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20到高考645分 | 高效做题技巧分享

  原标题:从320到高考645分 | 高效做题技巧分享

  我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她知道应该怎么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去复习,不知道怎么样在这个具体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刷题方法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今天这篇笔记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语文一些比较具体的刷题方法;

  重视语文选择题。语文选择一道3分,如果你的语文选择题错上了三四道,那么分值就是9~12分,语文还想要考上120分,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并且语文选择题是语文试卷上最容易得分的题目,不需要你自己组织语言答案,只需要选择出错误的答案就能够得分,如果想要在其他客观题部分补上这9~12分,基本上就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语文基础差的同学来说,选择题是在高中学习中,必须把握的分数,像阅读理解这样的主观题,你甚至可以不管不顾,但是选择题必须要加强训练,保证自己的每次最多只错1道。

  论述类文本做题方法

  论述类文本一般选择都是社论,社科类的文章文章内容枯燥乏味。

  在做题的过程中,第一遍先大概浏览一遍文章内容,熟悉文章的每一个段落在讲什么内容,然后再看问题,确定问题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要把选正确的选成了错误的,这样丢分很不值得。

  再看选项的时候,先概括一下每个选项内容表达是什么意思,或者逻辑关系是什么。虽然真实一个非常小的细节点,但是很能够提高我们的做题正确率。

  然后再去找到选项对应的原文内容,分析对应的原文内容是什么,确定答案是什么。

  以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第一题为例:B,选项说,文学史教材的出现,标志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有了一致的认识

  在看选项的时候,就在脑子里大概概括一下这句话的逻辑关系,文学教材出现一标志着一文学研究者对文学史框架的合理性一一致认识。

  再看原文内容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学史框架,说明研究者已经对其中一系列主要问题有了相对集中的认识,至少那些文学史的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

  原文的逻辑:相对固定的文学史一文学史编写者承认这个框架是合理的。

  很明显看出来,原文和选项内容的主体是不一致的,很容易就看出b答案是错误的。

  其实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主要是很多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过于马虎或者过于信任自己的第一感觉,而导致的错误。

  如果能够把这一学习过程,精细化,流程化正确率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文言文选择题的做题方法:断句题,基本上都改成了考生自己进行画线断句,相比于之前,难度提高了很多,做题的方法

  判断断开句子最后一个短语或者字词与下句子时间存不存在语法关系,比如说,最后句子如果是谓语,那么肯定要和宾语联系在一起,不然句子成分就会残缺。

  其次就是断完句以后,按照你断句的地方进行翻译,如果按照你断开的句意翻译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就说明你断开的地方有问题

  比如说,这一句:君遇之A无礼B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F即恐为曾伤G君H不如杀之。

  先从b出断开,因为无礼和若有时之间,没有办法连成句子,不符合语法规范,先从b出断开,因为无礼和若有时之间,没有办法连成句子,不符合语法规范,这个不用翻译很多同学凭语感都是能够断开的。

  其次就是f处断开,彼若有时C反D国E而起兵这句话里的而是表示承接关系,不能够断开,并且从句意上说,也是不能够断开的

  最后就是,g处断开,如果用h出断开,那么不如杀之就缺少宾语。

  新高考的文言文选择题,由之前的文学常识题变成了实词含义题,但是不敢保证明年就不考文学常识题了,所以文学常识还是做好积累。

  这道选择题就主要考查课本里的文言文实词和语感内容。

  所以,大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还是要把做过的文言文文章内容从头至尾,认真地翻译一遍。

  而根据原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题目,错误点基本上都是在文章很细节的地方,在做题的时候,找到文章概括内容对应的选段,然后把选段内容翻译出来,就知道哪一个细节地方错误了。

  所以,这道题目,依然强调大家对于实词,虚词内容的掌握能力。

  阅读理解和古诗词鉴赏题目

  这两道题目的选择题,通常都是和文本内容有关的,主要是涉及到艺术手法,文章主题内容的分析。但是错误点,也很容易找出来,结合原文对应的地方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即可。

  同时也可以借助一点儿的直觉或者反其道而行先把正确的答案排除,剩下的就是错误答案关于其他科目的做题方法和技巧,下一次再和大家分享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