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南方特别是两广和福建地区的人,不爱说“子”字,而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的人,不爱说“搞”字。
? “子”——北方人更爱我
说起中国人语汇中的一个常用字“子”,似乎北方人用得更多。比如脑袋可以说成脑瓜子、脚可以叫脚丫子,流的口水叫哈喇子,吐的口水叫唾沫子;吃的桃叫桃子,吃的梨叫梨子;媳妇弟弟叫小舅子,丈夫的妹妹叫小姑子;暗中使坏叫下绊子,骂人常说龟孙子。这里的“子”更多的是语气助词,说起来虽然略显俗气,但极富生活气息。
反观南方地区,靠近东中部地区的南方人,说“子”还算常见,但是一到华南就有了自己的语言习惯。比如,水管北方人一般叫“管子”,而广东、广西、福建人大多称一个字“管”;吃果子,华南地区只说“吃果”,不说“子”,桃子、梨子和橙子可能也只用一个字表述,即:桃、梨、橙;儿子在粤语区称为“仔”,比如刘德华就被香港人称为“华仔”;妻子叫“老婆”,小姑子叫“姑仔”,孙子一般单称一个“孙”;婶婶北方人可能会喊“婶子”,而闽南人一般称“阿婶”。
? “搞”——南方人口头语常见
“搞”字在北方一般会视为不雅,口头语很少说,而在南方,“搞”字一般等同于“做”、“处理”、“唱反调”的意思。比如,说“你是不是想搞事情”,就是问你是不是想故意搞破坏。
在综艺《向往的生活》里,常见何炅、黄磊说:我搞个菜、我搞个鱼、我搞个点心之类的口头语,这里的“搞”字就是“做”的意思。
在南方,领导可能会对下级说:这个事情你要认真搞一下;在北方,可能会说成:这个事情你要认真捯饬一下。在南方,是搞活动、搞演出,在北方,是做活动,弄演出。“搞”字在南方,基本上被当成了一个通用动词在使用。
? 结语
中国地域广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人群迁徙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习惯。这种习惯无所谓好与坏,而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化。透过这种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演变背景,品味各地的风土人情。
本文只是就我个人观察到的语言现象发表的一些看法,不一定精准,欢迎大家补充、探讨。
#助我上热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