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历史会说话Ⅷ有趣的汉字⑧」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唐代小学生启蒙课本告诉你
汉字,在方正之间
映照出华夏文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它,从何而来?
是远古先民的不倦探索,还是圣贤先哲的灵光涌现?
历经世事变迁,它的精神如何薪火相传?
7月21日起,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推出《冷历史会说话第八季:有趣的汉字》,通过视频+音频+海报的呈现形式,邀您走进成都博物馆特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共同踏上一场“穿越”旅程,在历史长河中形态各异的“载体”里,感受汉字“变与不变”的独特魅力,在字里行间领略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如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唐代小学生启蒙课本告诉你
00:18在“汉字中国”特展里,有一件来自敦煌的“小众”文物,它在字里行间,让前来观展的人们得以窥见一千多年前“小学生”启蒙课本的风采,它就是唐朝李翰自注《蒙求》。
《蒙求》之名,取自《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作为一部古代启蒙教育阶段教材,它力求“列古人言行美恶,参之声律,以授幼童”,兼具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价值。该教材可谓承前启后,自问世以来,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在后世,“蒙求”已成为了启蒙读物的一种体裁。
本次特展中展出的《蒙求》,也称敦煌本《蒙求》,是存世最早的《蒙求》抄本。其内容开头的17行,是李良荐《蒙求》表。随后的4行,是李华《〈蒙求〉序》的部分内容。其后,则是正文与注释,由“王戎简要,裴楷精通”开始,到“鸣鹤日下,士龙云间”结束。《蒙求》全书都采用朗朗上口的四言韵文编写,除了篇末最后的四句之外,每一句都讲一个典故,其中很多成为后来《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取材的来源。
尽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蒙求》的内容或许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儿童启蒙教材,它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注重通过生活化的掌故与知识,在润物无声之中,激发儿童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动力。书中的典故,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史知识,孩子们想要弄懂,就不能只依靠死记硬背,必须调动起自己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于是,儿童求知的主动性,就在这一点一滴之中培养了起来。
7月21日起,《冷历史会说话第八季:有趣的汉字》开启,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客户端、喜马拉雅与您一起徜徉在汉字流变的历史长河,于字里行间,品读中国。
策划:楚彦 唐明 蒋娜
文字:曾浩洋
录音:李赵卓
设计:吴鉴桥
视频拍摄:俞文晶 杜佳佳
视频剪辑:杜佳佳
技术支持:郑羽
资料来源:川观新闻、封面新闻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