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运气,很真实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是我们的人生原点,也是我们的人生支点。我们与父母,注定纠缠一辈子。

  所以,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最能体现他真实的人品。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这既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情感和道义。

  所谓百善孝为先,很多时候,你对待父母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运气。

  

  一

  尊重父母,从和颜悦色的脸开始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问过关于什么是孝顺的问题。

  孔子说:“色难。”

  在孝顺父母的行为当中,给父母一张好脸色,是最难的。

  这包括了人性中本能的欺软怕硬。

  我们欺负外人,给外人脸色看,需要付出成本和代价。而对于最亲近的家人,我们甩脸色、发脾气,背后的代价往往很低。

  所以,对家人做到和颜悦色,情绪稳定,很难。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父母日渐年老之后,子女往往会因为他们的跟不上时代,而变得不耐烦,脾气臭。

  

  表哥就在父亲去世之后,无数次责怪自己当初的不耐心。

  “那时他不会用智能手机,教几遍都不会,教着教着我就上火了,现在想想就内疚。父母教孩子学走路学说话,都不知用了多长的时间,多大的耐心。”

  更多的时候,我们还喜欢用“没时间”敷衍父母,打发父母,我们可以给他们买吃的买穿的买用,却难得坐下来,好好听他们说一说话。

  就像作家周国平说的,对最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我们总习惯将笑脸给外人,而将坏脾气留给身边的家人。

  克服挑剔的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一种教养。

  而对于父母来说,这既是子女对他们的一种尊重,也是孝顺的开始。

  甚至,只要子女有一个笑脸给他们,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二

  理解父母,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曾经有一个豆瓣小组叫“父母皆祸害”,讨论的都是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原生伤害。

  父母的确生养了子女,但血缘关系不是绑架子女的理由。

  毕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配为人父母,有一些父母,其实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

  而每一对普通的父母,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可是,父母是我们没办法选择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理解他们,接纳他们,与他们和解,也与自己和解。

  就像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对德善说的那句话:“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多原谅。”

  

  朋友小江,曾经也是“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成员之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确实是人生的大不幸。

  父亲懒散又好赌,母亲勤劳却尖酸,他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之中。最可怕的是,每次母亲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小江出气,对他又打又骂。可打过骂过之后,又会抱着他嚎啕大哭……

  小江说,他的童年只有灰色。离开家上大学的那一天,他才觉得空气变得自由了。

  因为这些原因,35岁之前,小江对父母的感情很复杂,有天然的血缘之爱,更多的是幼年伤痛带来的愤恨。

  35岁以后,小江和父母和解了。

  “放下执念,人生才能变得轻松。”

  无论什么样的父母,都有自己内心的无奈。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接纳他们的不足,你的心态会完全不同,人生也会宽阔很多。

  

  三

  善待父母,才能受福无愧

  作家莫言有一句话,读出来就能让人感到哀伤。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父母在的时候,我们永远可以当某个人的孩子,而父母一旦离去,我们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大人,再也没有人能给我们撑伞。

  人生最大的福气是什么?

  不过是,你人到中年,每次回家,还有爸妈可以喊,还有爸妈的一盏灯,一直为你点亮。

  

  我们年幼是时,父母养育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

  我们成年了,父母成了我们心里最大的精神支柱和最大的慰藉。每当我们的心里下雨时,他们就是那把挡雨的伞。

  所以,善待父母,才能福泽深厚,也才能受福无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