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话初心:扎根基层无悔,“医”心守护健康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乡村医生是中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筑牢三级医疗网络的“网底”,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推进“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深化医改的重要支撑。

  在2022年8·19“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南方日报对话数位医德、技术俱优的村医代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医者职责,甘居一隅,数十年如一日,他们为守护群众健康奔走,活跃在抗疫一线。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广东1.7万余名村医群体的具象,感受到一颗颗质朴的“医”心。

  电白村医麦元春:

  中医临床二十载 练就专长疗顽疾

  

  麦元春。

  今年59岁的麦元春是茂名市电白区水东街道镇东卫生站乡村医生。当村医2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专长为许多患者解决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获得村民的信任和赞誉,也得到了卫健部门的表彰。2016年12月,麦元春入选广东省中医药先进典型人物,2017年获评“中国好医生”“广东好医生”。

  麦元春从小立志从医,醉心学习中医药,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四处拜师学艺,研读中医书籍,1987年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医生,他不断学习,总结案例经验,提升医疗技能,在治疗痛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方面颇有特色,尤其自创多维疗法治疗各类风湿病疗效显著。在临床过程中慢慢积累了口碑,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许。

  看到乡亲和患者对自己的信任,麦元春内心倍感高兴和满足,更加坚定信念,要竭尽所能为村民服务。在建党一百年之际,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入党就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意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医疗健康事业。

  潮安村医蔡淳铿:

  真情服务乡邻,“用最少的钱换最好的疗效”

  

  蔡淳铿。

  在潮州市潮安区,乡村医生蔡淳铿以拳拳医者心感动了无数乡人。65岁的她坚守沙溪镇玉湖村卫生站38年,坚持以“最少的钱换最好的疗效”,深得民众赞誉。饶是近两年罹患结肠癌身体衰弱,她在治疗期间只要尚有精力,还会时不时回到卫生站坐诊。她说,“在卫生站做事心清、自在,再忙都不会觉得累。”今年,她获选第六届“广东好医生”。

  蔡淳铿是土生土长的沙溪镇玉湖村人,自小有一颗“红”心。毛泽东主席提出的6·26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在她心中发了芽。她是潮安统一培养的“赤脚医生”,自1984年起和同为村医的丈夫一起申请开设卫生站,自此就一心扎在这里,每天坐诊风雨无阻。

  蔡淳铿的拼劲,周围人都看在眼里。因用药准、收费低,村里的人有头疼脑热、腰酸背痛的问题都愿意找她看,不少外地的病人找她看过一次,也愿意回头再来找她,卫生站保持着日常五六十号的门诊量。

  近两年来,因疫情防控需要,村卫生站作为哨点,蔡淳铿更加忙碌了,2021年1月,累倒的她被确诊为结肠癌,在广州经历两次手术、13次化疗后,年底又出现在了卫生站,只说自己“闲不下来”。

  2022年2月份以来,因肿瘤复发,蔡淳铿数次来到广州治疗,只要尚有精力还会远程处理一些病人的问诊,让胞弟帮忙在村站拿药。目前,她的身体比较虚弱,大多数时间需要休养,她的心还是离不开卫生站,她说“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是想回来看诊,有好多病人在等。”

  蔡淳铿记挂着乡亲,乡亲们也记挂着她,大家主动给她当帮手,照看卫生站的日常,要她“不能只看顾别人,要多看顾自己”。蔡淳铿的事迹经南方日报报道后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潮安区卫健局相关领导肯定了她在村医岗位上坚守不怠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这种精神难能可贵,鼓舞人心。

  惠阳村医曾玉华:

  勤钻研爱搞发明,专利药膏治骨病

  

  曾玉华。

  今年66岁的曾玉华是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楼案村下列卫生站乡村医生。从事村医工作40多年来,他在做好本职的同时,爱学习勤钻研,拿到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骨质增生治疗药膏和养生保健肚脐贴,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他说,看到病人由愁眉苦脸转为喜笑颜开,就是做医生最开心和欣慰的事情。

  自1982年开始在老家五华县水寨镇大湖村卫生站做起,曾玉华至今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从事着乡村医生工作。回顾从医路上的风风雨雨和点点滴滴,他体会到了苦与乐,也有满满的收获。

  曾玉华说,在卫生站日常预防保健工作中,就近村民偶尔有些疾病时,都乐意选择来卫生站求医。如遇晚上或有特殊情况需要出诊的,也是随叫随到,村医的服务为大家提供了便利,解决了问题,就是这份工作最大的价值。

  近十余年来,曾玉华在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及丰富自己的阅历,为了人们的健康,不懈攀登和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拿到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是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药膏,让许多骨质增生导致驼背、腰痛走路困难的患者,丢掉了拐杖得到痊愈。一项是可外敷的养生保健肚脐贴,通过便利温和的疗法,帮助人们调理肠胃功能和体质。

  曾玉华自述,他是一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普通共产党员,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以党员模范先锋为动力,恪守职责做好各项工作,更好地为群众健康服务。

  蕉岭村医张国锋:

  守岗勤学磨医技,中西结合除风湿

  

  张国锋。

  “乡村医生应该和村民联系在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治好村民的病,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45岁的张国锋是蕉岭县三圳镇河西村卫生站乡村医生,半路入行的他十分珍惜现在的医者身份,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技术,愿以所学倾力为乡亲解除病痛。因其敬业和仁爱精神,去年他被评为“梅州好村医”。

  为了从医并做一名好医生,张国锋下了很多功夫。1997年,他自梅州卫校中医学专业毕业后开始自己经营药店,但心中总舍弃不了从医的念头,于是2005年参加成人高考,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上了三年大专,2009年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张国锋的卫生站位于河西村和神岗村两个村之间,他白天接诊,晚上上门给村民做公共卫生服务,周边的村民有需要急呼,他也是随叫随到。难得空闲的零碎时间,他就看书,想办法提升医技。

  张国锋留意到,以前村里就有很多人因风湿骨痛走不了路,花很多钱也没有医好,决心钻研这个疾病。他为这类病人上门服务,通过用药、肌肉注射,慢慢缓解他们的症状。他还从县中医院的医师处学习浮针治疗,对于风湿急性痛,一针下去疼痛常能消减许多。

  张国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对于棘手的带状疱疹,他也慢慢总结了一些心得,包括早干预,第一时间抗病毒修复神经,配合中药提高免疫力,大多数能获得治愈,有些外地的人闻悉还专门来找他求治。

  “医生就是救死扶伤,帮助别人减少病痛,我觉得有成就感。”尽管从医路上经历不少坎坷,张国锋还是坚定地朝着奋斗目标往前走。2018年他已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同年主动申请入党,时时鞭策自己以党员和医生的身份为人民服务。他准备明年报考执业医师,让自己更优秀,为村民解决更多病痛。

  基层医疗焕新,村医充满信心

  根据《2021年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信息简本》,广东省村卫生室25448间,乡村医生17793人,乡村医生依然是三级医疗网络“网底”的重要守门人。乡村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奋进不息,守护一方健康,展示了医者风采和仁心。

  近年来,广东始终坚持强基层、建机制,提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近获得便捷优质医疗服务。村医们普遍表示,卫生站的医疗环境和设施大幅改善,交通便利,以及在医保报销的保障下,村民看病获得了很大的实惠。

  感受着基层医疗的新变化,村医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麦元春说,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春天,将在基层更好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惠及民众。曾玉华也表示,近年来卫生站焕然一新,医疗行业蓬勃发展,他希望自己的专利技术能够惠及更多人,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原标题《乡村医生话初心:扎根基层无悔,“医”心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