或者代管的地方,城建上可能和地级市区别不是太大了,有些强势的县级市比如昆山,经济规模已经可以比肩弱省了......

  那“镇级市”是啥?

  中国的话,台湾是有这说法的,但大陆没有,能够想到比较接近的大概就是温州的龙港,还有广东的东莞。

  龙港一开始是温州下边的镇子,常住人口40多万,支柱是传统制造业,比如礼品、印刷等,有着“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等头衔,水平很高。

  09年时温州很超前地搞起了强镇扩权,龙港就是其中之一,而到了19年,龙港也成了其中唯一一个成功撤镇设市的试点。

    到了去年,龙港的GDP已经达到了370.14亿,在温州12个区县中排名第九,增速更是全市第二,全省第四。

  毫无疑问龙港的转型很成功,但好像并不是开头新闻中的“镇级市”——严格来说它现在是县级市。

  那东莞呢?东莞的特点是没有区县的划分,直接就由街道和镇子构成,感觉是非常纯正的“镇级市”。

  东莞的镇子都非同凡响,根据上海华略智库去年8月的统计,广东下辖的16个地市的83个镇子,在A股上一共有134家上市公司,规模甚至可以超过一些中部强省的总量,离谱。

  东莞的长安镇、虎门镇,都是制造业重镇,前者GDP近千亿,去年进出口总额近3000亿,有超过13万家的市场主体,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后者一样惊人,地处珠三角腹地,交通便利,坐拥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

  可以说镇子就是东莞的灵魂,但仔细想想这似乎也不是开头提的“镇级市”,只是一个由镇子打造起来的地级市。

  那南阳的“镇级市”到底是啥意思?根据南阳出台的《关于培育“镇级小城市”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来看,具体是想权力下放,以产兴城,产城结合等。

    感觉很难说清楚,和龙港蛮像的,但似乎又不一样,但是没理解错的话,其实就是打造全国次发达地区非常缺乏的镇域经济。

    为什么是南阳?为什么是荆紫关?

  其实搜索一下会发现,打造“镇级市”这种想法也不算很新,至少不是河南第一个想出来的,早在2015年时,福建龙岩就印发《龙岩市新型城镇化“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创新土地、融资、建设、投资机制,强化土地保障等6项政策支持,着力培育一批镇级‘小城市’,构建闽西城镇新体系”。

  看起来差不多,本质上就是想要搞出足够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刺激和推动的镇域经济。

  粤江浙的例子摆在面前,条件允许,不学白不学。

  那么问题来了,河南这边为什么要选南阳,会什么要选荆紫关镇?

    从图上看一下,南阳实际上就是河南整体发展比较好的地区,GDP前三,上市公司数量7个排第四,人口也多,900多万能排第二,产业和人口都具备,比较容易出现成果,而且部分公司的注册地也的确都是在镇子上。

  当然人口多这个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均数值比较惨,这个的确是拉胯的。但不管怎么样,足量的人口(即便只是城镇人口南阳都有近500万)也给了这些镇子发展的动力,人多也许会拖累平均,但人跑完了那就连总量都没了。

  是河南选的也好,是南阳自己的操作也罢,这个城市看起来是个不错的“试验场”。

  至于荆紫关镇,这个小镇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一直有个很漂亮的称号——“鸡鸣三省荆紫关”。

  属于全国重点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文化和旅游产业,除此之外,镇子上还有正在发展的轻加工产业,根据当地政府官网显示,荆紫关镇强化村企合作,由龙头企业带动,采取“卫星工厂+居家式加工点”的经营方式来盘活劳动力和闲置土地,开了60多家厂,柳编、藤编、服装、电子元件加工等等样样都有,拉动了4000多人就业。

  根据南阳网去年报道,制作的工艺品还直销到英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然后还有羊肚菌种植基地什么的,花样很多,特色产业搞得不错,带着居民脱贫致富。

  为啥荆紫关镇被选作试点,这些大概就是原因,其他10个试点可能也是这样。

  以上,河南这次整了个大新闻,看起来在下大棋,想盘活自己省内巨量的镇域资源,给自己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说到底光靠大城市扛有点吃力,郑州近两年发展明显有放缓,整体发展的确可以换换思路。

  当然计划总归是很美好的,至于能进展到什么程度现在不好说,这种孵化的成功率从以往例子看并不高,温州那一批也就龙港脱颖而出,虽然目的稍有差别,但河南这些试点想起来,很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