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大第一学生寄宿舍,原来在这儿!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如今,在沙滩后街59号院的东墙上,悬挂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的标志,门内影壁墨书斗大“福”字。这就是当年北大第一学生寄宿舍——西斋所在地。

  自1904年建成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它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的一批北大学生骨干,曾在此居住;很多知名人物也在此生活过。

  西斋虽名为“第一寄宿舍”,但它并不是北大学生宿舍中资历最老的。它的功能、用途以及名称,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变迁。

  西斋最初有宿舍也有讲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初二发布上谕:

  本日奕勖、许应骥奏请将地安门内马神庙地方空闲府第作为大学堂暂时开办之所一折,著总管内务府大臣量为修葺拨用。钦此。

  “空闲府第”是指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高宗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下嫁时的赐第。同治二年(1863)十月,这里成为道光帝八女寿禧和硕公主府,不到三年,公主薨,府第再次闲置。

  同年的七月初九,内务府呈《总管内务府奏为照图修造大学堂工程折》,并附《马神庙公主府图》。图中显示,公主府坐北朝南,东路建筑无多,以花园为主,临街设有府门。中路为全府核心,有宫门、正殿、寝殿、仙楼等建筑;西路六进院,主要为额驸(清制,对公主、格格配偶的称号)居所,头进院西侧另辟府门通往府外。

  清中期京师地图所示,公主府西、北两侧为西高房胡同,胡同与明清两代内皇墙之间建有民舍。

  根据内务府奏折,当时大学堂,“学生住房不敷甚多,拟在西院添造南北房十二层;后院添造学生斋房三十间。”据《马神庙公主府图》标注,西院是指额驸居所与府第西墙之间的狭长空地,它与后院一道,应为府内仆役、护卫、更夫等人活动、劳作的场所,于此添造的房屋实为大学堂学生宿舍之发端。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西院,并不是指府外与内皇城之间的空地。

  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因“庚子国难”停办的大学堂复办后,于东路中部新建“楼二座,皆为师范生寝室,南北相对,上下相当,室凡八十有八,二人一室。”时称“南北楼”。

  到了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十七日,京师大学堂报送咨文:

  本学堂斋舍无多,亟宜添建,以备居住。应先就西偏旷地营造,请派曾经办过工程之员专司其事,刻日兴工,务于五六月之时蒇功,免致学生到时无地安置等因。

  这里所谓的“西偏旷地”指的是大学堂西墙与内皇墙之间,涵盖西高房胡同西段及全部民舍。此地由南向北新建平房十余排,内部与大学堂相通,且有独立大门通往马神庙街(1917年2月更名景山东街,1965年改称沙滩后街),是为北大西斋之前身。

  长期以来,一般认为新斋舍建成伊始便名西斋,用途为学生宿舍,实则不然。它的名称和用途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演变。

  1904年秋,大学堂师范馆学生孙昌煊所撰《大学堂讲舍图说》详细记述校舍状况。他将大学堂东、中、西三路及新斋舍,按纵向分成四段。第三段是西路:

  极南为乙字号自修室,计五层。乙号自修室之北,东半为大饭厅,可容五百人……最北则新班寝室。

  据此可治,公主府西路头进、二进院已分别被改为乙字号自修室和大饭厅。前文提到,大学堂成立时“后院添造学生斋房三十间”,此时用作“新班寝室”。

  第四段就是新建的斋舍:

  皆为预备科之用。中段为讲堂者四层及监学所居。其南为自修室六层。其北为寝室七层。

  也就是说,除了学生住宿,这里的建筑还有自修室、讲堂以及监学居住。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十一日题《为大学堂围墙坍塌待修事咨学部》咨文云:

  伏夏以来,连日大雨。所有西邻皇墙,上年修补之处迤南,又复坍塌十余丈。本学堂西院讲堂暨学生寝室、自习室等处所,院墙不高,全恃皇墙保障,藉资严密。

  到1907年,新斋舍亦名“西院”,还没有“西斋”之名,而且用途也未见变化。

  西斋及第一寄宿舍的得名

  民国元年(1912)五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旋又冠以“国立”两字。1913年夏,北大法科、预科搬出,迁往北河沿大街已停办的京师译学馆旧址(今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租用北侧八旗先贤祠作为学生寄宿舍。

  1918年4月编印的《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在“沿革一览”中详细列出了法科与预科迁出前马神庙校区状况。在1913年之前,东路有“寒来字”(以《千字文》命名)宿舍五十间,应指前文提到的“新班寝室”;“暑往字”宿舍楼房上下二座共八十八间,即前面提到的“南北楼”。

  西路有预科学生宿舍六十八间。府内、府外两个西院(《纪念册》中记作“又西偏”)则详细列出了建筑的全貌:

  预科讲堂十一座七十五间,预科教员休息室三间,预科学生阅报室三间,小膳堂三间,预科存储讲义室七间,预科学生自习室五十七间,预科学生宿舍三十八间,钟亭一座,存储物件室二间,茶炉十二间,校役住室三间,厨房四间,西小院五间,厕所一间。

  整个“又西偏”,学生宿舍不过区区三十八间,远不及西路六十八间,更不及东路的“寒来”“暑往”两字号宿舍。可见在1913年,西斋之名仍未出现,但其范围涵盖了府内、府外新旧两个西院。

  不过,在1913年法科和预科迁出后,公主府西路的预科学生宿舍腾出,改作教职员宿舍及教学、办公用房。同时,府外西院的一部分预科讲堂、自习室改成学生宿舍,“斋”的属性得到提升。

