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涉外法治建设突显四大特点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将成基础性工作

  (原标题:2022年涉外法治建设突显四大特点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将成基础性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三届“涉外法治论坛”举行。

  在论坛上,来自法律实务部门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介绍了一年来涉外立法、司法和执法等领域的动向。《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2年我国涉外法治工作具有四大特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统筹性稳步加强;全局性涉外法治工作成绩更加突出;反干涉、反制裁、反长臂管辖实践等“三反”法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法律事务中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涉外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未来的涉外法治发展报告,要兼顾涉外法治和细分领域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研明确重点,更加深入地研究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统筹推进,持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专家还指出,涉外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化,离不开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

  推动国内规则和国际规则有效衔接2022年,我国涉外立法继续取得突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左海聪在论坛上介绍,2022年通过的涉外立法涵盖了对外贸易、外资和对外投资、金融、反垄断、数据移动等领域。

  2022年12月30日,《对外关系法(草案)》《外国国家豁免法(草案)》对外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表明我国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将再上一个台阶。2022年11月,国务院公布《缔结条约管理办法》,对促进我国条约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我国还施行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多部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在涉外司法方面,“两高”近年来作出了种种探索,完善了相关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张树明介绍,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立足司法职能,积极参与涉外立法工作,促进建设系统完备、衔接配套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国内规则和国际规则的有效衔接,助力夯实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制度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涉外法律适用的标准统一,建立了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和典型案例为主导的涉外法律适用体系。

  据介绍,201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司法解释31个、规范性文件9个,发布指导性案例12件、典型案例137件,对涉外审判中的111个疑难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推动涉外商事海事案件法律适用规则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张树明介绍,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提高涉外司法审判效能,加强涉外法治前沿问题的研究,推动重要涉外民商事法律的立法进程,完善涉外法律适用体系和涉外审判机制,加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断推进涉外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的现代化。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余双彪介绍,近年来,检察机关积极投身并深入推进涉外法治建设。

  比如,创新检察机关主导的涉案企业合规中国路径,服务保障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目前中国本土化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有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为运用国际规则服务企业走出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比如,探索总结中国特色的检察公益诉讼实践经验,为国际社会治理提供公益保护的中国智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与欧洲环保协会等国际组织密切交往,向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会宣传介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检察经验。

  比如,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特别是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犯罪、跨国毒品犯罪、网络犯罪和人口贩运等犯罪。

  余双彪建议,法律实务部门和理论界应通力合作,共同提升在国际规则制定运用中的主动权,共同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大局。共同研究社会领域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情况,加强国内法的运用,提升我国立法司法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加强同行培训,共同研究,共同推动研究基地建设等方式推进人才培养,充实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是加强涉外法治的基础性工作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强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研究,建好用好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

  《意见》还指出,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支持能够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高等学校按程序设置国际法学相关一级学科或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支持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学校按程序自主设置国际法学相关二级学科,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指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涉外法治研究对当代中国、当代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战略价值。”成立于2021年3月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是依托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建立的全国首个实体科研机构。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表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加强涉外法治的基础性工作,下一步要坚持正确方向,聚焦国家需求,着力从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进一步创新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