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学生考试用一下橡皮,老师直接喊来武警,背后竟有条黑色产业链
曾几何时,“考研热”、“考公热”、“教资热”、“考编热”都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且形成了愈演愈烈的态势。
在就业形势每况愈下的21世纪20年代,许多的年轻人都选择通过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历以此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考取公务员拿到“铁饭碗”、成为老师考取编制从而让自己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卷”了,这让很多的年轻人都感到无所适从。但其实在7、8年前,在考研还没有风靡整个中国社会的时候,曾发生了一件因一块橡皮牵扯出来的大事。
只因一位考研的学生用了一下橡皮,监考老师直接喊来了武警,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
那么此事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2015年12月的一天,对于许多人可能平平无奇,但这正是一年一度考研的日子,许多考生复习了很久,成败就在这两天。
若能一举成功“上岸”,成为一名研究生,不仅是为自己的未来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提升了学历,而且会成为父母和家里的骄傲。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能有所增加,以后找工作也能有个更好的起点,确实是一举多得。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大型考试当中,竟然还会有人“顶风作案”,真是令人感到震惊又愤怒。
在江苏某一研究生考试的考场当中,一位蒋姓同学举手要去上厕所,所谓“人有三急”,故而监考老师也同意了,并派了一名男性监考老师陪同。
但这位蒋同学并没有去洗手间解决生理需求,而是在洗手间内晃来晃去,令人感到疑惑:难道是因为考试压力太大了,过于焦虑,来此放松?
到了距离考试结束只剩一半时间的时候,监考老师惊讶地发现蒋同学的答题卡仍然是一片空白,与其他考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奋笔疾书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为令人不解的是:蒋同学依旧神态自若、根本毫不着急。
半小时之后,蒋同学又举手想要去厕所,此次还是同一位男老师陪同,蒋同学也还是像上次那样在厕所内“闲庭信步”、逛来逛去。
这使得监考老师对这位奇怪的蒋同学产生的怀疑越来越多。
在“上完厕所”回来以后,蒋同学的所作所为也证实了监考老师对他的怀疑——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橡皮,象征性地往试卷上一擦,眼睛随意地假装看了一下题目,然后大半场考试都一字未写的他,突然就开始奋笔疾书。
蒋同学一边奋笔疾书、一边把那块橡皮握在手心,时不时看上几眼,然后再继续往下写。监考老师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位争分夺秒、一顿狂写的蒋同学非常紧张,每每写一会儿就要抬头四处张望一下,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总不可能是所谓的“灵感大爆发”吧?
“事出反常必有妖”,监考老师当即走过去,看了一眼他手心的橡皮,赫然发现那块橡皮上有一个按钮,旁边还有不断滚动的几行字。意识到不对劲的监考老师在没收橡皮的同时还报了警。
蒋同学很快就被几位负责维持校门口秩序的武警带走了,他显然被这阵势给吓到了:惊慌失措、害怕不已,在警方的询问之下没多久就把作弊“同伙”张某、赵某两名考生给供了出来。
得知这一消息,张某与赵某所在考场的监考老师也从两人身上分别搜出了一个滚动着文字的橡皮。
这下证据确凿,蒋、张、赵这三名考生都作弊了。
按照往年的规定,这三位作弊的考生都将被取消考试成绩以及禁考一年,且被学校记大过。他们既然胆敢作弊,就应该明白被抓住的后果。但监考老师直接报警处理此事是令他们所不理解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如今像高考、研究生考试这种大型考试作弊已经入刑的事实。
并且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三人并非传统而简单的作弊,他们使用了“高科技”的作弊工具——有字体滚动的橡皮。
这块神奇的橡皮竟然能够躲过金属探测仪和信号屏蔽器的检查,在考试当中竟也能知晓试题内容,并给出正确率达60%的答案,这还真不简单。
通过警方对这三名考生的连夜审讯得知:最初决定要作弊的是报名考研后浑水摸鱼、临近考试准备以歪门邪道取胜的赵同学。
他在上网时发现了一些名为“助考神器”的网页小广告,实则就是作弊器的推销广告。
赵同学在琳琅满目的“神器”中左挑右选,最后选定了一款只有橡皮大小、能无视金属探测器和信号屏蔽仪的“神器”,不过这款神器卖价比较贵,一块就要5000元。
这定价还真是贵得离谱、高到令人害怕。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赵同学与卖家取得了联系。怎料十分谨慎的卖家并没有立刻透露信息,而是再三确认赵同学的身份,然后才答应这笔交易,把“神器”卖给他。
