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未成年人生活的更安全、更幸福,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个方面,结合现今社会突出问题,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作出修改与完善。

  “六大保护”是什么?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哪些内容和未成年人息息相关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1991年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确立了“四大保护”,也就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政府相关职责写在了“社会保护”一章。2006年未保法修订时,仍旧沿袭了原来“四大保护”的结构。

  本次修订将原来“四大保护”发展为“六大保护”,不仅将“政府保护”单设一章,而且单独规定了“网络保护”一章。

  01

  从代为照护的责任承担看家庭保护

  抚养、教育、保护

  父母对未成年人天然的具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职责。

  ■抚养就是为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当然这种保障不仅包括物质保障,也包括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

  ■教育就是确保未成年人能及时学习知识,树立正确的“三观”,当然也包括我们出现不良行为时的制止和管教;

  ■保护既包括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也包括出现侵害或危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时的帮助和救助。

  代为照护的责任承担:未保法规定了代为照护制度,以取代委托监护,并明确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可以代为照护、哪些人不能作被委托人、对委托人和被委托人有什么特殊要求。“代为照护”强调的只是代为照顾、看护的职责,监护人很多具体监护职责,比如承担抚养费、教育、情感联系等都是不可能对外委托的。

  小贴士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长对未成年人承担重要监护责任,所以家长是有权利以及有义务对我们进行监管与保护的,妈妈的唠叨可是有法律依据的,记得要听妈妈的话。

  02

  从学生欺凌及校园性侵防控制度看学校保护

  预防和惩戒恶性校园欺凌、性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一直为学校、社会和学生及家长高度关注。

  校园欺凌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正面回答了“校园欺凌”的相关问题。

  ■在附则部分明确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所以现在我们就知道,官方给校园暴力的起的名字就是“学生欺凌”。

  ■从建立制度、教育培训、立即制止、及时通知、对学生的保护与管教和处理、对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规定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

  性侵防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同学都是“谈性色变”,导致有的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自己或者家长往往不敢、不愿寻求法律保护,有的长期隐瞒受侵害的事实,这反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让其有恃无恐。

  及时报告和开展性教育

  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从及时报告和开展性教育两个方面规定了学校的责任。

  ■学校应该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性侵防范意识和能力,这很重要,因为只有同学们有防范意识,才会知道保护自己,也才会在被害后有效的指控犯罪。

  ■有些男同学可能觉得性侵是女孩子的事,总不管我们的事了吧。错!男孩子也会成为性侵的对象,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也保护作为受害者的你们!性侵防范的内容很多,学校在今后应多加强性侵教育,同学们也要提高性侵防范意识。

  03

  从强制报告等看社会保护

  什么是强制报告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总则中确立了强制报告制度,这一制度凝聚了社会合力共同保护同学们。

  强制报告制度是指家长、学校、宾馆、娱乐场所等发现未成年人被侵害或可能遭遇侵害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等部门报告。

  这项制度是为了解决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的问题。如果相关人员、单位在发现未成年人遭遇侵害线索却不报告,将要承担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

  小贴士

  希望同学们如果不幸遭遇侵害时,能够勇敢地告诉学校、家长、司法机关等等,《未成年人保护法》之下,他们会竭尽全力帮助、保护你们。

  入职查询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社会保护中规定了入职查询制度,规定了培训机构、学校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禁止招录有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这是把潜在的‘大灰狼’拒之门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身边大人”的伤害。

  此外社会保护还贴心地对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各行业进行了规定。比如规定了旅馆等在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时,要询问同住人员的身份关系;比如规定了学校周边不得设置酒吧、网吧等;再比如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

  04

  从直播打赏看网络保护

  网络游戏沉迷怎么办?直播账号给不给开?巨额打赏退不退?《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网络场景中的未成年人保护进行了规定。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现在平台不仅要退钱,还可以举报平台让它受处罚。未保法规定,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直播时,要符合真实身份认证和父母同意这样两个条件。

  游戏沉迷也是如此,网络游戏不仅要经过特殊批准,而且要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时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否则依旧要罚。所以玩游戏的同学应该能发现,现在很多游戏开始身份验证了,而且是未成年人的也会在连续玩一段时间后强制下线。《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05

  从国家监护看政府保护

  “政府保护”一章中关于国家监护制度的7条内容都是新增加的,其中5条规定国家要承担临时监护职责、进行长期监护的情形和具体承担方式,其中就包括因突发事件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或平时怠于履行监护责任时,政府应进行临时监护;以及监护人找不到或丧失监护能力时,民政应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从而真正做到家庭监护为基础、国家监护为兜底。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你(父母)不养,我(政府)来养”。

  06

  从公益诉讼看司法保护

  当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涉及刑事犯罪的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而当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检察机关可以启动公益诉讼程序来维护大家的利益。同样,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发挥公益诉讼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法律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学校周边不得有烟草零售店。当发现学校周边有烟草售卖时,我们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向区烟草专卖局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对校园周边50米的烟草零售店进行清理,所有烟草零售店均需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标识。烟草专卖局及时整改后,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卖烟的店都有这么一个标识,校园周边五十米内也不会有烟草零售店。

  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公益诉讼的形式,积极履行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原标题:《带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