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后,拉开成绩差距背后的真正原因在哪?

  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很多家长都被告知小学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至于背后是什么学习原理在起用,却很少有人讲清楚。简单地说,三年级前的学习性质上属于符号性学习,文字,字母,数字等,这一阶段家长对孩子学习关注的重点要放在认读和培书写习惯上,包括形态、读音与语义。就书写而言,注意作业字形匀称和排列美观。下面这两个高三孩子的书写是从小练就的,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根本就顾不上练字。事实上那些把糟糕的书写习惯一直带到高中的孩子,成绩很少有拔尖的。

  三年级以后,学习开始以意义为主,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低层次的理解是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解释说明所接触到的新知识,把新内容纳入到知识体系中。一位支教大学生说过一件事,他以打车为例教孩子们计算车费,可孩子们首先问的是什么是出租车。可见知道得越多,理解学习新鲜事物就越快。一个读过很多英雄故事的孩子,在对"勇敢"一词的理解时,一定会自动脑补出形象来。背景知识的差距,使孩子间的成绩差距在之后的学习被逐渐拉大。

  那么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是否就是低年级看着写字,高年级陪着看书就行了呢?大多数家庭教育课就是这么宣扬的。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有道理,但是社会语言学的分析却认为另有蹊径,为什么能言善道的学生,往往有较好的成绩表现,是因为他们拥有语言型态这个强大的调节器,让他们占到了优势。那么什么是语言形态呢?是指一个人语言词汇的丰富性,抽象性,表达的结构性与逻辑性特征。

  维果茨基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中的连接词,起着意义与顺序的分配作用,能运用连接词和多种词汇类型,生成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会有利于从事逻辑推理活动,进而促进当事者的逻辑思考。反之,如果当事者不善于使用连结词,致使难以构成较长的语句,这种片段化特性会限制逻辑思考的运作。 那么它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如何获益呢?

  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上,学校主要学科教材的编写是一种学术性知识的结构,各知识单元之间呈现有组织的排列组合,存在先后顺序、上下层级的制约关系。内部逻辑偏好理论性、学术性、抽象性、推理性等,并透过这些特性构成系统化与组织化的知识结构。显然,那些不具备逻辑和抽象表达能力的孩子,在面对学术性的文本内容时就很难产生融合感,"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说法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它是怎么影响学习呢?以具体学科为例,体育学科各单元之间处于水平性均等地位,无连贯性也无前后关系。如篮球、桌球、跑步、体操等之间并无先后顺序,新的单元无需先备知识,每位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数学的加减乘除之间存在明确的先后顺序以及层层递进的原则。新单元的学习需要旧单元的知识能力,所以学习落后者便难以接收教师的教学讯息,就会展现无精打采的神情,更难以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是体现课堂学习的参与程度上,在目前的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主导着大部分教学活动的顺序与速度,学生只能听从教导,不能怀疑。而教学流畅性是教师的关注核心,在课堂对话时,与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对话,有助于提升教学的顺畅性,因此与这类学生有较密集的师生互动。反之,那些难以辨识教师的想法,因而展现的行为往往不符合教师的期望的学生,无形中会受到冷落,课堂上发言的机会越来越少。

  国内的相关研究不但证实这类情景,还进一步观察到,小学生听不懂教师教学语言中的学术性讯息,从而产生抗拒行为,分心、恍神是最常见的现象,打瞌睡、迟到等则属于较强烈的抗拒策略。更严重的是跟旁边同学讲话、发怪声等。这种情况使教师对他们的关注焦点,从知识学习转向行为教化甚至控制,比起成绩来,更担心他们破坏课堂纪律或是阻碍教学进度,唯一的希望他们上课不捣乱。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讲,教师的提问,无论是让学生重复还是解释,以及老师的反馈,都会起到激活神经元或连接神经网络间的作用,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罗森塔尓效应告诉我们,一旦老师对学生学业前景不看好,低期望值就会在行为上无形地体现出来,在全班几十个同学中,这类学生课上课下受到的关注也会越来越少,最终会影响到成绩。谁能想到,这些负面影响的起点竟然不是因为心智能力,而是取决于语言型态构成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学习并不是我们看到或者所认为的那样,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家长吼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存在着一套精密的技术逻辑,把表面上毫联系的、各种场景下的教育活动串连为一个体系。可怕的是这个环环相扣的体系,不是出自于统一的设计,而是来当事人各自最优化选择的结果。那些因机缘巧合或者有能力在各个阶段都作出正确选择的家庭的孩子,自然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那些因各种状况游离这个体系之外的孩子,就会在流水线式的15年学习过程被陆续淘汰,少数幸存者考进了大学,最后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个"小镇做题家"。

  那么孩子语言型态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这个方面,教师、机关干部,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自身的文化素质较高,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更多数量,更偏抽象的词汇。其次是因工作性质需要用专业知识进行心智性思考形成的思维方式,在交流中会赋予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去思索现象背后的意义,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形中也培养了孩子的思维方式,这在语言学上叫做精致性编码,它完美地契合教材的编写逻辑,使孩子赢在正式学习的起跑线。这也是为什么高社会经济家庭在学业上容易成功的主要原因。对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及教育理念错位的家长,则需要专门接受理念教育和一定的方法培训。

  2017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受访言论小学阶段,部分家长或许有一定能力训练孩子的习惯和思维,力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那么中学阶段,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要转变角色。家庭教育把家长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和放任型。不同教养方式类型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品质指标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更健康、学习品质更好。

  所谓权威型即高支持和高要求,高支持包括良好的物质条件,陪孩子运动、读书,亲子交流等。这方面家长都可能做到,但是高要求就不一定了,如果我们理解为监管学习,布置任务那就错了,中外的研究结论均指出,亲子监督对平均成绩及各科成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不支持家长直接干预孩子的学习过程。

