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原标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今天给各位分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疾病别名4疾病代码5疾病分类6疾病概述7疾病描述8症状体征9疾病病因10病理生理11诊断检查12鉴别诊断13治疗方案14预后及预防15流行病学附:1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穴位1拼音

  xuèshuānxìngxuèxiǎobǎnjiǎnshǎoxìngzǐdiàn

  2英文参考

  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3疾病别名

  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疾病代码

  ICD:D69.5

  5疾病分类

  肾脏内科

  6疾病概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为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病人以女性为多,20~60岁,没有地域或种族的差异。

  起病往往急骤,典型病例有发热、乏力、虚弱,少数起病较缓慢,有肌肉和关节痛等前驱症状,以后迅速出现其他症状。也有以胸膜炎、雷诺现象、妇女***流血为最初主诉。

  7疾病描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为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这是一组由于微循环中形成了血小板血栓,血小板数因大量消耗而减少所形成的紫癜。由于小动脉与微血管的栓死,导致器官缺血性功能障碍乃至梗死,对微循环依赖性强的器官(脑、肾等)最易出现症状。本病1925年由MosehCowitz首先报道,真正对TTP作出命名是1958年由Singer等提出,并由Amorosi和Utman进一步总结了临床5大特征: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②血小板减少;③神经系统症状;④发热;⑤肾脏损害;称为五联征,有前叁者表现的则称为叁联征。本病病情多数凶险,病死率高达54%。

  8症状体征

  起病往往急骤,典型病例有发热、乏力、虚弱,少数起病较缓慢,有肌肉和关节痛等前驱症状,以后迅速出现其他症状。也有以胸膜炎、雷诺现象、妇女***流血为最初主诉。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下列特点

  (1)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以皮肤黏膜为主,表现为淤点、淤斑或紫癜、鼻出血、视网膜出血、生殖泌尿道和胃肠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其程度视血小板减少程度而不一。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不同程度的贫血。约有1/2的病例出现黄疸、20%有肝脾肿大,少数情况下有Raynaud现象。

  (3)神经精神症状: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首先见于神经系统,其严重程度常决定本病的预后。Silverstein所报道的168例中151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占90%),其特点为症状变化不定,初期为一过性,50%可改善,可以反复发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紊乱,30%有头痛和(或)失语、说话不清、眩晕、惊厥、痉挛、感觉异常、视力障碍、知觉障碍、定向障碍、精神错乱、谵妄、嗜睡、昏迷、脑神经麻痹。45%有轻瘫,有时有偏瘫,可于数小时内恢复。神经系统表现的多变性为本病的特点之一。这些表现与脑循环障碍有关。

  (4)肾脏损害:肉眼血尿不常见。重者最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5)发热:90%以上患者有发热,在不同病期均可发热,多属中等程度。其原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继发感染,但血培养结果阴性;②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紊乱;③组织坏死;④溶血产物的释放;⑤抗原抗体反应使巨噬细胞及粒细胞受损,并释放出内源性致热原。

  (6)其他:心肌多灶性出血性坏死,心肌有微血栓形成,可并发心力衰竭或猝死,心电图示复极异常或各种心律失常,尸解为急性心肌梗死。亦有报道肺功能不全表现,认为由于肺小血管受累所致。肝脾肿大,有腹痛症状,其原因是由于胰腺小动脉血栓性闭塞,伴胰腺栓塞引起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可增高。胃肠道病变是由于胃肠壁血管闭塞所致。少数患者有淋巴结轻度肿大,各种类型的皮疹,恶性高血压,皮肤和皮下组织有广泛性坏死,动脉周围炎,以及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

  2.分型

  (1)急性型:多见进展迅速,呈爆发性,7~14天出现症状。约有75%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死亡。常见死亡原因为出血,脑血管意外,或心肺肾功能衰竭。

  ①慢性型:少见,缓解和恶化相继发生,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②反复发作型:由于治疗进展,可反复发作1~5次,存活平均9个月~12年,中位存活期5.1年。

  ③先天型:有同卵双胎发生TTP。

  (2)继发型:妊娠并发TTP,大多数发生于子痫、先兆子痫或先兆子痫之前,也可发生在生产后第1周,发病机制可能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有关。文献报道一组151例TTP,其中23例同时存在SLE。另有报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最终发生TTP,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同时发生TTP,也有ITP间隔4个月后发生TTP。肿瘤可引起TTP,如淋巴瘤,可在2~6个月后发生TTP。

