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和终身学习哪点相似?为什么“莫为儿孙做牛马”是对的?
生活并不缺乏美,只是需要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消费主义和终身学习有哪一点很相似?
答:都是没完没了。
以手机为例,早期就一个摄像头,后来两个、三个,有的夸张到十几个,还要上专业的。一年更新三代主力机,没完没了地希望客户尽快更新换代。
消费主义就是告诉我们:总是有新的东西,新的一代总是比前一代要好,值得你拥有。每次开新品发布会,厂商都会说:“我这个产品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这跟终身学习就很像。后者是个勇攀高峰的过程,每一个新的挑战都是自我进步的契机,永远不会止步。
比起相同,两者区别更大。消费主义是一种消耗,终身学习则可以丰富人生。
为什么“莫为儿孙做牛马”是对的?
身边有些朋友想过FIRE生活,可又想给孩子多留点钱,于是继续职场挣扎。
我也有孩子能理解这种想法,只是这种想法存在很大问题。
第一,无论多努力,父母只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该怎么跑还得看他自己。
第二,保持身体健康,不给儿女添麻烦是更值得注意的。打工搞得身心疲惫,于人于己都不利。
第三,承认并看清自己的天花板,很多时候比打破它更有意义。父母给孩子多留资源,大部分情况下是想让孩子向上爬。成功率低,价值也不大。
40岁之后,我想明白了“安稳地活好,别进监狱”是关键。
"只有见过丰盛才能真正给予"是什么意思?
我朋友无忌哥是“给予者联盟”的发起人,去年直播时他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那就是只有见过丰盛才能真正给予。
如果自己都吃不饱,何谈帮助别人?以前那些大善人都是很富有的。
给别人一桶,我得有一缸,给别人一缸,我得有一池子才行。
见过丰盛,才不会在意蝇头小利。有了正当的赚钱途径,才不会落入歧途。
就是这种三岁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八十岁的老人未必做到。毕竟,知易行难。
所以,我们在有生之年还是尽力增长见识,至少见过丰盛,接下来找机会帮助别人,否则就成了别有所图。
为什么“人生至味是清欢”?
清欢即清雅恬静之乐。
于我而言就是每天6点起床10点半入睡,白天读书遛弯,坚持午睡,没有特别需要遭心的事。这种好日子已经持续了8年,算是人生至味。
反观每天吃日本生肉,住1万平米的房子的人,他们该得病也得病,该走还是得走。
与其为了钱财消耗自己,还不如在人生有力量的时候退下来。读读书,看看景,偶尔见朋友,我觉得这很带劲。
无论哪种生活,只要是内在自发的,怎样过都可以。我们需要在不扭曲自己的前提下找到它。
人到中年,没病没灾,健康生存,看清自己的天花板,在限制之下努力。这很可能就是“不惑”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