  家长最简单策略就是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下图是高考状元各阶段就读学校的统计,小学阶段大都上的普通学校,随着学段的升高,就读学校的层次也逐步提升,高中阶段,半数以上状元就读的是国家级、省级示范学校,说明高考结果与就读学校高度相关,学校的上限就是孩子所能达到的高度,孩子天天跟优秀的老师,同学一起,自然容易学好。

  现实中能把孩子送进名校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对于多数就读于普通中学的孩子来讲,家长对学习的认知就特别重要了。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更要随时了解孩子的课堂学习品质,和学习效率,但不要的直接干预学习过程,尤其不要强行管理孩子的学习行为。

  中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复杂度和难度逐渐加大,比如数学成绩不好,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需要花多少时间、如何确认学习结果...... 语文方面的问题是记不牢,看不懂,说不清、写不出......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的需要长周期积累,有的必须即时处理,既有策略层面的,如学习的规划与管理,又有方法层面的,如学科难题。

  问题堆积在一起,孩子每天穷于应付,难以自拔,学习越来越吃力,眼见孩子成绩下滑,有的家长从学习上态度去找原因,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练太少、时间抓得不够紧,因此天天在孩子面前叨念要认真学习,进而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不让孩子游戏,不让外出玩耍,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搞得孩子不厌其烦,沉默以对。从社会文化的学观点来讲,这种管理方式,恰好对孩子的学习起了负面作用。

  有的家长觉得还应该是方法不对,于是就给孩子找名师补课,那么补课是否有效呢?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外补习与学习成绩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补习时间低于4小时没有效果。试想一下,初高中生每周有几个4小时用来课外实习?一周拉下的功课,几个小时能补上吗?再来看补习内容,正常情况下,补一次课是两个小时,在有限的时间内,老师是把一周学过的内容都蜻蜓点水地再过一遍,还是把重难点重复一遍?

  如果是住校生的话,要么是放假日拖着行李箱,先去机构补课再回家,要么是归校日拖行李箱先去机构补完再进校。在经历一周的紧张学习后,身心极度疲倦,无论是意志力还是生理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极限点,其情绪状态可想而知。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是相互影响的,缺乏情感的学习常常只是一些事实知识的无意义堆积。事实上,高三阶段是没有时间可用于补课的。

  那么普通学校的孩子的家庭应该如何为孩子提供学习支持呢?现代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它发生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孩子学习的管理既要解决学习上的实体问题,如学习计划和题型总结。又要调节、塑造孩子的心理,如孩子的自我认同,目标树立等。还要构建社会性环境,如亲子关系,室友关系等。从前面两个孩子作的周学习规划总结中,可以看出他们每天都在处理知识学习,师生关系,情绪动机方面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理论上关于学习方法,心理,家庭教育的阐述泾渭分明,但机制上它们又是相因相生。一直以来,人们把动力和兴趣视为学习的先决条件,认为积极性强,兴趣浓厚的学生才可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然而神经科学在一项关于阅读学习研究发现,孩子能长时间看书,是因为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而不是因为对书藉的兴趣。在关于数学学习的研究发现,动力与成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成功与后续成功则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有趣的是,在动物研究中,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学霸是从小学就开始一路领先吗?

  由此可见,学习成功的过程是很复杂的,需要努力、更需要正确的策略:培养学科能力,掌控学习过程,取得学习成绩,树立学习信心,体验学习成功,形成正面情绪,重复相同行为,获得相同成功。这是学习的基本路径。

  再来看为什么说家长是孩子的天花板,家长的眼界和格局可能会孩子带来什么影响。谷歌公司是美国四大巨头之一,市值超过阿里腾讯之和,它的创始谢尔盖·布林人却来自俄国,这是怎么回事呢?谢尔盖·布林说过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与父亲当年决定移民美国密不可分,那么他父亲怎么会想到移民美国的呢?

  谢尔盖1973年出生于前苏联,父亲米哈伊尔·布林是前苏联计划经济委员会的经济学家,主要工作是专门计算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国人高得多。1977年,在波兰华沙的一次数学研讨会上在与欧美学者交流后,他意识到自己孩子都应该过另外的生活,因此决定离开苏联,移民美国。

  米哈伊尔·布林冷战时期,苏联人移民美国不啻于叛国,在向美国提出签证申请后,他和谢盖尔母亲就被单位开除了,靠着做家教、缝补维持家用。小谢尔盖上学也受到影响,即使这样,迈克尔依然坚持移民。

  签证下来了,他们却无法顺利出行,迈克尔带着全家辗转奥地利、法国,在1979年抵达纽约。到美国后,小谢盖尔因俄国口音在学校里饱受歧视。迈克尔四处奔波,为儿子找到一所以老师同学友爱、学习环境自由宽松著称的学校。

  这位父亲最初对孩子的期望是:"当时我并没有想过布林会创建谷歌,我只是希望他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最好是像我一样成为一名教授。”

  当他发现迈克尔认为儿子在计算机方面颇有天份,同时也敏锐意识到电脑科技的巨大潜力,于是在小谢尔盖9岁生日那一天,送给了他一台电脑,花了将近600美元。在当年约相当于现在的6万美金,这对于刚在美国稳定下来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然而正是这台Commodore64,成就了谢尔盖,也影响了世界。

  所以谢尔盖说自己成就与父亲当年决定移民美国密不可分,其实谢尔盖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也应该是受父亲的影响,只不过与父亲两次重要抉择比起来就无足轻重了。人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孩子进入中学后,家长在学习方面能为孩子作的选择,要么是名校,要么是其它支持体系。

  了解精简化学习模型可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