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身家不过百万,我的孩子连读书都要被嘲讽?
原标题:身家不过百万,我的孩子连读书都要被嘲讽?
作者/至清欢
近日,白岩松在采访中再一次提到了教育“内卷”,让“内卷”这个词再一次火了。
“排资论辈、很少加塞,弯道超车越来越难”,这是白岩松在接受南方都市采访时,所回答的关于“内卷”的看法,而与之相关的是,在这样的时代变化下,寒门学子该何去何从?
从“读书无用论”到“小镇做题家”,“内卷”让无数农村学子疲于奔命,也牵动着他们的心。
资产不过百万就没有读书的资格?
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内卷”早已遍布着我们的生活,从职场到教育,无一例外,尤其是在教育这方面,更是让无数家长操碎了心。
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北京海淀区的“励志家庭”:孩子每天晚上都有三个补习班,爸爸去一个,妈妈去一个,儿子去一个,回家后在一起总结,给孩子提供“精华资料”。
这种闻名全国的“海淀教育”就是“内卷”所衍生出来的,家长只能让孩子超负荷学习,保持比同龄人更大的优势,才能在日益紧张的教育竞争下脱颖而出。
“内卷”带来了焦虑,也带来了竞争。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北大的“衡水学派”和“北京学派”?
提出这个问题的题主,借用“内卷”的影响,将“寒门学子”和“豪门学子”对立起来,借机嘲讽寒门学子没有人脉和实力雄厚的家庭背景,读书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穷人不配读书”的声音,在网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小镇做题家”的出现,更是成为他们有利的证据,更有甚至提出“资产不过百万,读书也没用”的结论。
类似的观点,在网上还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而他们所参考的依据就是“内卷”下的竞争消耗。
寒门学子只能接受应试教育,怎么和从小学习素质教育的人比;
没有人脉,家庭背景不够强大,就算踏出社会也是最底层的人;
就算考上211、985,人家上面还有清华和北大,根本竞争不过。
这种话,相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曾有所耳闻。
用先天的出身去断言后天的成就,这种源自“内卷”下的“放弃思想”,也逐渐让不少寒门学子开始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
时代的正常标志
“因为你爸妈赚不到一百万,没有强大的人脉,所以你读书也是没有用的。”
言下之意是:你父母是农民,所以不管你怎么努力,将来也只会是个农民,无法实现阶级上升。
虽然不了解说出这种话的人家里到底是有多富裕,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无知,张口就是家庭资产百万,这未免对我国的情况一点基本了解都没有。
月薪5000元是常态,月入过万是稀少,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夫妻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接近一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除去开销支出,可能只剩下不到三四千块钱。
一个普通家庭要积累百万资产,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期间还不能有什么意外。这才是中国绝大部分家庭的常态,也是时代的常态。
按照这些人的说法,中国有9成家庭的孩子都不配读书?
白岩松在回答关于“内卷”的问题中,也提出了“内卷”的本质只不过是时代发展的正常标志。
人们之所以会怀念8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间,是因为当时正处于“人才断层”阶段,很多事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稍微有文化的人就能填补上去。
但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因为一个时代的发展必然会逐渐完善各种行业,人们下意识认为“内卷”下的努力是无用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内卷”也是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机遇。
优秀的人会脱颖而出,不思进取的人则会被淘汰。
不管在哪个年代,阿柒始终相信读书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
用站在先辈所拼搏而来的高度去断言那些寒门学子的命运,嘲讽他们读书没有出路,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扭曲且没有事实依据的。
豪门子弟可能因为不学无术而家道中落,寒门学子也会因为努力拼搏得到更好的生活,世界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
积累,直至改变
衡水中学作为有名的“高考加工厂”,其教育方式一直饱受外界的争议,但很少有人知道,任正非却一直把衡水中学当做华为的标杆。
他说:“衡水中学的精神值得华为的每一个人学习,他们改变不了现有的教育制度,却能通过方法去适应教育制度,乃至脱颖而出。”
对于寒门学子而言,“内卷”确实会让人生的路走得很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弃,身处于这个时代,众人都在“内卷”,只不过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罢了。
这个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很难,所以我们要懂得积累,用自己的努力去换取下一代人更好的起点。
阶层如同一座大山,每个人都奋力在网上攀爬,可能对于寒门学子来说,他们所处的位置是最低的山脚,但只要肯努力,总能登上更高的层次,继而让下一代人从这个层次继续往上提升,这就是父母坚持让孩子读书的原因。
人这一生渺小而短暂,很多事情究其一生都无法完成,但我们却懂得努力活完这短短的一生,将成果留给下一代人,周而复始,直至成功,这就是绝大部分普通家庭的伟大。
过了桥,才有资格抱怨
十年前衡水中学有个学生叫李松,在学校接受央视采访时,李松作为学生代表出席,说出了“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话。
彼时,人们将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称之为“魔鬼炼狱”,连同说出那番话的李松,也被嘲讽为“读书读傻的孩子。”
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谩骂,李松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高考过后,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外交学院,并且不断努力。
十年后,曾经被视为“读书读傻”的李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官的身份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
这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学子,以自己的努力向所有人讲述一个道理:
你可以看不起寒门学子,也可以歧视应试教育,但不能剥夺寒门学子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人嘲讽寒门学子不配读书,没有人脉和背景,改变不了命运;
有人质疑应试教育百害而无一利,只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成为“小镇做题家”。
一如十年前人抨击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如今质疑的人也依旧存在。
“为什么衡水中学那么辛苦,还有大把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去读书?”
“宁愿交高额的费用读应试教育,也不愿意拿着这笔钱让孩子环游世界,增长见识。”
说出这些话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何不食肉糜”?
他们不明白:对于寒门学子而言,高考是一场改变命运的比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跨过了这座桥,才有资格去抱怨。
尤其是在“内卷”的情况下,社会职场竞争激烈,只有把握住那对每个人都公平的高考,寒门学子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豪门学子除了读书还有其他选择,但寒门学子没有,正因为如此才应该要努力读书,而不是真的就如同那些人口中所说的那样“资产不过百万,读书也没用”。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了不起的盖尔茨》里有这样一句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并非每一个都拥有你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管是说寒门学子没有人脉和背景,读书无用,还是质疑应试教育一无是处,本质上都是一种误解。
因为没有人脉和优渥的家庭背景,就要被剥夺读书的机会;因为资产不过百万,所以连读书都要被嘲讽?
这不应该吧。
诚然,绝大部分普通家庭很难拥有百万资产,但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努力读书,获得更好的生活,得到更高的薪资,终有一天孩子也可以拥有百万资产。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阿柒一直告诉身边的孩子:如果你不是富二代,那就应该好好读书,争取得到更好的生活,如果你是富二代,那更应该读书,否则拿什么去维持你的财产。
这个时代正在狠狠惩罚那些不愿意读书的人,同样的,这个时代无比欢迎那些愿意读书的人。
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出生差距很大,但这并代表着就能心安理得地放弃,“内卷”给人生的路途增添了些许困难,也是一种别样的风采。
用读书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是这个时代下,寒门学子拥有最公平、最轻松的方式。
十年前的李松是如此,去年的钟芳蓉也是如此,太多的例子在不断告诉寒门学子:好好读书,未来必将可期。
能把一个人打倒的,只有他自己,只要愿意努力,人脉、金钱都会慢慢拥有。
高考临近,愿每一个寒门学子都能不负期望,考上心仪的大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