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应对生源之变:分层教育势在必行,但分层≠分班丨名额分配政策效应新观察

  去年是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新政实施的第一年,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一下子迎来了240名高一新生。不仅人数较上一年翻倍,学生的来源也从原先的40多所初中,一下子扩大到全市140多所初中,其中,中考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分差多达110分以上。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历差异巨大,让学校不得不在原有的分层教学基础上探索更多的课堂教学变革。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招新政之下,高中学校生源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高中教育提出新要求,分层教育势在必行。但高中需要直面一道“思考题”:分层教育等于简单的分班教学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合理分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平行分班占大多数,充分发挥“领头羊”效应

  “分层教育绝不是简单按照学生的分数高低进行分班教育,从育人的角度,学校更要考虑到学生在高中三年的身心发展和潜能挖掘。”采访中,多位高中校长不约而同表达了这一看法。

  去年起,随着名额分配生入学,学校的生源虽然有所变化,但在一位资深高中校长看来,中考成绩毕竟不能代表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部。想要更多了解他们,必须要设置一段时间的观察适应期。

  在浦东复旦附中分校,上学期新生入学后,第一个学期便被不少带班老师们定义为观察期。通过入学后前10周到12周较为稳定的班级教学,老师会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业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测试表现,并结合家访,在去年11月的期中考试过后,对所有学生的水准做到“心中有数”,随后开展相应的“分层走班”。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相关负责人坦言,这届高一学生在实施“分层走班”后呈现出的学业差异更为显著,“生源越来越多样化,对分层教学的要求也会更高,通过科学的走班,我们不仅要保证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起到引领作用,更要关注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注重教学目标之余的学科素养培养。对于这些学生,我们会在常规选修课中安排出时间,为他们设置一些补缺类的课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眼下,沪上大多数高中在展开分层教育时,除了设立创新实验班、对极端高分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外,对其余学生采取的基本是平行分班的形式。

  以延安中学为例。去年该校通过名额分配进校的学生中,有53人的中考分数低于学校在长宁区的录取分数线。入学后,这些学生被平均分到各个班级。“要最大程度地提升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这对于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至关重要。”校长李德元说,从教育的规律来看,若班级中有较好的“领头羊”,学生的进步空间将更大。

  “剥洋葱”式细致分层,精准辅导助学生扬长避短

  考入吴淞中学的高一新生生源差异也不小。“高中学习难度比起初中要提高三个等级,让教师及早介入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针对性辅导才更有意义。”吴淞中学校长施忠明介绍,该校目前采取的是一生一策,像“剥洋葱”一样对每个学生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层教学。具体来说,就这届高一学生,学校对有希望冲击“强基计划”的生源,采取创新性的教育方式,课时选择上也较为自由;此外,学校也会按照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开展常态化的个性化诊断和辅导。

  在卢湾高级中学,这一届高一生源的考分“进分差”也接近100分。作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该校通过一些科学量表对学生们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评估,并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这些专业来倒推自己将来要选择的高考科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起步阶段能够舒缓压力,扬长避短。

  延安中学是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之一。学校在行政班中采取分层教学的同时,也充分纳入数字化教学手段。比如,通过对作业数据的采集,为学生制定一人一策的作业内容,方便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精准化辅导。

  作者:张鹏 王星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