  9疾病病因

  TTP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病人无诱因可寻,称为原发性。少数病人可有遗传、免疫异常、感染、妊娠或用药史等背景,如继发于药物过敏(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磺胺药、碘、苯妥英钠、氯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普鲁卡因胺、口服避孕药等);中毒(CO、染料、漆、蜂和狗咬等);感染(细菌、立克次体、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流感、单纯疱疹、CoxakieB、支原体肺炎属等);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SLE、多动脉炎、舍格伦综合征);妊娠后期、肿瘤化疗(丝裂霉素多见)、环孢素A,服用雌激素及孕酮、注射疫苗等。近年来报道HIV感染相关的TTP,伴有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以及轻度肾功能不全。

  10病理生理

  关于T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过去有人认为可能起自内皮细胞受损,促进血小板在血管内聚集而形成血栓。近年来这一主张的支持者逐渐减少。目前较流行的学说为血小板聚集能力过强,形成血小板栓子,黏附于血管内皮,引起其继发性改变。可能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1.小血管病变在有明显病变的毛细血管中,电镜下可见内皮有血栓形成前病理变化,由于微循环中发生病变,故可引起微血管病性红细胞溶解,后者又可加重局部的血栓形成,若病变较广泛,则可导致血小板减少。文献报告TTP可伴发盘形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这些疾病的特点都有一定程度的血管炎病变。

  有人发现TTP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层中缺乏一种纤溶酶原活化素,使局部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小血管中血栓形成。研究证实,局部血小板激活可能在TTP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部分TFP患者恶化期的血浆可使正常人血小板聚集,但在37℃下与正常血浆混合处理后,其血小板聚集活性可逐渐降低,因此认为患者血浆中可能存在某种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也可能同时缺乏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I)而致病。有人报道血小板的明显聚集需高分子vWF多聚物结合到血小板表面结构中的GPⅠb,随后血浆蛋白(可能是纤维蛋白原、血栓调节蛋白或纤维连接蛋白)结合到GPⅡbⅢa复合物上去。目前认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TTP的致病因素之一。血栓调理素(TM)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胎盘合胞体滋养层和血小板的一高亲和力凝血酶受体。1991年,Takahashi等测定了13例急性TTP患者的TM,结果发现,8例患者TM浓度升高;合并SLE者TM浓度高于无SLE者。TM浓度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素(tPA)和VWF:Ag明显相关,但与血小板数无关。急性TTP患者无论病情是否缓解,TM浓度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TTP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损伤,惟程度各异,TM浓度与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微循环中有血栓形成。有人认为本病的本质是DIC。Takahashi等检测了10例急性TTP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和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病人的TAT和PA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但两者之间未见相关性。5例患者缓解后,其PAP和TAT值均明显下降,但其他止凝血指标未见异常。作者认为,TTP患者确实存在有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高,多数病人无消耗性凝血现象存在。

  3.前列环素(PGI2)合成减少或血浆中缺乏某些防止PGI2降解的因子。约60%的TTP患者用全血或血浆可以获得缓解,若用5%白蛋白治疗则病情恶化。经研究,患者PGI2生成正常,但其降解速度加速,提示正常血浆中有一种能防止PGI2迅速降解的因子,它不存在于白蛋白中。此因子的半衰期为2周,它能延长PGI2的生物活性,其缺乏可导致PGI2减少,伴发微血管血栓形成。Hen***y等(1979)报道TTP患者血浆中6酮PGF1a减少,进一步证实这一学说。有人认为本病为血管内皮缺乏促进PGI2形成的物质而致病,使用双嘧达莫(潘生丁)可促进其形成而起治疗作用。亦有报告从凝集的血小板中释放出来的βTG能进一步阻止PGI2合成。

  4.免疫学说有人认为在本病中所见到的血管病变系免疫损伤所致。用3H脯氨酸标记内皮细胞,用TTP患者的血浆孵育可使内皮细胞杀伤42%,对照组仅8.6%。此外用TTP血清中的IgG可使内皮细胞杀死率达70%,而对照组仅16.8%。Burns将3例TTP患者血清或提纯的IgG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起孵育,以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内皮细胞表面有IgG抗体结合。以细胞毒试验和电镜证实,这种特异性抗体能引起内皮细胞进行性溶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致PGI2形成低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低,最终导致微血栓形成。