  1916年,东路的“暑往字”宿舍被拆除,原址兴建北大工科大楼(后称生物馆楼)。一系列调整过程中,西院的建筑最终演变为“西斋”。同期,东路的“寒来字”宿舍被赋予新称谓:“北斋”。也就在这一时期,以方位命名的“四斋”就此形成。

  此前,宣统元年(1909),大学堂在汉花园(今五四大街)校区西南角新建学生宿舍一所,称“东斋”(民国时期,其东侧建成著名的北大红楼);差不多同一年,又购得西老胡同17号院(旧门牌)房十间,用作教习宿舍,称北大“南斋”。

  不过,“四斋”并存的局面十分短暂。1917年1月北斋失火焚毁,重建后改作储藏室,致使今已闻者寥寥。后来宿舍又用数字命名,出现了“六斋”并存的局面。创刊仅一周的《北京大学日刊》从1917年11月22日起,连续三日刊载北大一至六斋学生为京畿水灾捐款的清册。

  西斋、东斋以及八旗先贤祠,分别被称作第一、第二以及第三寄宿舍,简称第一斋、第二斋和第三斋。南斋因是教习宿舍,故未纳入该序列。早期四斋、五斋地址不详,六斋曾设于景山西侧雪池胡同。四五六斋没多久就停办。

  上世纪二十年代,新设女生寄宿舍,称五斋,位于蜡库胡同。1933年夏,五斋最终落户马神庙公主府。1933年8月第34期《北平周刊》(北大第一院编辑出版的)刊载了一篇文章《五斋怨声载道》,文内指五斋迁址公主府不久,女学生抱怨房间小,空气坏,颇有怨声。

  1933年底,八旗先贤祠退租,北大三院部分校舍被改为新三斋。1935年下半年,汉花园校区东北角建成由梁思成设计的新式宿舍楼,俗称“灰楼”,即新四斋。至此,老北大抗战南迁前学生寄宿舍“五斋”和西斋的格局基本固定下来,统归总务处庶务部所辖的“斋务课”管理。

  红楼建成后 西斋迎来改造

  在1918年刊印的北大二十年纪念册上,附有当年《国立北京大学文理工科全图》。图下端左侧有个八字门,即西斋大门。门内有一条甬道贯穿南北。甬道西侧,自南向北依次为:“丙字号”学生宿舍、文科教室、文科教员休息室、“辰字号”学生宿舍,最北一排为厕所,靠西墙处尚有少量宿舍、校役室、茶炉等。

  甬道东侧,南起的头进院是五排平房,为教职员宿舍,周作人曾这样回忆,“普通叫作‘卯字号’,随后改作校医室,一时又当作女生寄宿舍。”这里就是后来的五斋所在地。第二进院以食堂为主。第三进院是校长室、各科学长室等。四至六院分别为国史馆、存储讲义室、西文藏书楼等。最北,沿公主府后墙一长排平房,就是由北斋改成的储藏室。

  教职员宿室往北紧挨甬道狭长的区域内,还建有南北房十二排,理发室一间,文科教室五间,预科补习教室二间,北端四间为厨房。该区域连同教职员宿舍、食堂与甬道西侧建筑群共同组成这一时期的北大西斋。

  该纪念册还所附马神庙校舍照片一帧,可见:彼时今景山东街东侧明清内皇墙的西侧尚未加盖建筑,紧邻内皇墙东侧的一溜平房即西斋之一部分,西斋东首靠南数排平房即教职员宿室;中路公主府正殿(即北大时期大讲堂),东路西洋式生物馆楼和公共教室楼(一说数学楼)清晰可辨。

  据史料,北大红楼建成时,原规划为预科寄宿舍,实际使用时调整为文科、图书馆等教学办公场所,这也导致景山东街校区要腾出空间增加学生宿舍以弥补缺口。1918年7月2日《北京大学日刊》刊载一则《本校布告》,“教职员均不复寄宿校内”。

  7月9日又发布《校长布告》:

  第一斋亟需扩充,所以文科各教室亦酌量改作宿舍。即原有之丙辰两号墙垣、门道亦需酌加修改,重为布置……庶开学时不致延误。

  这时,西斋迎来了改造,三个月后,改造完成。西斋以《千字文》命名各号舍。10月19日的《本校布告》计有:天字1至26号,地字1至11号,元字1至35号,黄字1至7号,宇字1至30号。

  1919年11月26日《本校布告》显示,西斋又新增宙字1至2号,洪字1至11号。西斋的规模大致形成。直到1952年,随着北京大学整体迁往海淀燕园,西斋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

  需要提及的是,1931年,北大设立文、理、法三学院。理学院即设在北大第二院,门牌为景山东街45号(今沙滩后街55号),因此,很多人认为“西斋是北大二院的宿舍”,也就是将西斋隶于北大二院。这个理解是狭隘的。道理很简单,西斋是整个北京大学的学生宿舍区,北大二院只是教学区的一部分,西斋住的不仅是北大二院的学生。

  1921年12月期《北大生活》刊有西斋大门照片,其时,门口设有校警把守。如今,历经百年沧桑,这座建筑的外观大体保存旧状,院内房屋总体架构得以保存,只是搭建了不少简易房屋和设施,显得拥挤破旧。这些老建筑向驻足于此的游客,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

  (原标题:北大“西斋”何时得名)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李仲民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