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哪些提问无效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习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然而,具体的教学中,常常会伴随着一些无效的提问方式。

  

  一、闪电式提问

  不给学生留思考时间,陈述问题后立刻就提问;或者不给学生反思回顾的空隙,事先也不打招呼,踏上讲台就提问。这种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例如为了考察某一同学的反映;或者看到某一同学没有注意听讲,于是突然向他发问,以做“警示”。一般情况下,提出问题以后必须给学生思考时间;即使上节课留有的思考作业,也仍需要学生回顾一下再提问。提问的目的是反馈学生理解的情况,不是故意让学生难堪。提问之前先让学生思考,这时学生的思考能较为深入和认真,因为老师要反馈,学生有压力;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一下,把问题想清楚,这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处理、加工、同化的过程。

  

  二、牵引式提问

  牵引式提问是对问答法的扭曲运用。老师们之所以牵引,主要是为了赶进度。当然,这里的进度是老师讲授计划的进度,不是学生实际接受学习的进度。问答法,即老师问学生答的授课方法,也叫谈话法。不适合复杂思维和复杂知识的传授。因为,在简短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很快就把某一复杂问题思考明白、理解到位。但又因为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在理论上已经没有了市场,所以就变为“满堂问”。殊不知,这种方法也并不比“灌”“注”优越多少。改变这种蹩脚病问的办法是:把牵引改为启发。例如“这里有没有力?有什么力?”比“这里有没有弹力?”更具启发性。

  

  三、追击式提问

  对于某个学生连续发问,直到问得张口结舌,有人称之为“追穷寇”。这种问法,使本来应是老师与全体同学的交流变成了老师与一个人的交流。而且,在这种“变形”的交流中,被问的同学紧张、尴尬;而全班的绝大多数人同学,看到老师没有转移提问对象的意思,便放松了自己,有的甚至放弃思考,成了看客。这样的提问效率往往很低,有时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四、简单化提问

  简单化提问的突出表现是:提问的次数简单、提问的对象简单。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只提问一次,并且只提问一个学生。简单化提问的老师,似乎有这样一种理念:提问一下即完事——提问本身成了目的。很多时候,某一教学任务单靠一次简单化提问是不可能能完成的。它的完成得益于以下前提:被提问同学的认知成就能最大限度地代表全体同学的认知成就。那么,怎样才能作出这一断定呢?那就是,必须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后、充分交流之后。老师虽然提问了一个人,但因为全体同学都进行了交流,等于都各自进行了“反馈”,所以老师的提问只是在全班再次强化一下认知结果而已。

  

  五、无疑式提问

  这里所说的无疑性提问不是指修辞中的“设问”和“反问”,而是一种“小题大做”性质的故弄玄虚或习惯性话语。例如:“在中国修的铁路能不能搬走啊?(不能。)”“在我国是否只有公有制经济啊?(不是。)”这类问话,除了赢得学生认同性回答、造成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以外,毫无价值。它不但浪费了课堂时间,更重要的是会形成这样暗示:这样的问话,是用不着深入思考的。久而久之,就可能把学生引向歧途。

  六、频发式提问

  也叫“碎问”、“满堂问”。这种问法,也失于对提问缺乏系统设计,走着问着,问着走着,走到哪里问到哪里;与这种碎问相伴随的是学生的“群答”(大家齐答)。于是,整个课堂始终处在在老师一人频繁问、学生多人配合答的状态。纠正的办法是,将碎问加工成成整问、频发问改为一次问。即将某个教学步骤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设计成系列问题,一次性陈述出来,指令学生深入思考,等待提问做答。看起来,这只是一种提问方法的变化,实际上,它是一种教学观念的更新。前者是牵引式,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是启发式(诱导式),学生是主动的。

  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优等生可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后进生可适当“降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可获取丰富的知识。其次,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诱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课堂中应该重视提问的艺术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