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瞭望访谈|这所西部高校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新疆大学校长姚强

  新疆大学近年来约70%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就业,就业领域主要分布在南北疆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

  通过实施一流本科建设计划,新疆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一流本科专业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9%

  通过机制留人、平台留人、服务留人,新疆大学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60人,较2021年净增60%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高晗

  坐落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大学有99年办学历史。从1924年成立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算起,新疆大学几经更名重组,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新征程上,新疆大学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上不断迈上新台阶,《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新疆大学校长姚强。

  他表示,要把新疆大学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使新疆大学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培养兴疆固边人才的摇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地。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

  《瞭望》: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承载着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重要使命,请你介绍一下该基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姚强:研究基地2020年2月成立以来,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向开展建设,在决策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科学研究取得突出成效。以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献整理和基础理论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出版《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等专著;发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层级及其关系》《论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特征和原创性贡献》等学术论文。

  有效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根铸魂作用。孟楠教授领衔编写的《简明新疆地方史》(大学版、中学版、干部读本)和《可爱的中国》(小学版)系列新疆地方思政课教材至今累计印数为14次,近600万册,对于新疆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瞭望》:对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新疆大学有哪些打算?

  姚强:首先还是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学术基础,这是大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投入,鼓励专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其次是加强成果应用。一是强化决策咨询,让理论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实质效用。二是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日常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不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成果。

  我们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立涉疆问题研究院、涉疆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等智库,与地方加强合作,在克拉玛依、和田、喀什、吐鲁番等地建立研究和实践基地,促进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双一流”建设迈上新台阶

  《瞭望》:新疆大学在“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姚强:“双一流”学科建设以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学校新建和优化设置学院11个,实施一流本科建设计划,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一流本科专业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9%。

  一年来,全校广大师生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疆大学工作重要的指示要求,在学科方向上不断突出优势特色,将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关键,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抓手,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持续进步。

  学科特色进一步凸显。我们持续聚焦一流学科及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在资金、队伍、平台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学科建设特色,有效服务西北边疆治理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聚焦多语言多模态认知计算与内容安全等研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多种自然语言互译等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化学学科以解决新疆碳基能源资源清洁高效转化与高值化利用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需求为导向,聚焦碳基能源资源化学基础、碳基功能材料、碳基能源资源催化转化三个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高。过去一年,我们在自治区实施人才战略的过程中有244人入选了自治区人才项目支持计划,支持经费突破1.2亿元。学校自身继续实施“学科领军人才聚集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人才强校战略。去年,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比首次均超过50%。

  大幅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我们在已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4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去年学校年度科研经费突破5亿元。

  《瞭望》:如何进一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姚强:学校将坚持不懈把学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构建符合综合性大学结构布局、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契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富有鲜明优势特色的学科体系。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疆大学高地。坚持“本色+特色”的发展思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北边疆治理等方面,发出新疆大学声音。

  其次,以培养造就符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支持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围绕服务区域现代工业化作出新疆大学贡献。

  第三,实施“理科基础研究导向计划”,培养适应新疆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理科人才,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围绕新疆资源开发和利用与生态保护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探索性、前沿性、原始性研究,展现新疆大学作为。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服务区域发展

  《瞭望》: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如何理解“德”的内涵,核心是什么?

  姚强:德的核心是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方向,立德是底线,是大局意识。《左传》中讲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立德,做一个德行好的人。

  我们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科学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兴疆固边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有约7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就业。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比如,我们持续挖掘学校的“抗大第二”红色基因,让历史人物进课堂,不少同学发现,原来许多知名作家、翻译家、记者,如茅盾、张仲实、萨空了、赵丹等,都曾在新疆大学任教。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更让红色基因走进学生心田,确保新疆大学的红色底色不褪色、不变色。

  《瞭望》:立德的具体抓手是什么?

  姚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于上好“大思政课”。这一年来,我们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一是深入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讲义》并设立本科专业课和全校公选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主渠道作用。

  二是建设优良学风。学校坚持以胡杨精神育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通过“开学第一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持续举办“胡杨大讲堂”和“经典照耀青春讲堂”,邀请专家、名师讲思政大课,着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爱疆的情操和品德。

  《瞭望》:人才培养,师资水平至关重要。新疆大学在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上有哪些硬招实招?

  姚强:主要举措是引才育才、拴心留人。学校以“双一流”和“部区合建”为契机,坚持机制留人、平台留人、服务留人齐头并进,并通过年终绩效奖励、校内校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同步的共同发力方式,不断提升引才精准性和有效性。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引进博士等各类人才454人,314人被选送至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341人,仅2022年就引进高层次人才160人,较2021年净增60%。

  机制方面,我们创立校内人才成长交流机制,为新入职人才配备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让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新人尽快融入团队。另外,出台了技术入股办法,放开人才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公司限制,通过技术入股获取的股权,七成奖励个人,有效激发了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平台方面,我们着力推进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一批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平台已聚集近百名高水平师资。

  服务方面,我们深度落实各级领导联系人才机制,聚焦人才引育、服务管理关键环节,推行人才专员保障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务管理水平。拓展教师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实施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提高广大教师的满意度。

  《瞭望》:新疆大学如何进一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

  姚强:新疆大学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我们将深入推进“服务新疆行动计划”,聚焦自治区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优势特色学科组建学科群,紧密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瞄准区域经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还将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深度,重点提升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努力发挥区域合作优势,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规则的人才。目前,我们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开展教育交流与科研合作,包括各类留学、出访、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形成了集普通语言进修生、本硕博联动的多层次的国际学生教育体系,将助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一带一路”沿线发挥作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