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还是原来那座桥吗?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赵州桥》,节选自作者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因此赵州桥在中国早已是老少皆知、耳熟能详。
赵州桥这座石拱桥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横跨洨(xiáo)河,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591—599年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已有1400余年历史。
我们慕名而来,适逢阴雨天,天公不作美。
赵州桥桥身全长60多米,主拱跨径37米,主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这种“敞肩拱”结构,可增加排水面积,减轻桥自身重量,节省石料。欧洲直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
元代诗人刘百熙赞之:“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1956年对赵州桥进行大修,在石缝之间灌入高标号的水泥进行了加固,改变了原桥腰铁相连石块的建造工艺,使人误认为石桥的石头没有任何连接,靠挤压力固定。
更加可惜的是大部分旧石料被废弃,更换为新石料,从内部结构到外观“焕然一新”。
1963年,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对此痛惜地说:“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规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河还是原来的那条河,桥还是原来的那座桥吗?
桥面的旧石板全部更新,桥面用钢筋混凝土盖板与拱石紧密粘合而不易滑动。
1956年,赵州桥第八次修缮,桥面的所有栏板、望柱按早期式样新制。2017年,对风雨侵袭半个世纪的栏板,再次进行修复。
现在我们看到的桥栏板上的精美图案,有隋代的二龙交颈、二龙戏珠、斗子卷叶,宋代的人物故事、麒麟、凤凰、人物生活栏板,金代的布施栏板,明代的人物故事栏板,清代的深山猛虎、龙凤栏板等17块栏板等,应该是1956年新制与2017年的修复。
传说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留下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
河北民歌《小放牛》唱到: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五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现桥面上人工磨出一道车辙沟和一个驴蹄印,令人啼笑皆非。
乾隆御碑,上面刻有乾隆15年(1750)九月游览柏林寺时的题诗。柏林寺距赵州桥不足3公里,毁于清末。
御碑正面刻《乾隆庚午九秋赵州道中作》:常山初驻翠华旃,老幼瞻依夹道填。饥食寒衣均在念,车尘马足共摩肩。幸逢四海方无事,益切三时祝有年。惭愧闾阎心爱戴,曾何沾泽被民编。
诗作表达了乾隆帝在赵州沿途受到“老幼夹道”迎接的欣喜和治下“四海方无事”之盛世自豪。
碑廊
茅以升题
程思远题
题小诗一首《赵州桥》:
单孔长弧石拱桥,携来小拱敞肩挑。
千年风雨仙踪在,阅尽春秋笑后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