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竭创新力跃升城市能级
??全市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居全省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20年707家,增长到2021年1027家、2022年1374家;桓台县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近年来,淄博市聚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5年保持全省前列,被省委省政府督查办评为2022年度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市。
??创新力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科创淄博做了什么?
??全链条创新生态优化
??“7个高校院所11位专家学者同时来到企业,专题帮我们解决技术瓶颈,这是过去从来不敢想象的。”8月22日至23日,一场专家教授淄博宏润行活动如约举行,山东宏润空压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圣梅至今难掩激动心情。
??这场由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活动,是今年6月底市科技局组织全市近50家科技企业负责人搭乘“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到天津6所高校定向“放榜”后,“揭榜”高校与“放榜”企业相约的一次“现场解题”。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2022年,淄博市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探索“揭榜挂帅”产业引才新路径,出台《“揭榜挂帅·全球引才”产业引才工作方案》,今年又创新性地将“揭榜挂帅”与“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活动相结合,自天津高校首场“放榜”活动以来,山东飞龙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和众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淄博企业已与高校“揭榜”专家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
??企业需求是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高能级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今年以来,淄博市已累计发布企业“揭榜挂帅”技术难题120余项,达成合作意向30项。先后举办鲁港科技创新大会暨新材料技术论坛、“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长春专场和天津专场等活动,共签订项目协议42个,促成合作意向100余项。
??企业离市场最近,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强烈。2021年度,全市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9.43亿元,同比增长16.4%,占GDP比重达到2.86%;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居全省第二位。
??聚焦企业成长链条,淄博市对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畅通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山东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等3家机构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山东省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链条入选全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名单。全市现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18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0家),山东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单位1家,市级孵化载体20家。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全方位创新能级提升
??关键核心技术、高能级创新平台,最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创新力。
??6月20日举行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获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特等奖的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新全氟磺酸聚合物合成及增强网络与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制备”项目,受到各方瞩目。
??成果足够重磅,奖项实至名归。
??这一全新燃料电池质子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其全新结构在氢燃料电池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燃料电池汽车,实际行驶路程超过2000万公里,表现出高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东岳氢能,是淄博高科技领域的一张王牌。瞄准热点前沿,淄博市正努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孵化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围绕“四强”产业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制造业等产业领域,联合高校院所建立合力攻关机制,在原材料、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及成套装备、新产品等方面寻求突破。近三年来,淄博市重点围绕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氢能利用、智能机器人、特种气体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承担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1项,获得扶持资金1.05亿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获得扶持资金5658.5万元。“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材料”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
??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到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淄博市不断提升全方位创新能级,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公共服务—成果转化”多元互补、开放共享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截至2022年底,淄博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48家。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获批建设,成功引入复旦大学创新资源,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积极探索仪器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共用共享;含氟功能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山东师范大学签署共建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借助省自然科学基金氟硅材料联合基金,支持实验室围绕“含氟硅烷试剂合成”等6个方面开展联合研究;淄博产研院设立5亿元的淄博产研创业投资基金(母基金)和3亿元的山东产研股权投资母基金,构建起“创新平台+概念验证+创投基金+成果落地”体系。
??通过全链条式培育壮大创新企业,淄博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由2020年707家,增长到2021年1027家、2022年137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2020年900家,增长到2021年1379家、2022年1822家。
??全过程创新体系完善
??2022年1月6日,淄博市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不到两年时间,全市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等3项指标已提前达到创建目标。
??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淄博市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的全方位协同服务产业发展机制、不断提速的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和流程再造,充分调动和激发起创新主体的主动性与活力。
??以淄博市在国内率先引入中国科学院“双百工程”并组建产业顾问团为例,为淄博市重点产业链进行图谱分析和战略咨询,积极链接高端创新资源,已先后发布淄博市《聚氨酯产业发展报告》《光伏材料产业发展报告》《新能源汽车材料产业发展报告》和30个强链补链延链重点项目,促进优质创新要素向产业链和骨干企业聚集。
??全过程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还有效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力。
??2022年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中,淄博高新区位列第9名,较上年度提升29个位次。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优化全生命周期创新创业生态,淄博高新区《奋力争当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典型经验,被省里评价为:值得肯定推广。
??淄博科学城是淄博高新区科创高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启元国家实验室创新产业基地、北京科技大学山东金属材料研究院等120余家科研机构入驻,5家国家级孵化器均被科技部评为优秀(A类),数量居全省第一;科学城中试区引进优质企业39家、科创人才56名,签约项目51个,其中8个产业项目完成产业化。在这里,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滚雪球”式聚集效应凸显,以中乌等离子技术产业化中试项目为例,依托该产业已发展引进20多位乌克兰国际知名技术专家,沿链引进6个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技术项目。
??除了淄博高新区,淄博市桓台县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张店区、周村区被评选为2022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十强县”。
??科技创新花开遍淄博。
??为更好地为创新主体注入不竭动力,淄博市还加快建立科技金融多渠道服务方式,持续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政策,不断扩大科技金融合作银行范围和贷款总额。今年上半年,为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267笔,贷款金额10.01亿元,同比增长22.8%。
??高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持续积淀的创新力正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