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命题要求和 命题原则及复习建议

  2021高考命题要求和命题原则

  教育部新版发的《通知》指出:在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方面,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姜刚(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目前“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构建完成,其中“一核”为考查目的,明确了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是高考育人的重要使命,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引导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三者构成一个闭环系统,协同发挥高考考试内容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社会功能。

  在高考评价体系中,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同时强调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翼”考查要求,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之间具有关联性,考查内容通过考查要求来达成,考查要求对考查内容的实现方式给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基础性,这是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目标。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性而言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有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可能。因此,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领域,高考考查内容应关注学科的主干知识,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综合性,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根本要求。对事物综合后的整体性认识往往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因此综合性的考查要求在育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对综合性的要求,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也包括学科间的综合;要求学生既做到对知识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做到纵向的融会贯通,要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个具备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架构中做到游刃有余。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应用性,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21世纪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即如何把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用于解决新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或真实世界的现实问题,这种能力不但是素质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而且应该成为高考的考查要求。高考考查内容的应用性,要求学生不仅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养成运用学科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考查内容强调创新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国家发展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关于“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时特别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否则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就会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新意识。因此,必须发挥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在考试中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基本框架下,需要构建各学科的考试评价标准,描述学生在各学科不同的分数范围内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核心价值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各学科考试评价标准的建立将为“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下一步怎么做”等问题达成共识提供基本依据。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一、2021年高考命题的六大要求

  2021高考命题将继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高考的核心功能,上好“立德树人一堂课”做精“服务选才一把尺”树好“引导教学一面旗”做到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

  各学科命题都要体现十九大及各届全会的新精神、新论述,体现高考的“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并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落实“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命题要求,使高考由“解答试题”转向“解决问题”。

  要求1

  试题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要求2

  试题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捷。

  要求3

  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要求4

  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要求5

  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要求6

  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理。

  二、2021年高考命题的十项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高考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 ,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语文

  1.语文读写是关键记得卷面要整洁

  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是阅读与写作,难点是诗文赏析。在能力方面,考查重点是解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考生高考语文的成败就在于读写。

  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相对还比较稳定,而且近几年题目难易度比较适中,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省份使用全国卷之后,出题更加科学,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从往届的情况来看,谁准备的越充分,谁掌握的越牢固,谁答题越规范,谁卷面越整洁,他的高考语文成绩一定非常优异。

  2.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虽说语文考基础,短期冲刺不如长期积累有效。但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只要复习策略运用得当,语文学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3.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到了复习后期,题海战术已经不管用了。有的同学仍在盲目做题,结果虽然题目做得多,却总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会对错题进行归档整理,更没有对照自己的错题进行反思。殊不知,失分点其实就是增分点。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年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和出题方式。

  4.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高考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

  另外,还要对照框架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5.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针对作文,考生们要结合自己出现过的问题,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再看一看。

  写考场作文,审题时要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点题、扣题;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最好不要在卷面上涂改。

  此外,尽管高考日益临近,考生们仍要每天坚持积累作文素材。

  数学

  1.数学要抓“关键点”,复习备考消盲点

  后期复习绝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我们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点”——组题的质量;抓住高考的“增分点”——基础题;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重点模块;

  突破知识的“难点”——解析几何及导数问题;

  使复习备考不留任何盲点。

  找好支点,抓住增分点,把握好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几个月的复习是冲刺阶段,考生们面临最后冲刺训练,进行规范训练,掌握提分技巧,尽可能的得分。由于时间不多,时间要用在关键点上。

  2.重点题型常“访谈”

  后期复习时,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能够做到“焦点访谈”,针对重点题型、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3.回归基础重梳理

  纵观往届考生,相当一部分同学丢分不是丢在难题上,而是基础题丢分太多,导致最后的考试分数不理想。

  所以,在后期复习过程中,尽量回归基础,再现知识脉络和基本的数学方法。每天保证做一定量的基础题,让自己把这一部分基础题做对、做全,争取拿高分。

  4、小题专练防超时

  我们知道,数学试卷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据了“半壁江山”,能否在这两类题型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

  因此,在后期复习中,考生必须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控制训练时间,避免“省时出错”“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重点提示,理科考生特别要注意,2021年高考会越来越活,就拿2020年高考数学来说,算人的身高,就是把数学考活用,今年高考更加会把高考知识点活用起来,比如用在建设方面,高速或者高铁建设问题,在规划一条高铁时遇见一座山,让考生计算成本,看用打洞还是高架,还是避开等让,成本最低。让考生去算。

