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最新回应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欧盟《电池法规》生效等问题

  红星资本局8月24日消息,今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欧盟《电池法规》生效后的影响、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等问题作出回应。

  7月中国进口日本水产品减少3成

  中方即日起全面暂停相关进口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同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钰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是无视国际公共利益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谴责。日方此举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危害,也将进一步加剧日本食品、农水产品的安全风险。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人民至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海关总署已发布公告,决定自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束钰婷说。

  此前,中国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在7月7日就已宣布,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10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年1~7月中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的商品总额为19.3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7月进口额为2.35亿元,同比减少29%,环比下降33.7%;2022年和2021年全年,进口总额分别为33.96亿元、25.35亿元。

  欧盟意在减少非欧盟国家电池原材料需求

  近日,欧盟《电池法规》正式生效,有报道称,规定意在减少对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原材料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电池及电池生产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在全球电池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及趋势展望》(下称《报告》)显示, 2022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超过1100GWh,其中,我国锂电池市场规模750GWh,占全球比重近七成,锂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市场。

  束珏婷回应称,中方注意到欧盟《电池法规》已于近期生效,对此高度关注。中国是电池生产和出口大国,欧盟是中国锂电池等绿色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的绿色产品为欧盟绿色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希望,欧盟相关法规的实施应秉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避免人为设置障碍,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将开发适合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专项信贷产品

  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推动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信用销售,促进信用消费发展,支持发展信用融资,规范发展信用评价。具体包括:合理增加对消费者购买汽车、家电、家居等产品的消费信贷支持;深入推进家政服务等民生消费领域信用建设等。

  束珏婷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信用在提升商务领域经济活动效率和行政管理能力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任务。

  一是发展高水平商务信用经济。积极发展信用销售,支持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发展,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鼓励商贸流通企业积极打造丰富多样的信用应用场景。支持发展信用融资,开发适合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专项信贷产品。规范发展信用评价,探索制定商务领域信用评价指引或标准。提升企业信用建设水平,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体系。

  二是推进高效能商务信用管理。提高行政管理信用应用水平,推行信用承诺、完善奖惩机制、开展分级分类管理,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鼓励商务领域行业商协会规范开展诚信经营承诺等工作。优化商务公共信用服务,完善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平台。

  三是夯实高标准信用建设基础。规范商务领域公共信用信息认定,积极推进商务领域信用标准建设。打造商务信用信息枢纽平台,建立覆盖商务领域各类经营主体多维度的信用记录。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余冬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