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策划 | 龚佳妮:女留学生的三次人生选择

  留学归来去参军

  又是一年建军节,又到一年征兵季。在参军入伍的青年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学生。他们为何在留学之后,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放弃丰厚的国企工作?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南部战区联合《羊城晚报》策划推出“留学归来去参军”专题报道,讲述3位海归青年的当兵故事。

  

  文 | 羊城晚报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 蔡梦华 王逊 张业照?林宇华

  南粤盛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打响:武警广东总队2023年度优秀政治教员评比竞赛激战正酣。比武现场,上等兵龚佳妮沉着冷静、从容应战,以优秀的教案、精彩的授课赢得现场一阵掌声。

  优异表现的背后,是龚佳妮一直以来对心中绿色梦想的坚守。无论是到美国留学还是从事志愿服务,龚佳妮每次选择的“目的地”都是军营。“青春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从军报国一定不会后悔!”龚佳妮话语铿锵。

  

  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2018年,18岁的龚佳妮成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大一期间,她不仅出色完成专业课学习,还高分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最后,龚佳妮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拿到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学的机会,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出国。

  留学前,龚佳妮只是从影视作品和新闻报道中了解美国,以为那里有《老友记》中热闹、自由、欢乐的场景,也有《良医》中秩序井然摩登现代的形象。

  初到美国,她就感受到强烈的落差感。“不要靠近垃圾桶附近捡垃圾的流浪汉,小心被抢劫;不要一个人逛公园,小心被抢劫;不要下午5点后出门,小心被抢劫……”报到时,还没来得及与学姐寒暄,她就先被这严肃的“友情提醒”吓到。

  起初,龚佳妮还半信半疑。很快,现实就给她上了残酷的一课。一次传播学课程实践时,龚佳妮对街头的一位画家进行采访,却遭到对方无端谩骂——“滚出美国!”那一刻,强烈的无助感和孤独感涌上她的心头。

  除了遭受谩骂与歧视,龚佳妮还在这所全球一流的大学里经历了一场枪击案:近百人受到恶性恐怖袭击,13人不幸身亡。留学期间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让她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经历过真实的美国后,“外国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中国圆?”龚佳妮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她做出了人生第二次选择——回国。

  点燃尘封已久的军旅梦想

  回国后,龚佳妮再也不用担心随时会响起枪声,再也不会害怕抢劫而不敢出门。她终于可以迎着夏天的晚风和同学一起逛“夜市”。

  也正因为经历过不安, 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更想给他人提供更多的安全感。于是,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成了她学习之余最大的爱好。

  2020年2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龚佳妮立刻加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队伍。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她又在第一时间报名成为河南防汛远程志愿者, 为被困群众提供安全信息。

  

  一开始,电话那头的恐惧不安让远在江苏的她感到焦虑。同时,她又为自己不能奔赴前线支援而深感无力。直到有一通群众拨回的电话,仿佛一束光照进她心里——“谢谢你,姑娘!解放军来了,人民子弟兵已经把我们安置到安全的地方了!”

  “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也心动了。”这一通电话也点燃了龚佳妮埋藏心底已久的军旅梦。

  原来,高中时期,龚佳妮就曾担任学校新兵集训营的班长。“你做事很有毅力,很适合待在部队。”教官的一句话,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从军的梦想。她立志要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国防相关专业,投身军营。然而,高考发挥失利却让她与梦想失之交臂。

  志愿服务的经历,让龚佳妮尘封已久的军旅梦再次“破土而出”。她很快做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三个选择:参军。

  从军报国是青春最无悔的选择

  放弃保研机会、剪掉多年的长发,龚佳妮终于戴上“当兵光荣”的大红花,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当兵,是她人生路上最无悔的选择。

  参军入伍报到的当天,正是龚佳妮22岁生日。临走前妈妈对她说:“妈妈把你交给祖国了!”带着妈妈的祝福和牵挂,龚佳妮踏上南下的列车。车辆启动,她哭了,因为前路充满挑战和未知;她又笑了,因为梦想启程,魂牵梦绕的地方很快抵达。

  “参军前,我的目标是哪里能让我发挥更大作用,我就去那里。参军后,我的目标就是国家哪里需要我,我就去那里!”到了部队,龚佳妮成了一名通信兵。她还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选择回国当志愿者和选择投笔从戎的心路历程分享给战友们。“青春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从军报国一定不会后悔!”

  

  刚刚过去的7月,龚佳妮过得并不轻松,代表单位参加武警广东总队2023年度优秀政治教员集训比武。历经三天切磋,龚佳妮从68名实力强大的政治教员中脱颖而出。在大红色的比武喜报名单里,上等兵龚佳妮的名字赫然在列。

  “龚佳妮。”

  “到!”

  终于,这个女留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