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系统观念全面优化 高校“数字思政”教育体系
[摘 要]数字技术正在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发展进步的各领域全过程,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势,更是增强精准化、实效性的有效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系统观念打造“数字思政”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效能。
[关键词]数字时代;系统思维;数字思政;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数字赋能是集全面性、多向性、精准性、定制性特征于一体的数字聚合,高校应自觉适应时代背景、技术手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信息技术赋能思政工作全链条各环节,全方位健全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供给、育人场域、主客体数字素养、评价考核等体系,推动思政资源数字化、服务管理智能化、学生成长个性化,使思政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源源不断为强国建设培养大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数字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数字化转型也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我们要主动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推进教育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担当使命。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快数字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正加速迈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社会,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我国要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推进数字化变革,数字赋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社会运行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领域,充分释放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持续溢出效应,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我国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具备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校园网络接入率达到100%,拥有多媒体教室的中小学校占比达99.5%,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聚合起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库。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教育要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学模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适应智能时代的包容、公平、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智慧教育体系。
“数字思政”是数字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浸润在网络空间中,更能适应依托慕课、短视频平台、人工智能等载体的“精准滴灌”“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他们能够通过网络自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因而,高校应积极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和挑战,加快推进“数字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育人、精准育人、有效育人。
“数字思政”教育体系构建要树牢辩证思维
高校“数字思政”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和处理好规律性与目的性、问题导向与守正创新、供给侧与需求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
坚持规律性与目的性融合统一。“数字思政”的目的是借助数字信息技术精准、便捷、高效等显著优势,精准分析育人对象、定制化提供思政内容,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数字技术尽管引致了思政教育场域、方法、过程、范式等的变化,但其根本属性和育人价值并未改变,应坚持规律性和目的性融合统一,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积极创新思政工作的理念、手段、模式,有效提高“数字思政”把握规律、应用规律的效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实效。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既开展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政策方针宣传,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塑造和教育引领;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兼顾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合理诉求;坚持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共性与个性、兼顾一般与个别,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因材施教。
坚持问题导向与守正创新融合统一。高校要基于传统思政教育的短板弱项和“数字思政”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既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原则、规律,又要积极运用新技术勇于开拓、推陈出新,真正把网络技术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政教育的最大增量。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当前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中存在的数字化转型思维缺乏、数字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思维、过程、方法、场域等全要素、全结构、全系统的深度数字化变革,驱动思政工作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要在守住传统思政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情感共鸣、价值引导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价值理念“正”的同时,充分将数字驱动、算法推演、机器赋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融入“数字思政”各环节,提升全要素效能。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融合统一。供给和需求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求对供给存在牵引作用。“数字思政”要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融合统一,聚焦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围绕国家认同、价值关怀、生命体验进行资源创建、技术选择和育人场景构建,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内涵;聚焦“数字思政”变革需要实施数字技术“新基建”工程,加快推进智慧教室、在线教育、虚拟仿真实验室、智能设备的硬件技术设施建设,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筑跨境信息流动的安全技术防线,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数字化教育生态系统;聚焦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多措并举提高教师使用数字软件、开发数字资源、运用数字资源和准确识别数字技术伦理风险的能力,强化学生驾驭技术、获取知识、辨别信息、自适应学习等能力;统筹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坚持用系统、整体和循环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供求两侧中的问题与堵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数字思政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统一。数字技术是“双刃剑”,一方面,能够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加便捷化、高效化、智能化、形象化、生动化。另一方面,多元化多样态的网络信息前置了学生的思想困惑,造就了思想情感和价值上的“信息茧房”;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互动、心理联系、人文关怀呈现弱化现象,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掩盖了思政教育的“价值理性”,出现本末倒置、“买椟还珠”的现象。因此,高校“数字思政”应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统一,始终将受教育者及其发展需求置于中心位置,把育人元素嵌入技术元素,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思政资源和育人元素重新建构,着眼现实空间、虚拟空间的深度融合和自由转换,努力建构时空转化自由、地域覆盖辽阔、育人要素齐全的数字思政赋能体系。