  有报道指出,TTP时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增高,治疗好转时降低。血小板表面附有IgG时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致使血循环中血小板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本病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但在继发性TTP(如SLE、细菌性心内膜炎)中补体常降低,可能与症状的发展有关。

  11诊断检查

  诊断:

  1.诊断标准和依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中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拟订的诊断标准如下。主要诊断依据: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①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中、重度贫血。

  ②微血管病性溶血。

  A.黄疸,深色尿,尿胆红素阴性。偶有高血红蛋白血症,高血红蛋白尿症与含铁血黄素尿症。

  B.血片中破碎红细胞>2%,偶见有核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D.骨髓红系高度增生,粒/红比下降。

  E.高胆红血素血症,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F.血浆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血红素结合蛋白(hemopexin)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

  (2)血小板减少与出血倾向:

  ①血小板计数常明显降低,血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

  ②皮肤和(或)其他部位出血。

  ③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可伴成熟障碍。

  ④血小板寿命缩短。

  (3)神经精神异常:可出现头痛,性格改变,精神错乱,神志异常,语言、感觉与运动障碍,抽搐,木僵,阳性病理反射等,且常有一过性、反复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特征。

  以上3项同时存在称为叁联征。

  (4)肾脏损害: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严重者可见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

  (5)发热:多为低、中度。

  2.辅助诊断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诊断TTP的辅助条件。取材部位包括皮肤、牙龈、骨髓、淋巴结、肌肉、肾、脾、肺等。异常表现为小动脉、毛细血管中有均一性“透明样”血小板血栓,PAS染色阳性。此外,尚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内皮下“透明样”物质沉积,小动脉周围纤维化。栓塞局部可有坏死,但无炎性细胞浸润或炎性反应。分型有以下几种。

  (1)根据病程分型:

  ①急性:起病快,治愈后至少6个月内不复发。

  ②慢性:不能彻底治愈,病程长期迁延。

  ③复发性:治愈后6个月内复发者。在1个月内复发为近期复发,1个月后复发为晚期复发。

  慢性与复发性病例约占病例总数7.5%。

  (2)根据病因分型:

  ①特发性:无特殊病因可寻,多数病例属此型。

  ②继发性:有特定病因可寻,如妊娠、感染、癌症、药物等。

  3.诊断评析

  (1)典型的TTP具备五联征:但不少学者认为只要具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异常叁联征就可诊断TTP,甚至有学者认为鉴于本病预后凶险,如具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在排除了DIC等血栓性微血管病后,即应考虑本病,并尽快开始治疗。

  (2)TTP缺乏特异性实验诊断指标:只能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并除外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后,才能做出诊断。在临床表现中,神经精神异常最具诊断意义,但其表现多样,且可为一过性,需仔细了解。在病程中神经精神异常可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的表现不尽相同,需注意。在各种实验方法中,临床医师往往忽略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形态检查。但此方法简便易行,畸形和破碎红细胞数量增多是提示微血管病溶血的有利佐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相比之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毛细血管中有“透明样”血小板血栓虽然具有较大的诊断意义,但此方法费时,有创伤,而且并不一定能得到阳性结果,临床上难以广泛应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TP的发病可能与vWF裂解酶(vwFCP)的缺乏有关。vWFCP的作用是降解vWF大分子多聚体,该酶缺乏时血浆中vWF大分子多聚体增多,导致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形成微透明血栓。如能测定vWFCP的活性,则有助于疑难TTP的诊断,并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复发。

  (3)诊断TTP时:应注意查找各种诱发因素,如感染、药物、免疫功能异常等。随着各类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诱发TTP的报道逐渐增多,而且有些理论上可以用来治疗TTP的药物,如噻氯匹定(ticlopidine),也被证实可诱发TTP,应格外予以警惕。

  (4)以往曾认为TTP与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两者具有相同的病因、病理表现和临床特征,只是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后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尿毒症的表现更为突出,而一般不出现发热和神经精神异常。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应视两者为同一疾病,统称为TTPHUS。近来又有学者发现vWFCP缺乏在TTP患者中较为多见,而在HUS患者中较为少见,故提出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不同,并认为可依此鉴别两者。此观点尚待认可。

