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令人惊叹,一位药学专家分析其意义和前景
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在7月5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已经进入爆发期。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一位从事药学研究和教学多年的专家,我对此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我要对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创新相关的政策红利给予充分肯定。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临床急需的新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国产替代产品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了创新药品130个、创新医疗器械217个,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4个创新药、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也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次,我要指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一方面,我国在原创性、前沿性、战略性方面还有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在抗癌、抗感染、抗炎等领域,我们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全球领先优势的创新药物;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生物芯片等领域,我们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技术平台和标准体系;在生物制品、生物材料等领域,我们还缺乏高端化和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和供应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在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人才方面还有待完善,与市场需求和社会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在科技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大力度和效率;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等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大支持和保障。
最后,我要提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要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安全为底线,以国际标准为目标,推动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走向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道路。二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培育新型产业和新型业态,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形成创新生态和创新体系,构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法规完善,优化创新环境和创新服务,激发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有效配置和共享,提升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整体效能。
总之,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进入爆发期是一个值得欣喜的事实,也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我相信,在国家药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下,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