以系统观念全面优化高校“数字思政”教育体系
“数字思政”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十大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蕴含育人理念、环境、资源、模式和评价的全方位协同变革。高校应着眼于“数字思政”的全链条,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数字思政”教育体系的系统性。高校“数字思政”应全面审视系统内外相互关联的结构、层次、要素、功能、环节,统筹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衔接、前后有序、统分结合的系统集成改革格局。加快革新思政工作理念,科学运用大数据在育人重点环节聚合发力,确保对育人对象的精准教育。推进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开发包括“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学生状态监测、预警平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实践育人平台、融媒体和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党建等数字化思政平台,同时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促进校园内各育人环节信息设备终端的高速互联、开放共享、数据互通、应用协同、交互可用。构建形成全场景覆盖和互联的智慧教育应用生态,创新实践并不断优化完善数字化学习、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程、虚拟教研室等新型思政工作场域,把现有的数字环境从可读可见可写向可触可感逐步拓展,着力形成立体化、沉浸式、全景式的思政工作环境。打造思政内容精准传送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持续追踪和分析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需求、学习生活等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征和感官规律,不断创新思政资源的表达形式和呈现方式,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向学生投放优质思政内容,切实做到精准滴灌、润物无声。
增强“数字思政”教育体系的协同性。“数字思政”需要高校思政工作全链条上的部门间横向协同、层级间纵向协同和中间层次的云端业务协同,打造一支数字化管理队伍、运营维护队伍和思政工作主客体队伍,精准有效提升领导班子的数字化领导力、管理服务人员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教师的数字化育人能力和学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必须用数据说话、利用数据做决策,持续推进“数字思政”的流程高效化、教育资源丰富化和服务管理优质化。高校学工、研工、教工和宣传等部门人员勇于创新管理模式、育人模式、流程和工作方式,主动接受新技术,精通技术术语和标准,加强对数字化改革的文化重塑、架构调整、业务重构和模式创新。思政工作者要不断提升数字化意识、数字化知识、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伦理等素养,积极主动融入数字化转型实践,善于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年龄、性别等静态数据信息,和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学习偏好、活动轨迹等动态数据信息,以及日常表现、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集体活动等各方面,深入观察并发现学生的成长痛点、知识盲点、思想疑点、话题热点等,继而因材施教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要树立数字伦理意识、数据安全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算法、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和泄露学生基本信息隐私等伦理风险,养成正确的数字责任价值观。要提升学生的驾驭技术的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既能够依据自身喜好开展多维立体、虚实结合的自我教育,又能够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低俗信息的侵蚀,在虚实情景中保持自我主体意识,实现健康成长。
增强“数字思政”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数字思政”要打破时空地域等边界壁垒,推动思政元素跨时空转化构筑思政工作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包括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文件等思政元素,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平台,构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鲜活有趣、内涵深刻的思政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混合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在线学习”“深度学习”等数字化学习模式。构建思政资源跨场域共享共建体系,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社区等的交流,合力搭建覆盖思政工作数据采集、汇集、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公共数据平台,加强数据交换与共建共享、构筑全社会“数字思政”育人共同体,不断强化多元主体协作、扩大资源受众、提升资源效益。集聚思政名师 “大教师”队伍,探索创新教师+AI、人机协作教学,打破物理空间、语言壁垒、区域国别等限制,实时将学生的学习体悟、心理状态、精神诉求传送给智能终端的思政工作者,帮助思政工作者制定“一生一策”的思政教育方案,实现育人主客体双方无障碍互动,着力提高思政工作的质量。
增强“数字思政”教育体系的整体性。高校要以育人成效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规划部署全流程、全要素、全场域评价体系,重点推进既有思政教育评价制度的升级改造、数字赋能制度“增量”的集中建设、思政评价新体系与整体教育评价体系的充分衔接,加快平台一体化、指标一体化、流程一体化、操作一体化。科学设置思政工作评价指标,从大量数据分析中提取有效的思政工作评价规则,合理设置指标权重,着重加强学生发展性评价,实现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健全完善学习生涯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学生个人“数字思政”档案,充分发挥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慧教育平台等技术优势,开展伴随式数据采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性的真实数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构建主客体能力反馈机制,聚焦教、学、研、管、评等核心业务,建立系统、科学、智能的数据分析、挖掘与评价模型,有效支撑“数字思政”的扁平化精细管理和高效决策。构建师生数字素养标准体系与测评模型,通过大数据构建师生全方位立体画像,精准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师生发展。全面筑牢“数字思政”“防火墙”,教育引导各参与主体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设置各级各类教育者、管理者的数据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定数据使用红线;同时加强安全建设,筑牢算法风险与数据安全防线,防止数据内容泄露或被窃取、篡改,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本文为2021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21YB06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解慧娟,兰州财经大学;李发荣、郭小艳,兰州大学】
原载2023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