  (5)国内文献上有时会见到“DIC合并TTP”的称法:实为不妥。DIC可出现TTP的所有临床表现,已包含了几乎所有TTP的实验室异常,而且两者的许多诱发因素也相同,但两者的病理过程不同,形成的微血栓有质的区别,一般不存在两者并存的问题。

  实验室检查:正常红细胞用51Cr标记后在TTP患者循环内半衰期仅3天(正常25~26天)。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管型尿,40%~80%有轻度氮质血症、肌酐清除率下降。

  1.外周血患者均有贫血的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1/3的患者血红蛋白<60g/L,血细胞比容<0.2,血象中可见变形红细胞及碎片者占95%,并可见球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30%),亦有报道先降低后升高者,中位值6.6%~19%。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者92%,中位数(8~40.4)×109/L。白细胞增高者占60%,类白血病反应少见,但可有明显左移,并可见幼稚粒细胞。

  2.骨髓象红细胞系统显著增生,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多数为幼稚巨核细胞,呈成熟障碍。

  3.出凝血检查出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佳、束臂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占20%,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占8%。纤维蛋白原可减少,少于1.5g/L,占7%,纤维蛋白原存活期和转换大多数正常,少数轻度缩短。FDP阳性占70%,凝血酶时间延长,占48%,但一般无典型DIC的实验室变化。因子Ⅴ、Ⅷ正常。PGI2降低。TM、PAIgG增高,且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HIV1感染时内皮细胞损伤PAI、ⅤW因子增高,PS降低。

  4.溶血指标的检查直接Coombs试验阴性,但继发性者少数可阳性。血清胆红素增高,17~307.8μmol/L(1~18mg/dl),轻度胆红素血症占84%~100%。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下降及血红蛋白尿,提示有血管内溶血。

  5.免疫血清学检查10%~20%的患者SLE细胞可阳性,抗核因子50%阳性,少数类风湿因子阳性。补体大多数正常,少数如SL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肾炎伴TTP时可降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继发性TTP时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增高。LDH100%增高与临床病程和严重程度相平行。血小板颗粒和内皮细胞分泌可溶性P选择素血浆水平增高。血小板膜糖蛋白CD36在TTP患者发现率高。

  其他辅助检查:

  1.脑积液压力与蛋白质轻度增高,细胞数正常,蛛网膜下隙出血少见。脑电图正常,或有弥漫性双侧皮质异常或局限性节律异常。EKG呈STT变化,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少见。胸片可见广泛性肺泡和间质变性浸润病变。

  2.皮肤活检为最安全的病理诊断方法,淤点区1/2病例阳性。骨髓凝块切片60%阳性。尸体解剖病理检查仅44%阳性,故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3.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增加,对骨髓造血有抑制作用,即临床观察到缺乏明显补偿性造血,待临床缓解期仍维持一些抑制作用,以致仍有血小板激活情

  况的存在。

  12鉴别诊断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该病患者没有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和一过性多变性的神经精神症状,却有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减少、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证据,蛋白C测定明显降低,组织因子抗原明显增高。TTP血小板减少外,有破碎红细胞,凝血因子一般并不减少,蛋白C测定正常,FDP不增高或轻度增高,3P阴性,组织因子抗原轻度下降,治疗后1个月不明显升高,而其抑制物(TFPI)明显升高。但有时TTP和DIC的鉴别较困难(表1)。

  2.Evans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Coombs试验阳性,无畸形和破碎红细胞,无神经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关节症状、肾损害、神经症状,并有溶血性贫血、皮肤损害,LE细胞阳性,外周血中无畸形和碎裂红细胞。

  4.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目前倾向于TTP和HUS是同一疾病的两种不同临床表现,是一种多基因性疾病,并属于血栓性微血管病(TMA)。HUS的病变以肾脏损害为主,大多数为4岁以下幼儿,成人偶见,发病时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最为突出,除微血管病性溶血及血小板减少外,一般无精神症状(表2)。

  13治疗方案

  1.血浆置换疗法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自1976年开始采用本法治疗TTP后疗效迅速提高,可达67%~84%,使TTP预后大为改观。认为它能去除体内促血小板聚集物、补充正常抗聚集物,应及早进行。一般用量为每天40~80ml/kg的新鲜冷冻血浆,至少5~7天。治疗有效(一般在1~2周内),则血清LDH浓度下降,血小板增高,神经系统的症状恢复。通常在血清LDH浓度下降至400U/L时,即可停止血浆置换。血浆置换疗法中不宜用冷沉淀物,以免大量ⅤW因子触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输注血小板应列为禁忌。

