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系统打造:制定目标的三大原则

  为什么目标定出来之后,总是完不成?

  为什么团队执行过程中总是缺乏动力?

  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好的目标?

  今天分享一下制定目标的三个法则,对照一下自己制定的目标,有没有违背这3条原则,如果有的话,在下半年开始前,就需要及时进行修正。

  目标管理

  第一个原则,就是好的目标一定是跑起来跳,并且借助惯性可以达到的高度。曾经有个学生问我,说今年的目标比去年增长多少比较合适?我说这我不好说,任何时候,一个公司目标增长多少,一定要根据你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

  对有些公司,特别是那些0-1的公司来说,每年公司年度目标以200%增长都不为过,对不对?但是有些公司,特别是那些非常成熟的,进入到成熟期的公司来说,也许公司年度的目标增长个10%-20%就不容易了。

  跳起来够得到

  最终你公司目标增长多少,跑起来跳,并且借助外力可以达到的高度,意思?首先,在定目标的时候,一定是可以达到的。如果我说我的团队成员再努力,再努力,最终目标也是达不成的,那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对吧?最后还会让的团队成员受挫。

  还有,定目标,一定是要跳起来,并且借助外力可以够到的高度。如果今天给团队定一个目标,我稍微努力一丢丢,我就可以达到的,这也会影响到团队成员的动力。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学过定目标smart原则的。就是任何时候定目标,一定要具体的、量化的、有关联的、能实现的,并且是有时间期限的。

  为什么还要讲smart原则呢?因为很多时候,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别人定的目标符不符合smart原则的时候,脑子就很清醒。比如说一个目标,我准备在五年内在杭州买一套房子,请问一下目标符不符合smart原则?

  

  我相信所有人脑洞会很清醒,告诉我这绝对不符合smart原则。你五年内准备在杭州哪个区域买房子?区域不一样,单价差很多的呀。还有,买多大的?还有,首付几成?看你完全都没有说清楚对不对。

  那怎么是具体的?怎么是量化的?别人看的很清楚,但是,很多人跟我分享他的目标的时候,会说今年的目标是公司要做两个亿的营业额,财务部门跟业务部门一起整体测算过的,努力努力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并且,这两个亿怎么去做?最终策略跟行动计划也想好了,请问一下各位这个目标符不符合smart原则?

  

  很多同学可能会说,应该是符合smart原则的吧,有时间期限的,有量化的两个亿,而且具体的策略跟行动计划也是有的,而且是努力努力可以达到的。我说果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不对?如果用我一个第三方旁观者角度去看目标,当然不符合smart原则了。

  那我就问一下leader了,我说请问两个亿是需要你公司花多少能力去完成的,请问今年两个亿,是需要你公司付出多少的营销成本去完成的,对吧?如果说你在这些事情上面完全都没有说清楚,那怎么量化了?如果说需要用多少人力成本,需要多少广告营销成本,你都没有规划清楚,那请问一下,我是不是可以自己随意去做主了?

  

  再比如说,给职业经理人定目标的时候,不能只定一个营业额的目标,每年的增长率是多少?还有人力成本是多少?营销成本是多少?毛利是多少?净利是多少?这些都是他的目标。

  很多人听过smart,没有听过NASA。NASA不是美国宇航局的意思,而是任何时候,自己定目标的时候,还有下属报目标的时候,想要的一定不是一个数字目标。必须是有数字、有分析、有策略、有行动计划的,这才是一个好的目标。

  数字、分析、策略、行动计划英文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就组合成了定目标的NASA原则。那很多人就会很好奇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是不是一定会先分析一下,那分析以后,出来一个数字目标对不对?那很多人就会觉得定目标的时候不是应该叫ANMA法则吗?也就是先分析,然后数字,然后策略,然后行动计划,对不对?

  

  其实我们定目标的时候,是有几个误区的。

  第一个误区是,将没有量化、没有实现的想法当作目标。

  第二个误区是,设定目标等于放大炮,缺少分析分解,还有行动计划的支撑。

  第三个误区,将目标建立在现实的可能性上,而没有建立在自己对未来的要求上。也就是依据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去确立目标,而不是先确立目标,再去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

  这是现在我看到很多人在定目标时候的误区,所以说任何时候定目标,我鼓励大家先分析一下,但是分析出来的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值,不是我想要去做的目标。目标一定是基于未来的,然后分解到今年公司要干嘛,然后分到每一个部门要干嘛。

  

  上面就是定目标的两个核心的原则,第一个就是好的目标一定是跑起来跳,并且借助外力可以达到的高度。第二个就是好的目标,不光符合smart原则,还要符合NASA法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