  对于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来说,也会像数学一样越来越厉害多变,这样越来考生只会刷题已经不能拿到高分,要懂得知识点的活用,考试中心命题老师提示,考生要把高考的知识点梳理清楚,要知道什么是难点,什么是易错点,什么是失分点等,只要把知识点梳理清楚那么这是也就很容易知道了,知识点也会活用了。

  英语

  1.英语勤练习,答题规范化

  注重考前的强化训练、模拟演习。同时再次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题,把握高考方向。在高考前夕,要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应试能力,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做几套标准的模拟试题,强调答题的规范化,减少非知识性失分。

  2.梳理把握知识重点,科学训练应试技能

  最后三个月,对于英语学科,考生们要提高答题思维和习惯的规范性,提升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当然,更要注重归纳和反思,提升考生的应试技能。

  3.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

  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贯穿始终。

  提升听力技能,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足量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

  提升阅读技能,要重点提高考生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提升写作技能,要切实过好“三关”,依次为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

  4.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

  在后期备考中,要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词块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带动考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对于语法,提炼常见考点和重点考点,帮助考生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并针对上一轮复习中遗留的易错题,提高准确辨析考点的能力,发现陷阱,做出正确判断。

  5.专项训练,系统归纳题型特点

  对高考各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重在方法指导,系统归纳题目类型特点,提升解题得分能力,提高考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考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政治、地理、历史2021最大的变化

  大部分主观题目将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命题。

  这一点改变相信很多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也看出来了,在今年高考中按照时代背景进行命题只能说是一个简单的试行,从当前的效果来看,2021年高考也会按照这个趋势来进行命题,可能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时代背景来进行命题,这就需要考生关注当前的热点新闻、热点话题,这样才能够把握住考试的命题背景。

  历史

  1.历史现实不脱节,答题思路总结好

  考生们最好能根据一年来的新闻热点、社会热点和学术热点,回忆有关历史知识。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对不同类型的问答题,思考答案从什么角度来回答。此外,考生们还要注意研究错题,反思存在问题,从错误中总结方法和思路,以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规范答题技巧。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历史考前最后冲刺的要点是重点梳理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解决易错知识点,深化拓展重点知识,尤其要挖掘历史地图、表格和图片中的信息。要建立知识的宏观体系,建立知识框架,梳理知识的发展线索,把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历史学习的重点不是支离破碎的某一部分的知识,而是联系和运用的能力。要注意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将历史、热点、中外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适当关注本年度热点和重大社会热点。

  3.注重教材,规范表达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中密切接触到的是教材,学生对教材的熟悉有限,一些基础和主干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细致,缺乏问题意识。对于历年高考中常考、必考的内容,进行重点突破。通过梳理近年高考题,找出经常考的“长效考点”进行重点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引导学生精细读书,逐字逐句读书,,包括导言、注解、图示在内。在复习中学生往往过度依赖于资料,把教材撇在一边,所以在课堂内外都要强调回归课本,读熟并逐一理解课本中的字句,把握教材结构和语境,这对学生的阅读和材料分析大有帮助,对学生在答题语言的规范也有裨益。

  4.提升能力,落实素养

  学生需要加强对某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总体印象,更为全面的整合所学知识,构筑更为严密的历史知识架构,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能够独立的完成知识体系图的制作。阅读、图表分析能力需要不断加强训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的长期引领,使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的提升。所以在讲授和练习中,要精讲精练,及时总结反思。

  5.关注生活,关怀社会

  历史学习的价值与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积极影响上。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高三的历史学习,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在真题命题中隐性考查社会热点比较常见,而本次考题突出了湖南历史文化的考查,就是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怀身边的人,关心家国大事,学以致用,学史明智。

  6.专题训练,精准时间

  要注重各种题型的练习,要做真题,更要注重新材料,新题型的训练,尤其是旧知识在新情境下的运用和新的考查角度。限时训练要高度仿真,科学安排时间,75分钟的考试时间的大致分配:16分钟选择题,52分钟材料题,2分钟填涂选择题答案,5分钟机动。

  启示:

  1、用新材料、用贴近现实的材料、用原始材料(可能重新出现文言文材料)。

  2、不管材料怎么新,考查的还是课本主干知识。所以要求学生必熟悉教材、理解教材。

  3、有可能加大试题难度,体现高考选拔功能。试题设计入手不难,作答会有难度,要求学生做题不可大意。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老师备考时,可以从时政热点出发,加强针对性训练。

  政治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的备考建议:

