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让教育更人性化精准化

  □吴睿鸫

  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严禁在开学前两周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8月23日,合肥市教育局发布2023秋季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情况,明确各项开学准备。(8月27日《合肥日报》)

  眼下,暑假面临“余额不足”,不少学生又要被迫开启“一支笔、一个通宵”的赶作业“奇迹”。但是,这个即将到来的开学季,部分地区的同学们有福了,比如,合肥市教育部8月24日发布的2023秋季新学期公告,硬性规定各校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允许学生在开学两周内补交作业。这对于还未完成暑假作业的学生而言,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假期作业。但也要看到,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形,譬如,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生习惯,作业总是“慢半拍”;又如,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完成作业;外出旅游、参加夏令营等原因,使得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完成作业等等。

  在这种情形下,允许未完成作业的孩子可以打“欠条 ”,设置缓冲期限,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因“人”制宜地进行有差别教学。这不但能更好体现教育的人性化关怀,也能及时消除学生因完不成作业,而导致的担心、恐惧、焦虑,甚至是厌学等不良心理倾向。

  实际上,国家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早已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于中小学生的暑假作业,教育部办公厅去年就专门发文,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科学安排学生暑期学习生活,科学合理布置暑假书面作业,严格控制暑假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显然,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是落实国家“双减”和暑假书面作业制度安排的具体实践。

  也应看到,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并非纵容学生故意破坏规矩,鼓励孩子们将暑假作业都拖到开学后来完成。而是在打下“欠条”后的开学两周内,多一点包容、理解,以此来唤醒和激励学生,认真履行学习义务,圆满完成作业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秋季学期即将开学,多地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规定,不得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处罚学生:江苏盐城市教育局要求不得因假期作业未完成或完成质量不好等原因而批评学生或延迟学生正常报到;青海海西州教育局也明令要求,不得以暑假作业未完成为由处罚学生。

  无论是江苏盐城市、青海海西州规定不能以暑假作业未完成为由惩罚学生,还是合肥市设立“暑假作业缓交期”,无疑是在提醒学校在布置假期书面作业时,一定要控制好数量与难度,做到科学合理,力避加重学生作业负担。同时,学校老师也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微信等方式,来督促学生按照完成作业,有效防止暑假作业出现“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