赵同学之后又把这个消息“共享”给好朋友张某和蒋某,这三人一顿讨论,觉得反正作弊一事暴露了也没啥大不了的,最多就是赔上5000块钱,加上一年不能考试罢了,更何况,要是能够侥幸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些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于是三人便以1万块的高价团购了三块“橡皮”,奈何卖家告诉他们这一万块只是“神器”的价格,想要拿到答案必须要加钱。“被宰”的三人只好再次支付了几千块钱,这才顺利地把作弊器拿到手中。
但拥有了作弊“神器”也并不意味着三人能够高枕无忧。
为了保证“作弊神器”能够正常运行,他们还专门在研究生考试的前一天到学校进行测试,一直试到天黑方才确定厕所是信号最好的地方。
这才有了前文当中提到的蒋同学两次要求去厕所却不解决生理需求,而是在厕所里面“闲庭信步”,回到考场后却能奋笔疾书的一幕。
根据三人提供的信息,警方对“作弊神器”背后的卖家展开调查,很快就发现这伙人藏在湖南长沙,不过他们提供的“作弊神器”的生产地却在深圳。
这一售卖“作弊神器”团伙的主犯曾某拥有着双重身份——表面上是一家网络机构的老板,实际上是靠着帮学生作弊来赚钱。
曾某团伙的人根本就不是高学历人士,文化水平也不怎么高。那么这些准确度很高的答案是从哪里来是呢?
曾某解释道:这都“得益于”他所加入的好几个特殊的QQ群,群友们都是“同行”,一有考试便互相交换答案,而且术业有专攻,有的专门提供数学题的答案,有的则负责英语题的解答,或者是搞定其他专业课的题目。
总而言之,这已然形成了一条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的黑色产业链。
那么这条产业链的质量如何呢?QQ群里面提供的答案是否真的可靠?
其实曾某等人也无法保证这些答案就一定是对的,如果因为答案出错导致作弊的学生没能通过考试,那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自食恶果”,为此付出的巨款也打了水漂。
可见这条产业链虽然质量不太能够保证,但他们通过这一“产业”定然获得了许多的“客户”,赚了许多的钱。
黑色产业链原以为能借此大发其财、今后都衣食无忧,谁知此事因蒋同学的一朝“落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整条黑色产业链都被警方给“挖”出来了,曾某等人自然也被“一锅端”了。
赵某、蒋某、张某三人也为他们的作弊行为付出了代价,国家和政府也因此事加大了对大型考试作弊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对于各种作弊方法,更是严而加严地加以检查和杜绝。
多亏了监考老师的细致观察和警察较高的办事效率,这一案件才能被发现,且很快被解决,防止了更多类似的作弊行为的发生。
这对于我国的考试公平的建设而言无疑是一大进步,也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对诚信的重视。可谓是大快人心,令人宽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作弊方法也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他们总以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殊不知邪不胜正、“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坏事总会有被发现的一天。
如今,作弊的处罚较之以往更为严重,在学校的考试当中作弊不仅可能会面临开除学籍的后果,还会成为一个人一生都无法洗刷的道德污点,成为“人品败坏”的证据。
“人无信不立”,这是从古至今留下的智慧,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于心的真理,“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诚信,他就失去了立足于这个社会的重要支撑。就像登上失信名单的人们,生活中免不了遇到种种不便。
失信容易立信难,考研需要的也不完全是会考试的人,而是品学兼优、道德有保障的学生。
毕竟通过作弊获得成功,不仅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不公平,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完全的欺骗。属于是毫无益处的欺世盗名的行为。
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卷”的社会,人们生存之艰辛可想而知,但这肯定不能成为考试作弊的借口,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就可以放弃底线、选择作弊。
那这样的社会又有何进步和发展的空间呢?
因此,所有考试作弊的人都会成为社会唾弃和谩骂的对象。
所以我们要严于律己,对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作弊行为坚决说“不”,在坚决不作弊的前提下,也要积极举报所发现的作弊行为,大力宣传作弊的坏处。为社会上的诚信风气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人之力虽小,但要相信众志成城,星火燎原,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抵制作弊行为,总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的。
那么大家对于这个由一块普通的“橡皮”引发的考试作弊产业链被曝光查处有何看法呢?大家对如今“越来越卷”的社会现状又是如何看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