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务兵到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他始终坚持着两件事
■解放军报记者 朱柏妍
通讯员 何格格 钟紫舟 罗森泽
初秋,某机场,战机呼啸而起,在湛蓝的天空中划出白色尾迹。
机棚前,一位身材高瘦的中年人昂首站立,双眼追随着战机飞行的方向。他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串又一串数据。
他,是空军工程大学航空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员刘勇智。按照他的比喻,他研究的领域之于一架战机,如同神经系统之于一个人,每个细微之处都会牵动全身。作为航空机务教员,除了在军校课堂上开展教学,刘勇智的身影也常常出现在基层部队,从专业讲授到维修保障、调查研究,他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围绕战机而展开。
步入军营30余年,从一名机务兵到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刘勇智始终坚持着两件事——抬头望天与低头耕耘……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教员刘勇智向学员讲授专业知识。楼烜泽 摄
做自己热爱的事,永远不觉得苦和累
深夜,实验室的灯还亮着。
教员刘勇智独自坐在一台实验设备前调试,一双瘦长的手因沾上机油而变了颜色。
在学员们的眼中,刘教授的手总是沾着各种颜色——站在讲台上拿起粉笔时,这双手是白色的;在机棚里检修设备时,这双手是黑色的;批改学员作业不小心蹭上红墨水,这双手又变成了红色……
此刻,这间不足10平米的实验室内,放置的各型设备全部出自刘勇智之手。为了让学员能亲自动手操作,他从各处搜集零件,自己设计、组装,建起了这间“简易”的实验室。
因为过往的机务兵经历,刘勇智的课堂十分“接地气”。无论是排故或是维修,他都亲自上手操作示范。
今年5月的一天,刘勇智先后4次带教学员钻入某型战机的进气道……
烈日炙烤,汗水将作业服浸湿。蓝天之下,站立在战机旁,年过50岁的刘勇智依然充满激情。“做自己热爱的事,永远不觉得苦和累。”他说。
1991年,怀揣对军营的向往,19岁的刘勇智登上前往西北的火车,成为茫茫大漠里的一名机务兵。恶劣环境里,他沉下心一点点从头学起。第一个机务放单、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被部队推选考学……不负众望,埋头苦学的刘勇智考上了军校。
从读书到留校任教,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刘勇智始终以一个耕耘者的姿态扎根在岗位上。
办公桌上一张又一张的手绘图纸,是刘勇智为了让学员更直观地了解机械构造所画;他根据不同背景的学员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各个班次学员都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一个又一个模型凝聚着他的心血,让学员们在校园里就能模拟操作机械……点点滴滴,既是刘勇智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热爱,也是他作为一名师者的尽责之心。
“学习、工作、做研究,要一步一个脚印。”从教多年以来,刘勇智这样对学员说,也一直这样躬身践行着。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教员刘勇智在学院机务外场指导。楼烜泽 摄
以“深钻”的劲头,向未知领域开掘
西北某机场,刘勇智在一架新型国产战机前,为刚入伍的航空机务外场保障各专业直招军士授课。讲授进行到关键节点,他低头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零件,边讲解边拆卸演示。
今年夏天,空军探索“院校+部队”模式对机务专业直招军士进行基地化联合培训。刘勇智主讲的《航空电气系统》课程,也借此机会,从校园搬到了演训场。
这些年,虽然身在军校,刘勇智的目光始终投向、脚步始终走向部队一线,对有关战斗力生成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懈探索。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刘勇智都可能会接到这样的救助电话——战机发电机突发故障,部队机务人员无法独立排出故障源……遇见这样的情况,如果远程无法解决,他便会立即出发,前往现场进行排故。
“发电机故障,背后成因可以有千种万种,解决方案更是不一而足。”刘勇智说,随时做好赶赴部队的准备,早已成为他工作的常态。
有时候,经过系统排查,刘勇智得出故障需从制造层面进行改进升级的结论,他便会马不停蹄地跑到另外几家单位和工厂进行调研,直到拿出一份可行性建议报告,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