  2.肾上腺皮质激素单独使用这类药物对TTP的治疗效果较差。一般开始用泼尼松60~80mg/d,必要时增至100~200mg/d。不能口服者也可用相应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对急性原发性TTP的治疗意见不统一,激素可能加重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亦有认为单用激素只有11%有效,应与其他方法合用才有较高疗效。

  3.免疫抑制剂特别对PAIgG增高者常用长春新堿(VCR)。Schreeder等(1983)用长春新堿(VCR)治疗2例TTP都获得缓解,第1例经血浆置换疗法后部分收效,再作脾切除暂时有效,但经长春新堿(VCR)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Joel等(1985)报道1例57岁妇女慢性TTP并发ⅤW因子缺乏,经泼尼松、硫唑嘌呤及血浆置换治疗,21天后TTP缓解,ⅤW因子消失。近年有人报道长春新堿(VCR)应考虑为本病的最初治疗,有效率约占70%。Pallavicini(1994)提出TTP患者血浆置换和药物常规治疗无效时,长春新堿(VCR)是一有前途的药物。静脉注射每周2mg,开始治疗后24~50天,长春新堿(VCR)总量6~14mg达完全缓解,其作用机制为:①改变血小板糖蛋白受体,防止接触ⅤW因子而降低血小板聚集;②在血管壁内皮细胞上起免疫调理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爆发性或进展性时可用丝裂霉素、环孢素和顺铂等药物进行治疗。

  4.抗血小板聚集剂如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600~2400mg/d),双嘧达莫(潘生丁)(200~600mg/d),右旋糖酐40(500ml,2次/d,共14天)。Myers等认为至少在部分TTP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对TTP初次缓解和维持缓解起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在综合治疗中起辅助作用,取得缓解后作为维持治疗。疗程需长达6~18个月,停药过早易复发。单用抗血小板药疗效较差,常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近年介绍应用依前列醇(PGI2)治疗本病,但此激素半衰期很短,故必须持续静滴,且仅适用于急性病人,剂量为400mg,5次/d,或800mg,每8小时1次。

  5.脾切除目前意见仍未统一。Baehr(1936)等首次用脾切除治疗本病。据报道单用此法治疗TTP,92例中45例(51%)有效。有报道15例脾切除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加抗血小板聚集药,87%症状缓解。Cuttner认为脾切除加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右旋糖酐70(中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TTP是最有效的方法。氢化可的松800~1000mg/d,分次静滴,1周后逐渐减量,2周后改用泼尼松60mg/d,每2周减5mg。右旋糖酐70(中分子右旋糖酐)每12小时给药1次,滴注30min,连用14天。若无效,加用抗血小板药,尤其是双嘧达莫,若仍无效,则应进行血浆置换疗法。目前多数人认为不宜单独切脾治疗本病。若病程7天内不能改善临床和生化表现时应及早使用。

  6.输血有报道单纯输血浆29例TTP中17例完全缓解,适用于慢性型和复发型。当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可与血透联合应用。但需注意以防心血管负荷过重。

  7.其他反复发作者可静滴免疫球蛋白,5g/d,共3天,以中危组TTP有效,缓解后稳定,但低危组不能证实有效,不作为一线治疗方法,近代治疗宜选血浆置换法。

  14预后及预防

  预后:以往本病的预后差,病程短,病死率达80%~90%。妊娠病死率特别高,围产儿病死率高达69%,死亡原因以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或血栓性病变为主,其次为肾功能衰竭,也有部分缓解者在数月、数年内复发,少数完全缓解后12年再复发,高度激活免疫系统者预后差。近年来由于血浆置换疗法或合用血小板抑制聚集药,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后,预后有所改观,病死率下降到20%以下。有效患者多可完全恢复,不少患者可能死亡。个别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或减少服用磺胺类药物、口服避孕药,防止中毒及感染。

  15流行病学

  TTP的发病率较低,每年约1∶100万。但近年来的统计表明,国内的病例数在增加,已报道500例以上;国外仅美国每年的发病数也在500~1000例,如果加上某些不典型的病人则数量还要增多。病人以女性为多,20~60岁,没有地域或种族的差异。

  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穴位膈俞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参见第131节)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

  诊断

  必须彻底弄清病人的服药史,以排除对敏感病人增加血小板破坏的药物.约5%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减少(见下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为保持动静脉输注导管通畅,即使应用极少量肝素冲洗,也可发病.其他药物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例如奎尼丁,奎宁,磺胺制剂,口服抗糖尿病药,金盐以及利福平.

