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首届广州国际校区毕业生代表将亮相毕业典礼……
人物简介
李金鹏,中共党员,峻德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2019级智能制造工程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作为队长带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奖项;荣获2021-2022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何镜堂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被保研至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
李金鹏参加学校开学季宣传片的拍摄
珠江之畔,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核心区内,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共潮而生。这一由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国家级校区,致力于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新道路,打造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今年凤凰花开的时节,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首届本科毕业生。李金鹏,正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再过两天,他将走上学校毕业典礼的讲台,代表2023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发言。
作为“GZIC一期”,在1400天里,和广州国际校区一起成长是什么感受?李金鹏用“探索-积淀-精进-超越”概括在这里度过的四年。回忆起刚来到校区的时候,“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那时他参加了入学后的二次选拔,进入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面对全新的环境、全英的课程,他没有畏惧退缩,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在这片新工科教育示范区中浇灌自己的理想,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结缘科研,修远求索笃学不倦
少年志趣、青年成才,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逻辑发展。兴趣,正是他手中无坚不摧的“神兵利器”。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首届新工科教育设计成果展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首届新工科教育设计成果展在李金鹏心中埋下了科研梦想的种子。这个成果展主要展示了大一专业基础课《工程导论》的教学成果,正是这门课程让李金鹏感受到了科研的无限魅力,他的探索之路也由此开始。
作为工程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也是学院为学生提供的第一门技术类课程,《工程导论》涵盖了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全英文授课的课程中,李金鹏学习了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了自己工程设计、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能力,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体验到作为工程师的乐趣。他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积极融入课堂,不断探索和思考。
这门课的课程作业,需要亲手设计制作一个机器人,并与其他团队同场竞技。李金鹏和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从结构设计到物料采购,从三维建模到3D打印,从程序编写到功能测试,“每一个零件都被改过三四次,但每当克服了问题便会很有成就感。”经过一个学期的自主创新与不懈努力,李金鹏带领团队设计研发的智能小车获得金奖。
这种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模式,使得李金鹏很快就适应了科研节奏。在完成课程作业的同时,他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加入到了卢少锋老师的科研团队。作为一名本科生,开始独立负责项目,开展学术研究。
李金鹏获得新工科教育设计成果展金奖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李金鹏面向集成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的智能轨道交通,研究其节能低碳运行优化和系统能量管理,最终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能源研究前沿》的智能电网专栏上发表论文。想到以往被浪费的电重新流入千家万户,李金鹏觉得自己的科研工作特别有意义。
在科研的道路上,“兴趣”常常充当第一导师,但在开局后或泥泞或顺遂的道路上,“意义”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动力来源。当兴趣之中萌生出了责任感时,自然也会对面前的学科抱有无限的热爱与执着。李金鹏知道,走在科研之路上需要做好准备,要耐得住寂寞,敢于克服困难,接受质疑和审视的目光。回望这一步步求索探寻的道路,他总结道:“关键在于自己要敢想,并且坚持付诸行动,才能做出真正有挑战有意义的成果。”
如今,由于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突出,他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专业,加入了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不辞山海,筑梦西部不负青春
“六边形战士”是大家对李金鹏的评价,科研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工作,李金鹏在每一条边上突破着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志愿不以山海为远,青春只向家国而来。保持着纯粹而热忱的初心,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去培训、策划,最终完成为期21天的暑期支教,谈论这段经历时的李金鹏,仿佛又回到了贵州省仁怀市学孔乡林坪希望小学的课堂上。条件艰苦但课程质量没有打折,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和不舍的目光背后,是李金鹏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为了课程设计和活动策划所彻夜通明的每个夜晚。
“如果能够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被忽视的特质,让他们找到自己未来或许还有一些从未预设过的道路,也算是为他们点燃了一束希望的火种。”李金鹏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教育的清泉引入西部地区,让孩子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在他们的心中埋下激励的种子。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这八个字似乎能够恰如其分地概述李金鹏27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而这份对于志愿支教的热情也不只停留于他自己的身上,担任学校爱西支教协会会长期间,李金鹏多次组织线上培训,将这份热情传承下去。2020年10月18日,受疫情影响,和大家做了160天网友后,支教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线下培训。李金鹏不断打磨,连续一周熬夜,做策划、改PPT,只为向同学们充分展示支教魅力。
爱西支教协会线下培训
除了志愿服务,李金鹏在学生工作方面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峻德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负责人到主席团成员,李金鹏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李金鹏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策划了峻德书院首届运动会。
“因为是书院第一届运动会,也是我负责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所以整场运动会我一直在现场跑来跑去,我记得那天我的微信步数超过了三万步。”
就这样,在没有过往经验参考与学长学姐建议的情况下,书院举办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运动会——同学们在操场上拼搏的身影和开心的笑声,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是给予李金鹏的最好奖励。
奋楫争先,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重阳时分的广州银河烈士陵园,松柏苍翠,花木葱茏,景色清幽,肃穆庄严。李金鹏肃立在陵园广场,聆听老党员讲述“文总”六烈士的事迹,先烈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令他动容。在纪念碑前,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李金鹏用真挚的语言,深情的诵读了他写给先烈们的诗。英烈的事迹,让李金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赓续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李金鹏参加党课时发言
作为广州国际校区首批本科生党员,李金鹏始终保持一名党员的本色和初心,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他与峻德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动员支部成员为支部建设献计献策,确立了支部发展的基本思路——把支部打造成为“新工科”党员队伍中最坚实的“党员之家”。
李金鹏带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党支部内组织理论学习小组,通过举办“理论周周学”“支部茶话会”“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和“我最钦佩的共产党员”征文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理论学习系统化、常态化。李金鹏还和其他支委在疫情期间一同组织举办了线上“党史知识竞赛”,带动大家在家里也不放松理论学习;和支部成员带头申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抗疫一线人力吃紧之时,李金鹏冲锋在前,主动报名加入党团先锋队,担任校区核酸检测志愿者。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李金鹏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处处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引导支部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在他和其他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支部入选广东省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李金鹏组织支部党日活动
李金鹏曾参加学校党委书记章熙春为广州国际校区学生讲授的党课,从中获益匪浅。他说道:“从章熙春书记的讲述中,我得知广州国际校区区徽中的盾牌形状源自‘红色甲工’的校徽,代表着谦恭自守、追求真理和捍卫正义。在广州国际校区与甲工先贤对视,能够感到华工百年办学深厚的历史文脉和红色基因,在我的胸膛里激荡澎湃。”
前贤创业,后人理应图强。不断用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这是李金鹏在华园逐梦的真实写照,也是华工人在“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新征程中的使命。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受访者提供
文:杨崇毅|董创 刘晨鸿 学生记者
微信编辑:刘伊婷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