  一、研究新课标、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试题,寻找高考的本源。

  1.重视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领会“一核四层四翼”的精神实质。

  2.深入研究历年高考真题。

  3.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4.重视时政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二、在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学科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科关键能力的运用和思维方法的渗透。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做到以考生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情境为教学载体,以专题训练为主体,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规范、细节为增分点。

  三、增强易混点区分,点拨提高材料分析题的表述能力,适度练习小切口的主观题,尤其是哲学。

  四、狠抓落实,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1.落实教学常规,激发内生动力。

  2.加强学生定时训练,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3.重视做题技能培养,探索答题规律。

  4.注重课堂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5.加强平时的阅卷规范化的训练,对准高考阅卷标准。

  6.回归课本、回归基础。

  7.每轮复习中,都要将时政材料渗透到知识复习、能力培养过程中。

  8.加强学科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智慧。

  总之,新时代的政治老师,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彰显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用匠心站好思想政治课的讲台,来用爱心托起学生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共创2021年高考新辉煌!

  地理

  1.地理复习回教材,每周训练不可少

  临考之前一个多月,应重新回归教材,把曾经整理过的基础知识资料结合教材再次复习、记忆。同时利用各地的模拟试题保持一定的训练量,建议每周地理单科及文综练习各做一套,以保持题感及提高实战能力。

  2.回归教材、保持适量的训练,提升综合实战能力

  考前高考地理要以专题为主,构建一个前后联系、主干清晰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要回归课本,结合考纲,反思做过的习题和考试。学会做题、学会分析、学会自己总结。要对前期做过的、考过的、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总结,形成一定思维模式和答题的“基本公式”。

  3.明确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要求,精准备考。

  4.深度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与备考。

  (1)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

  (2)将关键能力培养渗透到每一节堂课

  (3)重视知识生成过程及应用的教学

  (4)将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教学

  (5)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5.以研带教,教研相长。

  物理、生物、化学2021最大的变化

  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科学科在高考占300分,请大家不要当儿戏,这三科学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像物理总的也就是几大板块,力学,电学等,对于考试经常错同样的知识点的,还有经常出现老师讲了会,但是到考试又模糊了,不知道怎么下手做的考试特别要注意知识点的梳理,梳理清楚遇到什么题目你就知道考什么知识点,应该要这么来解答,不然考试经常会张冠李戴,重复错。

  化学

  从2020年高考试卷评析看2021年高考复习的方向

  2020年高考化学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精神,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时代主题和化学前沿成果,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呈现方式和信息呈现形式,突出对信息整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助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命题的趋势依然保持以下特点或变化,应当引起高三教师与学生的注意:

  1.聚焦时代主题,弘扬核心价值,发挥学科独特育人功能

  化学是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及反应变化规律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根据化学学科特点,试题情境展示化学在维护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发挥化学考试在科学文化传承和高素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

  2.聚焦学科实践,考核关键能力,体现高考内容改革要求

  化学学科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各类问题情境时,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必需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并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是培育核心价值、发展学科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

  3.聚焦教学实际,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实际,2020年高考化学命题在注重主干知识、夯实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关心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力求保证试题有合适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

  (1)注重学科主干,夯实学生发展基础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纸笔考试的实际情况,高中化学的主干内容包括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无机物的制备及其应用、实验基础与科学探究、有机合成及应用等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高考化学考查的主要内容。在试题设计过程中,探索对知识内容进行综合考查。

  (2)注重难度调控,关心学生切身感受

  在保证试卷总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为提高学生的答题积极性,2020年高考化学从3个方面合理调控试题难度,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应该引起我们注意。一是试题涉及的元素或反应贴近学生学习实际。3套全国卷考查的大多数物质都是学生熟悉的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考查的反应原理都是中学教学常见的反应。二是转变有机化学试题的考查思路。如全国Ⅱ卷第36题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改变往年直接写出同分异构体数目的考查方式,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为降低有机模块试题的难度,2020年的试题不要求学生设计有机合成流程。三是改变计算题的考查方式。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以考查化学的基本原理为重点,多数计算题不要求给出计算结果,只要求学生给出计算式,或者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要求学生选择。如全国Ⅰ卷第28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全国Ⅱ卷和全国Ⅲ卷第35题的晶体密度、全国Ⅲ卷第28题的平衡常数的计算等均只要求给出计算式。

  综上,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仍然将在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注化学科学前沿成果等方面,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生产环保、学术探索、实验探究等情境素材等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又发挥化学科学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引导学生养成严谨求实、探索未知和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

  复习建议:

  1.化学重点在课本,理清思路好作答

  回归课本,从课本的基础知识出发,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2.精练高考真题,摸清问题所在