  病史中还有很重要的内容,病史中可能引出提示免疫性基础疾病的症状(例如关节疼痛,雷诺氏现象,不明热);提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见下文TTP-HUS)的体征与症状;10天之内输过血提示可能是输血后紫癜,大量饮酒提示酒精所致血小板减少症.5%孕妇分娩期可发生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的患者常伴血小板减少症,可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ITP)相鉴别;由此可以得出其他HIV感染症状的危险因素和病史.

  体检对诊断亦很重要:(1)通常继发于感染性或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TTP)时有发热,而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与药物有关的紫癜则不发热.(2)由于血小板的破坏增加(例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药物有关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脾脏扪诊不增大;而继发于脾脏对血小板阻留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脾脏大多可以扪及,继发于淋巴瘤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也是如此.(3)其他慢性肝病的体征对诊断也有意义,如蜘蛛痣,黄疸和肝掌.(4)妊娠末期常引起血小板减少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表133-2).若血小板减少不伴有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筛选检查(参见第131节)则是正常的.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确定有或无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依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随其病因和严重程度而多变,需迅速鉴别病因,若有可能应予以纠正(如在肝素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血小板抗体,造成疗效的降低,因而要间歇性使用以预防上述抗体产生.若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则血小板输注应保留于治疗致命性或中枢神经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则血小板输注保留于治疗急性出血或严重性血小板减少(如血小板数<10000/μl).

  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为不伴全身性病变的出血性疾病,成年患者表现为慢性型,而儿童患者常是急性型并有自限性.

  成年特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产生了一种针对结构性血小板抗原的抗体(自身抗体);而儿童患ITP时,是由病毒抗原激发了抗体的合成.该抗体和附着在血小板表面的病毒抗原起反应.

  诊断

  除了瘀斑,紫癜和粘膜出血(轻微或量多)外,体检结果均为阴性.外周血检查结果,除血小板数目减少外,均属正常.骨髓检查通常除可发现巨核细胞正常或数量增加外,其他亦属正常.

  治疗

  成年人的治疗通常开始口服皮质类固醇(例如强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计数将在2~6周内恢复正常,然后逐步递减皮质类固醇.但大多数病人的疗效不够满意,或是减少肾上腺类固醇剂量后即复发.脾脏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缓解.对于用类固醇和脾脏切除治疗难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药物的疗效尚未证实.由于慢性ITP病程长,同时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对治疗方法的利弊仍须慎重权衡.应用合成的雄激素(达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或环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疗法的疗效并不一致.

  对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静注(IVIg),这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包被抗体血小板的作用.IVIg剂量1g/kg,1天或连续2天.患者血小板数常可在2~4天内上升,但仅维持2~4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g/(kg.d)静脉输注3天,可使血小板数迅速上升,且费用略低于IVIg.对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应输注血小板.由于糖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能预期在几天内显效,因而对ITP患者不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患儿治疗与成人相反.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复血小板数,但不能改善临床结果.由于大多患儿在几天或几周内可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自发性恢复,有时推荐单用支持疗法.对使用皮质类固醇或IVIg无效的慢性型ITP患儿脾切除术应至少推迟6~12个月,这由于无脾患儿增加了严重感染的危险,即使患病经年累月,大多患儿可自发性缓解.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1、血浆置换:自从引进血浆置换疗法后,原发性TTP的死亡率由90%降至10%左右。血浆置换机理是纠正酶的缺乏,去除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聚集的不利因子和自身抗体。血浆置换原则是:早期、足量、优质、联合,只要患者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不能用其他的疾病解释时,即开始使用。国外文献推荐血浆置换的量为40-80ml/(kg/d),每日一次,直至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系统症状缓解,血红蛋白稳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正常,然后在1~2周内逐渐减少置换量直至停止。血浆替代品多选用冷沉淀上清或新鲜冰冻血浆。虽然患者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但避免输注血小板仍是非常关键的。血浆置换对慢性反复发作的家族性TTP患者疗效欠佳。