“每多想一步、多做一分,战机便少一个故障、多一份保障。”对待战机的问题,刘勇智一向以严肃认真著称。
一次,刘勇智到某单位进行巡讲,原定只讲授常见故障,但他根据部队实际拓展延伸出许多机理讲解。同行的工作人员有些不解,认为面向机务战士的讲课,无须延伸到深层机理。他却说,多拓宽些思路,多引起些思考,遇到故障就多一分更快解决的可能。
令刘勇智欣喜的是,一个月后他收到了一条消息,来自参加那次巡讲培训的学员——最近一次海上训练中,某型战机出现紧急故障,那名学员临危不乱,在最短时间里查清故障原因,确保战机顺利起飞。
“搞科研要‘不知足’,要有不断‘深钻’的劲头。”近年来,刘勇智的研究方向愈发聚焦实战聚焦前沿,带领学员向新的领域深耕。
研究生学员杜浩然一直记得,他第一次去导师刘勇智的办公室时,看到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唯一“不和谐”之处,是办公桌后拥挤地多出了两张椅子。后来,杜浩然才知道刘勇智有时忙工作不回宿舍午休,几张办公椅连在一起就是临时的床铺。
有一种耕耘的姿态,是潜心钻研,是孜孜以求。
刘勇智“深钻”的劲头,体现在他对时间的分秒必争,对打破未知的强烈渴望。他利用课余休息,甚至出差换乘等时间,将部队反馈的问题整理归纳成册,为学员立起更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方向,逐项攻关。
“目光永远聚焦打赢。”这是每年给研究生上第一堂课时,刘勇智写进课件里的话,也是他在科研领域不断钻研和探索的最高追求。
仰望梦想的航迹,守护同一片天空
翻开刘勇智主编的最新一版《航空电机学》教材,一张张电机图纸配合着文字,将航空电机设备具象地呈现在学员们面前。
“我上学的时候,用的还是从国外引进的教材,那时教材里只有文字,学习时只能靠想象,我想让我的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带着这样的愿望,刘勇智在编撰新教材时坚持自己亲手绘制全书图纸,把一个个精密复杂的机械结构用最直观的方式画进教材里、带到课堂上。
2021年,刘勇智主编的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他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一喜事,并写下“感恩前辈奠基,难忘嘱托,定建设好课程”的感言。
刘勇智所说的前辈,是学院创立之初首位开设航空电机学课程的老教授李彪。刘勇智刚开始着手编撰新版教材时,去拜访了这位教导过自己的恩师。
一本好的教材“十年磨一剑”,需要拿出坐冷板凳的决心,花大力气完成。刘勇智记得,李彪教授在得知自己打算编撰新教材时,连说了两个“好”字。
那两个“好”字,蕴含了两代人共同的心愿。
“我读书时,各种教具、实验设备都很缺乏。上课见到的模具都是木头的,偶尔能摸到的一两个‘真家伙’,都是教员们从损坏废弃的设备上,用锯条一个个手动锯下来的。”刘勇智回忆道。
就是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老一辈航天电机专家们,依旧潜心科研,精心教学,为基层部队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和人才。提到这些,刘勇智总忍不住感慨:“当年那样的条件,前辈们都坚持下来了,我又怎么能让这份事业断在我们这一代!”
每到毕业季,刘勇智都会把自己的学员邀请到家里,亲自下厨为他们饯行。他的爱人金艳说,每年“饯行宴”,刘勇智都准备得特别用心。
饭桌上,提起教学生涯里最值得骄傲的事,刘勇智想到的都是之前毕业学员传回的“捷报”——
本科学员贺凡舟,毕业后被分配到新改装部队,面对从没见过的新装备故障,运用在学校学习的方法不断钻研,最后攻克了难题。
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学员石军鹏,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带回部队,在连队里办起“小课堂”,利用训练间隙分享给战友们。
看着眼前自己带大的“孩子”们,刘勇智眼里有光。在这些学员身上,他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也看到了“航空电机人”的精神传承。
聚餐的最后时刻,刘勇智总会对一届又一届的学员说上同样一句话——“吃过这顿饭,我们就从师生变为战友了,要共同守护好头顶的这片蓝天。”
在他看来,机务领域工作者就像一根风筝线,纵使不是飞上蓝天的“主角”,却始终牵绊着、保障着天空中“风筝”的稳定安全。
连接天与地,连接过去和未来。这根放飞梦想的“风筝线”,正经由刘勇智的双手,传递给更多奋勇担当、砥砺前行的青年学子。
▲刊于9月5日《解放军报》11版
来源丨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监制丨欧灿 侯大伟 编审丨刘建伟 严珊 陈利责编丨周舟 李辰举报/反馈