  在吃透考纲的前提下,化学复习还要注意精练高考真题,明确方向;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切实回归基础,提高能力。

  3.建构问题解决模型,提高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通过讲练结合,建构问题解决模型,及时应用问题解决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备考时,要注意从以下方面找突破,一是这道题该怎么做;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是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完成问题建构模型过程;及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好;五是如果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又该如何做。

  物理

  1.物理答题要规范,画图尺、规需用上

  要让会做的题得到满分,就要符合答题要求,写出重要的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但也不能写的太琐碎。得出的结果要写得让阅卷老师在电脑屏上看的清,字要工整,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明确,符合物理习惯。对于画图题要用尺、规作图,不能随手将直线画成曲线。还要防止用铅笔画的太轻淡,可能扫描时扫不上。

  2.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目标定位来确定复习思路

  对物理学科,高考要求考生掌握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其中“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对学生要求很高,主要在非选择题中体现。在后期复习中应狠抓基础,做好基础题,特别是中档题。一般的学生以抓住选择题、实验第一题、选考题、大题的前几问为主。对普通考生来说理综考试时间都较紧,半计算或列一个方程式的题已经在少数选择题中出现,务必做好适当准备。

  生物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命题依循高考评价体系理论框架,注重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优选素材,加强对体育、美育和劳动精神的考查和引导;体现高考的时代特征,有机融入新冠肺炎疫情素材,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聚焦关键能力考查,体现生物学科特质;试题承续近些年的设计风格和考查理念,稳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充分考虑学情变化,助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

  1.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高考命题注重育人导向,强调价值引领,体现时代风貌,通过试题素材选取、情境创设、信息呈现等方式发挥高考育人与选才兼备的功能,从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有较大影响的事实中选择命题材料。高考生物试题精选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素材,体现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的显著优势,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增强生态意识。注重传递生物学科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高考育人功能的发挥。

  2.精心创设情境,助力全面发展

  结合农业生产,弘扬劳动精神,关注生命之美,考查体育运动中生物学的现象和原理,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等都是命题材料的来源。

  3.立足学科本质,聚焦关键能力凸显学科特质,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科学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渗透着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科自然科学属性的显著表征,实验操作和实践思考是深化学科知识、强化学科能力、显化学科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考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在满足高校选拔需求的同时,促进中学实验教学改革。

  4.丰富信息载体,保持稳中有进

  高考生物命题注重考生作答实际感受,为更好地测量考生的实际水平,优化考生应答表现,试题信息呈现方式、考查内容层级、作答方式等有所调整,但试题风格和表现方式与往年相近。

  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特点小结

  (1)重点考查了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突出考查了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强化考查了审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创新考查了学科主干知识的综合运用

  (5)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有机渗透

  综上,2021年高考生物命题将继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进一步探索和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理念,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旨在更好地服务高校人才选拔,发挥对中学生物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特别强调:

  稳定性。今年新高考,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出考纲和考试说明。但官方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了重要信息,那就是今年的命题,尤其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命题,知识考试范围主要还是老考纲老教材的内容。因此今年新高考教学不能乱了方阵,必须过好老教材知识内容关,老考纲要求关。

  变化性。从己经进行的八省高考模拟考试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卷结构的变化,我们平时的模考试卷,应该保持与之一致。二是试题呈现方式的变化,突出了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命题思想。今年各科肯定会增加情景式试题的分值。这即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要求。对此,各学科要引起高度重视。

  继承性。今年的新高考,较之往年高考,虽然有变化,但依据知识考能力还是一贯的。因此,应对高考的变化,过去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管、考、评等扎实的常规教学仍然应该继承发扬。清北生的教学,要关注个性,体现特色。既要落实基础关,也要过好压轴题关。

  创新性。用好新高考的新政策,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省市重点高中,要重视自主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拨尖计划,强基计划等对提升学生备考质量的影响,让较多的学生充分享受新高考政策的红利。

  复习建议:

  1.高考及适应性考试试题对二轮复习教学的建议与反思

  (1)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深度

  (2)重视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严格训练学生规范答题

  (3)精练精讲,突破高考重难点

  (4)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领悟高考命题的新变化,把好命题训练关

  2.生物复习依考纲,知识网络很重要

  距离高考愈来愈近,生物后期的复习备考在本着回归大纲的同时还应完善知识网络,达成知识重组,进而实现学科知识广泛整合的目标。

  3.专题复习,精练习题

  高考中,生物学科既有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物学素养的考查。一方面要“题海捞金、精选精练”,另一方面要按照考纲要求做到考点细化联系,防止遗漏相关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