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中的《草》,为何只有四句?

  一、《草》与《赋得古原草送别》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名为《草》,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写出了野草生命力旺盛,不畏风雨,不断更新的特点,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这首诗的第一句是“离离原上草”,相信很多人都能背诵出来。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首诗其实并不完整,它是从白居易的另一首诗中删减出来的。那首诗的名字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可以看出,《草》就是这首诗的前两句。那么,《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写的呢?它和《草》有什么不同呢?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创作背景和意境

  据《唐才子传》记载,《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习作。当时,白居易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按照规定,要在限定题材的诗词前面加上“赋得”二字来表示这是应试作品。这种方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命题作文。

  白居易在考试前拜访了当时的名臣顾况,顾况对他的才华十分欣赏,并推荐他给其他达官贵人。白居易因此在长安声名鹊起,并顺利通过了考试。

  

  《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白居易在考试中写出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以“古原草”为题,写出了一片生机勃勃、年复一年不断更新的青草景象,并以此寄托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伤感。

  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野草每年春天生长、秋冬枯萎、再次复苏的过程,表现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坚韧品格。后两句写出了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着荒城,形成了一幅荒凉而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了诗的主题,即送别友人。王孙是对友人的敬称,萋萋是青草茂盛的样子,也是离别的感情。诗人借用青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暗示了自己和友人都是像青草一样的平民,没有什么地位和权力,只能在风雨中艰难生存。

  这首诗被考官阅读后,赞叹不已,认为它不仅意境高远,立意巧妙,而且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是一首佳作。白居易因此得到了赏识和提拔,也开始了他在长安的生活。

  三、《草》与《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异同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草》和《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同一首诗的不同版本。那么,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首先,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写出了野草生命力旺盛、不畏风雨、不断更新的特点,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这是这首诗的核心思想,也是它最具有魅力和感染力的地方。

  其次,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草》只有四句,而《赋得古原草送别》有八句。《草》只写了野草的生长过程,没有写送别友人的情感,《赋得古原草送别》则写了送别友人的情感,还写了古道和荒城的景象。《草》是一首对仗工整、自成一体的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意境深远、寓情于景的律诗。《草》更适合作为小学课本中的教材,《赋得古原草送别》则更适合作为高年级或中学课本中的教材。

  

  四、《草》删减自《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义

  那么,《草》为什么要删减自《赋得古原草送别》呢?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知道,《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应试作品,它要符合科举考试的规则和要求。它要写出对仗工整、格式严谨、方正得体、标新立异、志存高远等特点。这些特点虽然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才华和风格,但也限制了他们的创作自由和个性表达。而且,这样的诗歌往往夸夸其谈,很少能流传下来。

  

  而《草》,则是从《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提炼出来的精华部分。它不再局限于应试作品的框架和形式,而是以自然、朴实、通俗、平易的语言写出了野草生命力旺盛、不畏风雨、不断更新的特点。它没有写出送别友人的情感,也没有写出古道和荒城的景象,而是专注于描绘野草本身。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