  2、血浆输注:对于遗传性TTP患者,血浆输注是首选治疗措施。也作为无条件进行血浆置换时的替代治疗,但疗效不如血浆置换。多与糖皮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环孢菌素A等联合使用。

  3、糖皮质激素能够稳定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抑制IgG产生。通常与血浆置换同时应用,一直持续到病情缓解,再逐渐减量。泼尼松1-2mg/(kg··d)或地塞米松20mg/d,也可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脉滴注。

  4、免疫抑制剂有报道认为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对于难治性TTP可以通过抑制自身抗体产生达到治疗目的。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可以通过清除B细胞克隆产生的ADAMTS13抑制性抗体,导致疾病缓解,具体用法为375mg/m2/每周,平均约4个疗程。环胞素A可以通过抑制calcineurin介导的去磷酸化作用而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产生效益型抗体,通常与血浆置换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脾脏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的破坏对部分血浆置换无效患者起一定疗效。。

  5、脾切除

  脾脏在TTP的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并不清楚,作为网状内皮系统,脾脏是自身抗体产生和抗原抗体复合物清除的主要场所,因此,通过脾切除术可以去除抗体产生部位。由于疗效不十分肯定,目前较少采用,多用于其他疗法无效或多次复发者。

  6、补充ADAMTS13蛋白

  血浆纯化ADAMTS13蛋白。克隆ADAMTS13基因,获得功能性的ADAMTS13重组蛋白,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为目前最具前景的TTP治疗方法。理论上讲,采用rh—ADAMTSl3对遗传性TTP患者行替代治疗将是一种有着良好前景的治疗手段。.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

  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疾病。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成年女性。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1、急性型ITP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癌等。

  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明显增高,故认为是病毒抗原引起的。发病机

  理可能是包括病毒抗原在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血小板fc受体或是病毒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

  膜起交叉反应,损伤血小板,并被吞噬细胞所清除。

  2、慢性ITP发病前常无前驱感染史,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80%~

  90%病历有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其中95%为PalgG,2/3为PalgG和PalgM,少数作用为PalgA和pac。抗

  体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少数作用与Gbib复合物,使血小板寿命缩短和功能改变。其含量

  与血小板寿命呈负相关,已经证实脾脏是血小板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症状

  1、急性型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

  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

  。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

  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2、慢性型,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

  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

  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

  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二)体征

  1、急性型

  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

  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

  ,但有什么危险。脾脏常不肿大。

  2、慢性型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

  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

  中医是如何认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的“血证”、“虚劳”等范畴。是由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热毒内伏,气血受损而发生。在急性期多由热毒内伏营血,或胃热炽盛,化火动血,灼伤络脉,迫血妄行,溢出常道,而发为紫癜及多种出血之症。若病延日久,脏腑气血亏虚而成慢性。在临床上以脾肾两虚者较为多见。脾虚不能统血,以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渗出皮肤之间。肾阳不足,虚火内动,扰乱营血,血随火动,离经妄行,而致出血。出血后离经之血易于瘀阻,血行障碍,血不归经,使出血加重或反复。治疗上应着重于脾肾。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凋理肝肾,补益气血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特别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混淆。但这些疾病本身有较突出的其他临床表现,且其血象和骨髓象变化另有特点,最好到正规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

  在发病的过程中,防止各种外伤、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以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急性发作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慢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易反复发作的倾向,用药时间较长,所以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定期复查、坚持用药是争取治愈的重要关键。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选

  【答案】:E

  血液透析时毒素下降迅速致脑脊液渗透压大于血液渗透压,水分由血液进入脑积液形成脑水肿,因此可以加重脑出血患者的颅内高压。而CRRT时血液及透析液流速缓慢,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颅内压变化缓慢,因此伴有脑水肿的患者首选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清除自身抗体以及血浆中的vWF多聚体并补充vWF裂解蛋白酶,是治疗TTP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方法。大部分肠系膜切除术后的患者腹膜表面积减少,影响腹膜尿素和肌酐清除率,不能达到充分透析,为腹膜透析绝对禁忌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硬化,建立血管通路困难;同时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首选腹膜透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